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1042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冀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与理解。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给加点的字注音,抖擞(   )   恃风雷(   )   万马齐喑(   )2解释下列同语。九州:    生气:喑:   抖擞: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4学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禁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

2、”;想起了陆游的诗句“_,家祭无忘告乃翁。”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社会(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局面,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强烈不满。(   )(2)“天公”在诗中的意思是天帝、老天爷。(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计315首。广为传诵的这首诗联想丰富、奇特,比喻形象,含意深刻,言辞恳切。(   )2. 古诗鉴赏。春水生杜甫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注释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鸂鶒(x chì):一种水

3、鸟。汝曹:你们,指水鸟。(1)诗中写出了春水的哪些特点?_(2)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3. 朗读浣溪沙,完成练习。_,_,_。_,_。_。_?_!_。1默写古诗。2苏轼是_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_  ,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_,_。他写的哲理诗_有两句_,_。常用来说明 “_,_”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 “浣溪沙”是_。这首词还有“序”,是:_,_,_。3这首词,上片以谈疏的笔墨_,景色_,_;下片既以形象的_,又即景抒概中_,_,_。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_、_的人生态度,_,_。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4、是( )。A.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哲理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

5、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中庭地白树栖鸦_今夜月明人尽望_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的特点。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6、?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填地名)时所作。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

7、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3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6. 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jin),钟山只隔数(shùsh)重(chónzhòn)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hái)。2泊船瓜洲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_,还”的意思是_。3选择正确的解释。(1)诗中&#

8、39;一水'指的是:(_)。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_5分析并理解句子。(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_(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山一程,水一程(_);风一更,雪一更(_)。(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_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

9、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7. 读下面的古诗过故人庄,并完成填空。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解释下列字词。过:_   鸡黍:_轩:_   话桑麻:_2诗中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_。三、四句是描写_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_。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A. 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 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景象。C. 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D. 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4诗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说说颔联中“合”“

11、斜”两字的表达效果。_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2写事的诗句是_。3写景的诗句是_。4说明诗人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诗句是_。5这是一首送别诗。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试着默写一首。_9. 阅读理解。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2下面的句子应

12、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A.欣喜若狂  B.信赖和骄傲  C.非常坚定 D.绝望和悲痛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天涯若比邻。”10.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

13、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11.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

14、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整首词以“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2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正如词中所写的“_”。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3解释词语。无行路:_。4诗人要与( )“同住”。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C.朋友 D.春天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5写出下列字的意思。啭:_ 因:_6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_7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B.

15、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12.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   、   、   ”

16、四字,写岀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   ”“   ”描绘云和雨的特点;“   ”和“   ”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   ”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13. 古诗阅读。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诗意:屋上有斑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白色的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

17、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识它的日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客游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1这首诗前六句是在_,后两句是在_。2诗中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_3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想象“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_4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_14.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18、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C.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3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_,_”。4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15.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   和   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