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1242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练习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_,“净无苔”说明了茅屋_。2通过“手自栽”可以感受到( )A.主人的生活非常无聊。B.主人非常勤劳。C.主人只会栽花种草,没有别的专长。3表现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山清水秀的诗句是哪两句?请你体会这两句诗在结构上的特点,再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_4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结合诗

2、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_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_5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_3.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_4. 牛刀小试。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5. 古诗阅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树、鸦、露珠和_等景物。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6. 快乐阅读。石灰吟_,烈火焚烧若等闲。_,要留清白

4、在人间。1补全古诗。2解释下列词语。(1)等闲:_(2)清白:_3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_)千锤万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间。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标题?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标题?_2(1)“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_(2)写出你能联想到的同样是表达这种“愁”的诗句。_3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便于记忆和传诵。请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写出你对该对偶句的感受或

5、理解。_8. 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_。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它是一首以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3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_9. 课内阅读。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_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_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

6、写_,其实是写_,表明了诗人_的精神。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东西南北风”喻指_。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中庭地白树栖鸦_今夜月明人尽望_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的特点。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D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凉月如眉挂柳湾。(_)A圆圆的月亮。     B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_)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_)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

8、宜人。_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这一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_2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后两句写的是_

9、3后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妙?试作简要分析。_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分析。_5诗中对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_13. 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B.'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C.“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D.“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0、; )A. “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B.“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C.“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D.“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14. 先补全诗句,再作答。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_。_,两山排闼送青来。1填空。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_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4诗中写景从_写到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_15. 阅读与理解。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

11、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镜子 照   仔细看;审察  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1)水清可鉴(   )   铜鉴(   )引以为鉴(   )   鉴别(   )活:生存,有生命   在活的状态下   活动,灵活  生动活泼;不死板  工作   产品(2)活捉(   )   活水(   )   活跃(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_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_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