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4407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腊八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2. 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 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3. 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 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 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4. 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 略得当的。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 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 用品读关键词句, 揣摩心理的策略, 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 得当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

2、课,明确文体1. 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2. 板书课题,读准课题。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1. 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 发现规律。2. 情境朗读,了解环境。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1. 快速默读第 6 19 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 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2.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3. 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4. 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刚才, 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5. 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1. 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2. 品读

3、短句。(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4)有感情地朗读。(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 板书)的八儿。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 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3. 品读长句(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 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 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 。一定要填在磁卡上。温馨提示:四人小组,一人主持,其他三人一人汇报一 处

4、。(3)小组汇报。( 4 )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八儿这处长的语言,从分 粥的变化中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 更加丰盈。(5)串读三次分粥的句子,读出变化。4. 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 关注了关键词句, 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 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 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 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五、课堂小结这节课, 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的情节, 品读八儿的语言,揣摩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八儿心里 隐藏的语言和那锅不断叹气的粥,这又藏着什么奥秘呢?下

5、节课我们再来揭秘。第二课时一、引入1、认字,说出带有生字的成语2、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2 19 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板书)二、精读感悟 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 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 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 学习盼粥这一部分。1、盼粥(1)默读 2 8 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 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 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汇报 “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 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 “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

6、真的饿了吗?从对 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 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下呢?下面我们来学 习想粥这一部分2、想粥(1)分角色朗读 911 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2)“孥孥”是什么意思 ?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 么?(3)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

7、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3、猜粥(1)男生齐读第十四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2)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 奇妙)4、看粥(1)师读第十六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 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 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 十七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3)找出关键词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4)看

8、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呢?(5)男女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 变化三、回读赏评1、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小馋嘴巴, 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之后的感受2、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可以 抄在你的积累本上四、拓读升华 阅读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出示阅读提纲,指名读五、作业 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六、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腊八粥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精读 课文。腊八节的腊八粥是中国传统佳节的传统食品。本课选 自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

9、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围绕八儿 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 和谐、温馨的图景。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详写等粥,从八儿向 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对话贯穿 全文,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 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 的性格特点,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 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 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 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二、说教学目标1. 会写“腊、粥”等 1

10、3 个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 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 融融的氛围。3. 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 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 的其乐融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是本课 的教学难点。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认识,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读 思议相结合以及引扶放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体会文章描写中蕴含的浓浓真情。而

11、教师引导流程,放手让 学生自学、探究,点拨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以老北京的春节中的腊八粥衔接导入新课,唤起学 生的阅读感受,为文本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教师利用 多媒体检查自学效果。启发思考,引导整体感知:(1)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 样的故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来。(2)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这种感情的?(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

12、种粥的原料 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 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 (运用排比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介绍腊八粥的手法。(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 2-17 自然段)1.指名学生回答用一个词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等 粥)2.想一想,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小部分?(盼粥、想 粥、猜粥、看粥)3. 精读感悟。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 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 中的一员, 那么面对甜甜、 腻腻的一锅粥, 他的表现如何呢? 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

13、。4. 盼粥。默读 2 8 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 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1)“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 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2)“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 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 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3)第 4 自然段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4 、5 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4)怎样理解第 8 自然段的反问句?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

14、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 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5. 想粥。分角色朗读 9 11 自然段,思考:八儿的分粥 计划体现了什么?(纯真可爱)(1)“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的话中你能看出什 么?( 2) 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 的宠爱。6. 猜粥。男生齐读第 13 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1)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 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画下来。(2)文章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 奇妙)7. 看粥。师读第 14 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 儿抱起来,八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

15、粥,课文中用 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1)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 十7 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2)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呢?(3)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 理变化。(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 18-19 自然段)1.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喝粥)2.齐读第 19 自然段,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腊 八粥的美味,家庭氛围的温馨)3. 与“等粥”部分相比, “喝粥”写得比较简略,思考这 种写法的好处。 提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4. 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那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 可以抄在的积累本上

16、。(六)课文小结本课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情态、心 情,展现了一副淳朴的、和睦、温馨的图景。课文详写了 “等 粥”的过程,略写“吃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质 朴。五、说板书设计板书与讲解一样,贵乎“少而精”。古人说,少则得,多则惑。板书要做到“少书”“精书”,板书书在点子上,书在关键上,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次板书以八儿的心理变化为轴, 直观展现了详写的“等粥”部分, 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腊八节那天喜得要发疯了,高兴里藏着对腊八粥的馋。听妈妈说要到夜里才能吃粥急红了眼,装出要哭的样子,其 实是

17、一副馋像。“你吃三碗我吃三碗” “我吃三碗半,你就吃 两碗半”在这讨价还价中那副馋样再也藏不住了,已经完全 挂在了脸上。馋样还表现在八儿吞咽着口水想象锅中腊八粥 的样子,吃一枚特别大的大枣时,吃饭时一碗接一碗狼吞虎 咽的样子。二、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 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 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 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三、“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 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课文中还有

18、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 叹气还在继续”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 。这些细腻 的描写,使腊八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从字里行间跳出来, 香喷喷、甜腻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再读读课文第 1 自然 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范例一 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 糖醋里脊, 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 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 后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 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 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 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 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范例二提起馄饨,有谁不立马咽口水呢 ?瞧那些可爱的小馄饨 在滚开的水里上下翻腾,透过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 从腾腾的热气里散发着浓浓的肉香光是这样看着就令人 赏心悦目,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里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