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590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制动器的计算分析整车参数状态空载满载总重G(Kg)30006000前轴负荷G1 (Kg)16002200后轴负荷G2 (Kg)14003800轴距L(mm)33003300重心高hg (mm)612946重心至前轴距离L1 (mm)15402090重心至后轴距离L2 (mm)17601210轮胎滚动半径Re(mm)3803752、制动器的计算分析2.1前制动器制动力 前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F1=2*Ac*L/a*BF*R/Re*P桥厂提供数据在P=6

2、×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 F1=3255kgf 推荐精选以上各式中:Ac气室有效面积 L调整臂长度 a凸轮基圆直径 BF制动器效能因数 R制动鼓半径 Re车轮滚动半径 制动系效率 P工作压力2.2后制动器制动力 后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F2=2*Ac*L/a*BF*R/Re*P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 F2 =3467kgf 推荐精选2.3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 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

3、是地面能够提供给车轮的最大制动力,正常情况下制动气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是判断整车制动力是否足够的一个标准。地面附着力除了与整车参数有关之外,还与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在正常的沥青路面上制动时,附着系数值一般在0.50.8之间,我们现在按照路面附着系数为0.7来计算前后地面附着力:F前=G满1×+GhgL×2 =2200×0.7+6000×6123300×0.72 =2002kgf F后=G满2×-GhgL×2 =3800×0.7-6000×9463300×0.72 =1487kgf因为前面计算的前

4、后制动器最大制动力分别为F1=3255kgf推荐精选F2=3467kgf 3、制动器热容量、比摩擦力的计算分析3.1单个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的计算分析 前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1=2×R1×w1180×L1=mm2式中(L1=100mm 摩擦片的宽度 w1=110°)后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2=2×R2×w2180×L2=mm2式中(L2=100mm 摩擦片的宽度 w2=)比能量耗散率 e1=GV124tA1=e2=GV124tA2=上式中:G满载汽车总质量 V1制动初速度,计算时取V1=18m/s 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 t制动时间,

5、计算时取t=3.06s鼓式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以不大于1.8W/mm2为宜,故该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满足要求。3.2单个制动器的比摩擦力计算分析计算时取制动减速度j=0.6g制动力F=G*j=6000×0.6=3600kgf前制动力F1=F*=3600×0.48=1728kgf后制动力F2=F*(1-)=1872kgf推荐精选前制动力矩M1= F1*Re=1728*0.38=648后制动力矩M2= F2*Re=702单个前制动器的比摩擦力单个前制动器的比摩擦力f01= M12RA1 = 单个后制动器的比摩擦力f02= M22R2 = 在j=0.6g时,鼓式制动器的比摩擦力以

6、不大于0.48N/mm2为宜,故该制动器的比摩擦力满足要求。四、整车行车制动性能计算分析 本车满载状态下载荷G=6000kg,总重大于3.5T,属于N2类货车,下面结合GB12676-1999的相关要求进行行车制动的性能计算分析。1、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 空、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F1F=空、满载时同步附着系数0空=L*-L2hg=0满=L*-L2hg=根据GB12676-1999对N2类车的要求:在初速度V=60km/h时,制动距离和平均减速度必须满足:推荐精选Smax=0.15V+V2130=36.69mMSDDmin=5m/s2实际地面附着系数取=0.7,因为实际地面附着系数比满载同步附着系

7、数(0满=)大,根据计算公式:当0时,S=0.23.6ua0+ua0225.92j ,j=*g*L1L1-+*hg上式中:S为制动距离,j为制动减速度,ua0=60km/h把整车数据和以上计算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S=0.23.6ua0+ua0225.92j =0.23.6×60+60225.92×5.25=29.8mj=*g*L1L1-+*hg=0.7*9.8*15403300*0.48+0.7*612=5.25m/s22.满载前回路失效时制动性能计算根据GB12676-1999对N2类车的要求,在初速度为50km/h应急制动时,制动距离和平均减速度必须满足:Smax=0.

8、15V+2V2115=51mMSDDmin=2.2m/s2实际地面附着系数取=0.7,根据计算公式:推荐精选S=0.23.6ua0+ua0225.92j =0.23.6×50+50225.92×2.8=37.2mj=*g*L1L+*hg=0.7*9.8*15403300+0.7*612=2.8 m/s23.满载后回路失效时制动效能计算同理,我们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后回路失效时:S=0.23.6ua0+ua0225.92j =j=*g*L1L+*hg=可见满载时整车行车制动性能 ()满足GB12676-1999法规要求。4.制动力的分配特性对于最大总质量大于3.5T的双轴货车,根

9、据ECE法规对利用附着系数曲线有下列相关要求:(1)利用附着系数在0.20.8之间,制动强度应满足:z0.1+0.85(-0.2)(2)对于制动强度在0.150.30之间,若各车轴的附着系数利用曲线位于公式=Z±0.08确定的与理想附着系数利用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之间,则认为满足法规要求。对于制动强度Z0.3,若后轴附着系数利用曲线能满足公式Z0.3+0.74(-038),则认为也满足法规要求。(3)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的关系未加感载阀时空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F1F=推荐精选利用计算公式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f=L*(1-)*ZL2+Z*hg后轴的附着利用系数:f=L*ZL1-Z*hg带入不同Z值计算前、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图2 所示的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