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8340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4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必修一物理所有实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实验专题试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2会用纸带求速度及根据 vt 图象处理数据二、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结 构 图 示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 )、纸带、刻度尺、交流电源、导线等四、实验步骤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 上 面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 6 V的低压交流电源上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拉动纸带,使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 如果共有

2、n个点,那么 n个点的间隔数为 n1 个,则纸带的运动时 间t(n1)×0.02 s.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第 n 个点间的距离 x.6利用公式算出纸x v t计 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以后的点分别标上 A、B、C、D作为“计数点”,如图所示,依次测出 O到 A、A 到 B、 B到 C之间的距离 x1、x2、x3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好,以免拉动纸带时晃动,并 要先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的阻滞现象2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 后,再拉动纸带3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3、4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位 于纸带上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 写纸下面5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应调整 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7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 次测量完毕 ( 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 O之间的距 离) 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二、误差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自身带来系统误差 为 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 x 来求平均速度2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 x 带来误差减小此误差的方法是

4、 一次测量完成, 即一次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 O的距离, 再分别 计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3作 v t 图象不用坐标纸、尺子,坐标单位选定的不合理,作 图粗糙等都会带来误差三、数据处理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T,则 A、B、 C、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Ax1x2x2x3x3x4x4x52TvB2TvC2TvD2T2. vt 图象用横轴表示时间 t ,纵轴表示速度 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即得到如图所示的 vt 图象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数据处理方法: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图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 舍

5、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 O,然后每 5 个点取 一个计数点 A、B、C、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 s1、s2、 s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点速求对度任一计数应的即时v : 如vcs2 s3 ( 其中 T=5×0.02s=0.1s )求出 B、C、D。各点的瞬时速度,然 2T后描绘 v t 图像,通过图像可以求加速度利用“逐差法”求 a: as4 s5 s69T2s1 s2 s3课时作业 (一 )一、选择题1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 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 ( ) A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

6、, 并压在纸带下面B 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 6 V 以下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 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x0,用公式 vxt 0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A能准确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不用测量或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路程D速度4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b直线,在 t 1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

7、向相同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5一位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 可能的原因是 ( )A接到了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二、非选择题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 间隔为 (2) A、B、C、D 是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 画出,从图中读出 A、B 两点的间距 s;C点对应的速度是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7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

8、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后通过 打点计时器, 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若所用电源频率为 50 Hz,A、B间距离为 265 mm.从打下 A点到打下 B点,共 13 个点迹, 历时 s,位移为 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8在研究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某次实验中, 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前几个点模糊, 因此从 A点开始每 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试根据纸带求解以 下问题:(1)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 BD段对应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 打 C 点时瞬时速度是多大? 9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 在牵引力

9、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 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 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 1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 t 20.11 s ,已知 遮光板的宽度为 3.0 cm ,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10.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打下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6 共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的 距离 分别 是 S1=1.12cm、 S2=1.62cm、 S3=2.14cm、 S4=2.65cm 、S5=3.13cm 、S6 =3.60cm,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5=m/s

10、,小车的加速度 a=m/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1. 在纸带上确定出 A、B、C、D、E、F、G 共7 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 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打印点未画出。记 AB=x1,BC=x2,CD=x3,DE=x4, EF=x5,FG=x6。求小车的加速度以及打下 F点时小车的速度12. 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 电源频率为 50Hz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6 共七个计数 点,每 相邻 的两 点间 均有四 个点 未画 出, 相邻计 数点 间的 距离 分别是 S1=1.12cm、S2=1.62cm

11、、 S 3=2.14cm、 S 4=2.65cm 、S5=3.13cm 、S6 =3.60cm, 计数 点 间的 时 间间 隔 用 T 表示 , 则计 算 小 车 加 速 度的 公 式是 a=,代入数据得 a=,打下计数点 5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5=m/s。实验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目的1. 进一步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的数据处理和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2.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 能用 v-t 图象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利用打出的纸带, 计算出多个点的瞬时速度, 分析速 度和时间的关系。1.计算打各

12、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应在计数点附近取一个很短的时间 t ,用 t 内的平均速度作为打该计数点小车的瞬时速度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 v-t 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若 v-t 图象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三. 实验仪器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 25 g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四. 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用配套的螺旋夹固定在长木板的一边 , 连接好电路。 ( 如无 螺旋夹时可在长木板上敲几个长钉紧靠打点计时器的前后借以固定; 有的用大弹 簧夹子把打点计时器紧夹在长木板边缘也可,但要注意不能影响打点计时器工 作。

13、)2. 将挂有重物的细绳跨过滑轮与小车相连接。 (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 板平行 , 小车能在木板上平稳滑行 ,操作时必须注意使细绳的拉力通过小车的重 心,以免小车前进时小车转动或摇晃 ,可在系好细绳后试拉一下小车 , 观察车身是 否作直线运动。 )3. 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厢连接。 ( 操作时要将纸带紧紧地夹在小 车上, 以免小车运动时纸带松开 ,可用弹簧夹子夹住 ,但不要使纸带破损 ,以免小 车启动时把纸带拉断。 )4. 使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 先接通电源, 后释放小车, 让小车在水平长 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同时开始工作,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操作时应 试打几次,

14、不要使点迹过分密集或过分疏散, 若觉得太密集时可增加绕过滑轮线 绳下所系的重物,反之则减小。)5. 打出纸带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多 打出几条纸带( 3-5 条)。6. 实验操作完毕,整理器材,进行数据处理。五 . 数据处理1.纸带的选取: 选择点迹较清晰的, 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 找到适当 的点为计时起点。2.瞬时速度的计算x02x01 x12x13x12 x23x24x23 x34v1v2v32T2T2T 2T2T 2Tvnx(n 1)(n 1)2Tx(n 1)n xn (n 1)2T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实验目的: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2实验原理

15、:一个力 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 F1和 F2的共同作用效果 都是把橡皮条拉伸到某点,所以 F为 F1 和 F2 的合力作出 F的图示,再根 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F1和 F2的合力 F的图示,比较 F与 F 是否大小相 等,方向相同 .3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 (两只) 、橡皮条、细绳套 ( 两个) 、三 角板、刻度尺、图钉 ( 几个 ).4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2)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 A点( 如图 2-4-1 所示) 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 .(3)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橡皮条伸长到某

16、一位置 O用铅笔描下 O 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 数注意在使用弹簧秤的时候,要使它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4) 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 ( 位置 O)沿着两条绳套的方向画直线, 按 选定的标度作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 F1和 F2图示,以 F1和 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 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 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 F的图示 .(5) 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6) 比较力 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的大小和方向, 看它们是 否相等.(7) 改变两个分力

17、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5注意事项(1) 使用弹簧秤前,要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 若指针不在零刻度处, 要设法调整指针,使之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个弹簧秤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 反方向拉,如果两个示数相同方可使用 .(2) 实验中的两只细绳套不要太短 .(3) 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4) 在使用弹簧秤拉力时, 拉力应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 弹簧秤中弹簧轴线、 橡皮条、细绳套应该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要防止弹簧秤卡壳,防止 弹簧秤或橡皮条与纸面有摩擦(5) 在同一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 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例】 在做探究求

18、合力的方法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 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 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弹簧秤的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 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 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 900, 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解析: A是错误的, O点是参考点,它的变动将无法确定分力 F1、 F2和 F/的大小和方向也是错误的,第一个弹簧秤己拉到最大量程,而后再拉另一个 弹簧秤将橡皮

19、条另二端拉到点,这是没有保证的 D也是错误的,两弹簧秤之 间的夹角为 900 是可以的,其它角度也是可以的 目的不是为计算合力的方便 本 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作图法来测量合力的大小 计算法不是主要验证平行 四边形定则的方法但是也不排除两者并用,加以对照不过用计算法求合力, 两弹簧秤的夹角也不一定非 900 不行,其它角度也是能计算的【例】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 每根细绳分别连 着一个量程为 5 N,最小刻度是 0.1 N 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方向拉弹簧 测力计,使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 L 点时,两根细绳互相垂直,如图 2-4-2 所示图 2-4-2图 2-4-3

20、(1) 由 图可 读出 这两 个互 相垂 直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和N.(只须读到 0.1 N)(2) 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两个力的方向 ?(3) 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 解析: (1)4.0 2.5 (2)记下弹簧所拉两根细绳上相距稍远的两位置在纸上的投影点, 连结投影点与结点在纸上投影点的连线即得两拉力的方向(3) 如图 2-4-3 所示针对练习:1在做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 (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套间的夹角为90°,以便算出

21、合力的大小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合力的图示F 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CD若 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 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 N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21 甲为(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 F1、F2和合力 F 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 O的位置不能变化B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CF1、F2 和合力 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D为减小测量误差, F1、F2 方向间夹角应为 90°(2) 弹簧测力计的指

22、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 N.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测力计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 填字母代号 ) 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

23、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4某同学用如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 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弹簧测力计 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图2使结点 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 和 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 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 A 的示数为 N.(2) 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 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

24、,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5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 遵循胡克定律 ) 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 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 4 所示(1) 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的位置(2) 钉子 位置固定,欲 利用现 有器 材,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

25、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1保持物体质量 m不变,探究加速度 a 与力 F 的关系2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探究加速度 a 与质量 m的关系板;小车;带小钩的细 纸带及复写纸片; 刻度 码;天平 ( 带有一套砝三、实验器材 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 绳;沙子和小桶;打点计时器; 尺;低压交流电源、 导线;砝 码)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M和 m桶,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 421 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桶的细绳系在小 车上( 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 3 平衡摩擦力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

26、定滑轮悬挂小桶,先接通电源 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在打点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在小桶内放入质量为 m 的沙,重复步骤 4,在小 桶内放入质量为 m、m 、的沙,再重复 4,m、m、m 、 的数值 都要记录在纸带上 (或表格内 )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按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 ”实验中的方法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 a.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a1 F1 相应的点若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 成正比,即 a2 F2 或 a F.8保持沙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依次加砝码 (也需做好记录 ) ,重复

27、 上述步骤 4 和步骤 6.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倒 数,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 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直线上, 就 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即 aa mm或 a1m.a2 m1m五、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 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只有如 此,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 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

28、4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放手 .针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6分,共 30 分)1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关于实验的思路和数据分析,不正 确的是 ( )A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 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B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 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处理实验数据中,以 a 为纵坐标, F 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 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 a 与 F 成正比D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 a 为纵坐标, m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

29、这 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 a 与 m成正比2某同学在做 “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采用了课本上案例的装置,由于没有考虑重物的质量,结果得到的a 1m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3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 与物体质量 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应选用 ( )A am图象B ma 图象11 Ca 图象D. a 图象mm4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应使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1.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2.根据公式 am1g/ m2求

30、出小车的加速度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1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 a 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观地作出判断m5如果物体的1 a m图象为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则说明()A 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 m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 m成反比C物体的质量 m与加速度 a成反比D物体的质量 m与加速度 a 成正比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6分,共 18 分)6在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 ” 的本质就是想法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B“ 平衡摩擦力 ”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平 衡C

31、“ 平衡摩擦力 ”的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钩码通过细绳对小车施加 的拉力D“平衡摩擦力 ” 时应将小车在钩码通过细绳和滑轮而拉动运动过程中进行调整 7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小桶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桶内不能装砂 B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砂和小桶的质量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 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8如下图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图 ( 甲 )

32、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形成图 ( 乙 )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形成图 ( 丙 )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D形成图 ( 丁 )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三、非选择题 ( 共 52 分)9(10 分) 实验台上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 B.附有定滑轮的 长木板; C.小车; D.砝码; E.钩码; F.小桶、细绳、沙; G.若干导线; H.秒表; I. 天平(附 砝码);J. 刻度尺; K.弹簧秤; L.6 V 蓄电池; M.学生电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需要的器材有: .10(8 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3、”的实验中,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器材后,应按一定步骤进行实验, 下列操作步骤的安排顺序不尽合理, 请按合理的顺序将字母代号填写在横线上 A保持小盘和小盘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盘里砝码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C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和小盘的质量D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E挂上小盘,放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 点1F根据测量数据,分别画出aF 图象和 a1图象mG在每条已打点的纸带上选取比较理想的部分,算出加速度的值11(14 分) 在做实验时,首先要细心地调整装置,以使小车做匀速运动,然后才进

34、行 实验,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怎样确定小车做匀速运动?12(20 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 的时间间隔为 0.02 s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 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 a 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平衡摩擦力后,将 5 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 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 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N)0.1960.3920.5880.7840.980加速度 a(m·s 2)0.691.181.662.182.70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aF 的关系图象(3)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 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