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82958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湘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陪客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父适他往。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客有问,则谨答之。客去,儿送至门外。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父适他往。(_)合适。恰好。舒适。(2)客有问,则谨答之。(_)恭敬。慎重。小心。2客人来访,孩子是怎样做的?根据古文内容填空。客访:_客上座:_客有问:_客去:_客所言:_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_2. 古诗文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1精卫填海选自_,文中的“少女”指_。2故事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时不幸_,化为_,她衔来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 _的故事。3. 小古文阅读。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注释 抟(tuán):用手将松散的物质搓捏成团。剧务:工作繁重。力不暇供:力不从心。1这则小古文讲的是_的神话故事,关于女娲还有另一个神话故事是_。2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3“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A.于是女娲便用草绳置于泥中,举起绳子一甩

3、,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一个个的人。B.于是女娲便用草绳置于泥中,举起绳子就变成一个人。4请用“ ”划出造人过程的句子,再结合句子谈谈神话故事的特点?_5神话故事知多少:中国神话故事里,有许多伟大的神:看到“天地开辟”一词,会想起化作万物无私奉献的_;看到“太阳”,会想起执着的_和勇猛无敌的_;看到“百草五谷”,会想起勇于开拓的_。外国神话故事也很经典,你最喜欢的故事有_、_。4. 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片段戎不动,回答问题。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给下列句中的“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人问之(_) (2)取之,信然(_)A代王戎 B

4、代诸儿 C代李子2王戎不动是因为_。从“_”可知王戎说的是正确的。(用文中原句回答)3王戎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A.李子树长在路边,环境很不好,不利于李子的生长,导致李子的味道是苦的。B.李子树长在路边,经常有人经过。如果李子是甜的,那么树上的李子早就被人摘完了。现在还有这么多的李子,说明李子肯定是苦的。4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   )A.路边的李子都是苦的。B.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要懂得礼貌,不论树上的果子多么多,都不能随意摘。C.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5. 小古文阅读。孟母戒子孟子

5、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注释:诵:背诵。辍(chuò):停止。諠(xun):忘记。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其母方织(_) A正在 B方向 C相当以此戒之(_) A命令 B告诫 C戒备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_3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_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袁宏道

6、初至西湖记(注释)保叔塔:塔名。突兀层崖中: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昭庆:寺名。棹:用桨划船。娥: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是说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1找出原文中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用“   ”画出来。2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作者_的心情。3文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汉字。溺:_  故:_ 堙:_2翻译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8.

7、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解释下列词。题:_。西林:_。只缘:_。不识:_。横看:_。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4.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 (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

8、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王

9、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本文选自_。王戎,晋朝人,“_”之一,自幼聪慧。2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或释义。(填序号)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A.zhé B.shé C.zh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或释义。(填序号)诸儿竞走取之(   )A.争着走过去。 B.争着跑过去。4王戎不动是因为“_”,从词语“_”可以知道他说的是对的。5王戎与诸小儿相比哪个不是他的过人之处?(   )A.仔细观察,不盲

10、从。 B.善于根据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C.认真思考。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11. 阅读铁杵成针,回答问题。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任何?(用短文原句回答)_2他在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遇见了谁?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_3李白了解情况后,反应如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用短文原句回答)_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_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12. 阅读综合训练。欧阳苦读(文言文)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dí

11、)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苦读(白话文)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_。1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家贫无资(_)教以书字(_)及其稍长(_)

12、或因而抄录(_)昼夜忘寝食(_)惟读书是务(_)2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_;_。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_、_、_这三件事。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_,还进行_,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_的人。3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A.自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B.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不像大人那样用笔C.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向大人学习D.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4关于欧阳修和囊萤夜读中的车胤,两个人的相同点是_;不同点是欧阳修_,而车胤_

13、。5欧阳修的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给你带来的启发。_13. 文言文阅读。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注释:旦:早晨  百住:数以百计。住,数。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 好:喜欢B.每旦之海上 之:到去C.从鸥鸟游 从:听从D.汝取来,吾玩之 取:捉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译:_14. 小古文阅读,完成小题。(二)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

14、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佣作:被雇佣劳作。1下列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及、到) B.衡乃穿壁引其光(穿过)C.主人怪(奇怪的) D.遂成大学(终于)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翻译下列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4匡衡克服困难,终于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请写出两个。_15. 重点段落品析。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_。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_。3“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_4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