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84132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教材分析】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将绘本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境为切入口,利用情境推动幼儿对于高矮、大小和轻重排序经验的不断建构,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让幼儿在活动中表达、探索、操作,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数学知识,体验排序带来的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2.能按要求进行轻重排序,尝试记录结果。3.积极

2、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2.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教学方法设计】每位幼儿一份动物可操作排序材料,体重记录单,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绘本故事书让谁先吃好呢,白板课件,设计过程中用到的画面图片和对应点击的小按钮。【课堂教学用工具和软件】1.物质准备:活动白板课件,幼儿人手一份记录单、铅笔、橡皮

3、擦和动物排序图片。2.经验准备:认识跷跷板,知道跷跷板是平的、翘高翘低表示的意思。【教学实施过程】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看,都有谁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2)师:这些动物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例如:我们可以叫它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2.了解桃子的特征。(1)师(刷出来):咦,他们都在看什么呀?(桃子)(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又红又黄

4、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二、结合故事,引导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一)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1)师:“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2)师:于是,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身高。(点击下一页)请你们仔细的看看,有没有人耍赖皮犯规?(幼儿讲述)(3)师:对呀,量身高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们站好了,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教师在动物的下方写上排名数

5、字)(4)师:按照个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长颈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1)师:“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发话了。于是,动物们都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顺序,该怎么排呢?(2)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排序,教师用课件来验证(点击每个动物的嘴巴处就会出现一个个不同颜色、大小的圆,方便拖动比较),并一同小结排序。鳄鱼嘴巴最大,该它先吃,如他愿了!大班数学:让谁先吃好呢白板课教学设计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1)师:这时候长耳朵兔子和长尾巴猴子不同意了,它们会说什么呢?(2)兔子:按耳朵长短排序(幼儿操作材料排序)猴子

6、:按尾巴长短排序请小朋友按照长尾巴猴子的想法(点星星出现尾巴标记),一起来排排尾巴长短的顺序吧!(幼儿说教师拖动动物排序)讲评,师幼一同小结尾巴长短排序按耳朵长短(点花朵出现耳朵标记)来排序的话,该怎么排呢?交待操作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排序表,红旗是起点,请你们将动物们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来整齐地排在黑线上。(幼儿操作)讲评,师幼一同小结耳朵长短排序三、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1.讨论比重方法。(1)师: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2)师:那体重该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点出跷

7、跷板)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师:想一想,跷跷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一样重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左边重右边轻,可以用“>”来记录,左轻右重用“<”。(课件一一点出,对应记录帮助幼儿理解)2.(点第一颗星星出现“体重记录表”)教师交待操作要求: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相应的符号记录在中间。3.幼儿记录,教师观察指导。4.交流操作结果,教师记录反馈纠正。5.引导幼儿一同来看着记录表进行体重的排

8、序。师:那么我一起来看着这张记录表,给小动物们排排体重吧!(点第二颗星星出现排序图,点第三颗星星消失动物称重图而出现6个动物进行拖拽)(幼儿说,教师排)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1.(边小结边依次点页面中的小星星图标课件)师:毛毛虫心想:“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它该比什么得第一呢?2.对呀,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毛毛虫也想到了,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这第一

9、名不都是毛毛虫嘛!大家一致认同了,于是毛毛虫痛快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五、拓展延伸1.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活动反思】让谁先吃好呢?是一节大班综合活动,第一次看到这个,我以为是一节礼仪活动,当看到活动简案后,发现这是一节和数学有关的活动。一、活动选材贴近生活、设计层层递进该活动选材来自一个绘本,主要

10、讲述一群小动物为了吃一个桃子,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因为绘本中的小动物都是幼儿熟悉的,所以通过观察,幼儿能快速的发现每个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能有效的抓住绘本中的信息,让幼儿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特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该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挖掘绘本中的价值,活动环节层层递进,先从图片中找出6位动物朋友,然后让幼儿去观察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下面动物进行比较做了很好的铺,然后依据动物的目光引出了桃子。在动物朋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比较时,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根据动物的特征排序,发现无论怎么比毛毛虫都是第一名,于是毛毛虫品尝到了桃子,最后引导幼儿有好东西要和同伴共

11、同分享。二、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提问简短有效执教该活动的是一位从教2年的教师,从活动中不难发现该教师教育基本功扎实,能对幼儿进行善引、善导,而且教态亲切、自然,能和幼儿有效的互动。在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时教师能用各种动作进行简单的提示,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说一说。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提问和总结)都是简短有效的,教师能根据绘本内容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提问,并针对幼儿的各种回答教师能用简短总结,而不是重复幼儿的回答,这一点很好。整个活动是以综合活动进行展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偏向以数学,通过聆听本活动,让我发现绘本的不同形式的展现,绘本不一定是语言活动的专属,主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细心观察,便能发掘绘本中更多的价值。小百科:吃,汉语一级字,读作ch,最早见于战国文字。说文:“吃,言蹇难也。”本义是口吃,即说话结结巴巴不流利;字或作“?”,说文·欠部:“?,一曰口不便言。”引申指行动迟缓艰难。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