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845230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一单元导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春天在哪里导学案(1)  总序号第 节自学导航 一 预习1、通读课文。标出诗歌小节序号。按朗读“五 ”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读音正确。2声音响亮,吐字清晰。3不添字,不少字。4停顿合理,语速适中,很流畅。5有感情。)课文自评同学评老师或家长评春天在哪里2、二类字认字组词,在书上做批注(写上拼音)。3、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将生字和词语各读三次。4、认识两个新偏旁“里、厂”。在书上抄写一类生字,每个写两遍,写出部首和音序,并组两个词语。5、我认为容易读错的字有:雾( )薄( )换( )笋( )探( )蚕( )洒( )暖( )野( )原( )枝( )6、我认为

2、容易写错的字有:二、检测。听写词语三、练习。1、我积累的词语:2、照样子写:飘飘洒洒(AABB)麦苗儿(青) 菜花儿( ) 桃花儿( ) 小草儿( )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1、全诗共有( )个小节,分别描写了春天来到时( )、( )、( )、1 / 14( )的景象。1春天在哪里导学案(2)  总序号第 节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 (一) 师生合作探究。1、 诗歌整体结构。小组成员一起一节一节地读,共同探讨小节大意。集体交流。2、 逐节品读。第一节(1)品读结构。这一节有( )句话,采用了先( )再( )的形式。(2)品读重点句。春天来到了哪里?在书中用“”画出。句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各

3、有什么特点?在书中用“”画出。读读下面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3)品读写法。作者把柳条儿、桃花儿当做( )来写,这种写法就叫( )。这使句子更加( )、( )。(萨)生生合作探究第二、三、四小节(1)2、3、4小节分别写了春天来到( )、( )、( )的景象。(2)这些地方分别有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3)比较句子,体会写法。小草绿了。 竹笋从地下长出来。小草醒过来,换上了绿的新衣。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三) 自主探究这是著名儿童作家( )写的一首诗歌。诗人用先( )后( )的形式,采用( ) 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 )和(

4、)的景象。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春天的( )。(四) 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质疑。语文生活 仿写练笔: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吗?发挥你的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说说其他植物或动物的变化。 2笋芽儿导学案(1)  总序号第 节自学导航 一 预习1、通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按朗读“五 ”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读音正确。2声音响亮,吐字清晰。3不添字,不少字。4停顿合理,语速适中,很流畅。5有感情。)课文自评同学评老师或家长评笋芽儿2、二类字认字组词,在书上做批注(写上拼音)。3、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将生字和词语各读三次。4、在书上抄写一类生字,每个写两遍,写

5、出部首和音序,并组两个词语。5、给多音字“乐”注音。乐( )曲 快乐( ) 音乐( ) 乐( )趣6、我认为容易写错的字有:二、检测。听写词语三、练习。1、我积累的词语:2、照样子写:轰隆隆(拟声词)冷(热) 缩( ) 勇敢( ) 沉睡( ) 斜( ) 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是一个( )故事,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 )( )自然段写了春天到了,春雨姑娘呼唤沉睡在地底下的笋芽儿快到地面上来,可是笋芽儿( )不敢动;( )( )自然段写了( )呼唤笋芽儿到地面上来,笋芽儿决心( ),竹妈妈同意了;( )( )自然段写了笋芽儿在( )、( )、( )的鼓励下,把( )挤到一边,终于从

6、地底下探出头来,看到了外面美丽的世界。2笋芽儿导学案(2)  总序号第 节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 (一)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第14自然段1、 自由读。2、 读一读春雨姑娘的话,感觉春雨姑娘( )。再读一读,试着读出这种感觉。3、 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怎么说?怎么做的?用“”在课文中画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此时,笋芽儿的心里( )。4、 读一读竹妈妈的话,从中感受到竹妈妈( )。(二)生生合作探究学习57自然段1、 小组齐读。2、 读一读雷公公的话,感觉雷公公( )。再读一读,试着读出这种感觉。3、 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怎么说?怎么做的?用“”在课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7、。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此时,笋芽儿的心里( )。4、 读一读竹妈妈的话,从中感受到竹妈妈( )。(三) 自主探究学习812自然段1、 自由读。2、 笋芽儿往上钻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在文中找出。此时,她心里( )。( )告诉了她解决的办法:从( )的侧面钻过去。最后,在( )、( )、( )的鼓励下,笋芽儿( )着身子向上一( ),再用力一( ),石头被( )到一边去了。笋芽儿( )出头来,悄悄地向外面( )着。此时,笋芽儿的心里( )。(四) 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质疑。1、 分角色表演。2、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笋芽儿( )的精神。3、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语文生活 从岩缝里长出

8、的小草 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雨侵蚀,裂开了一道缝,一棵草的种子落到了岩缝里。 岩石说:“孩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我们太贫瘠了,养不或你啊!”种子说:“老妈妈,别担心,我会长得很好的。” 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了芽。阳光爱抚地照耀着他,春风柔和地轻拂着他,雨露更不断地给予这不平凡的幼芽以最慈爱的关注和哺育。岩石高兴地说:“孩子,不错,你是倔强的,值得我们骄傲!”她将自己风化成尘泥,把小草的根拥抱得更紧。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不禁欣喜地吟咏道:“啊!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我要千百遍地赞美他!”小草谦逊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我的根的岩石妈妈

9、。”3有趣的作业导学案(1)  总序号第 节自学导航 一 预习1、通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按朗读“五 ”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读音正确。2声音响亮,吐字清晰。3不添字,不少字。4停顿合理,语速适中,很流畅。5有感情。)课文自评同学评老师或家长评有趣的作业2、二类字认字组词,在书上做批注(写上拼音)。3、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将生字和词语各读三次。4、在书上抄写一类生字,每个写两遍,写出部首和音序,并组两个词语。5、给多音字“扇”注音。扇( )子 扇( )动 一扇( )门 扇( )风5、我认为容易读错的字有:嫩( )桑( )释( )摘( )罩( )酿( )

10、龙( )桌( )查( )6、比一比,再组词。业( ) 昨( )网( )课( )查( )严( ) 作( )冈( )棵( )香( )7、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野花 ( )的桑叶 ( )的小草( )的小蜜蜂 ( )的作业 ( )的玉兰花二、检测。听写词语三、练习。1、我积累的词语: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讲述了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里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同学们的作业有( ),有( ),还有( )。而小丽的作业是( ),因为她( );小龙的作业是( ),因为他( )。3有趣的作业导学案(2)  总序号第 节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

11、 (一)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第12自然段5、 齐读。6、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为什么有趣?7、 我们会到( )去找春天。8、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什么作业?在课文中用“”画出,读一读。同学们还会带些什么呢?从中感受到了春天的( )。9、 仿写句子: ,有 ,有 ,还有 。(二) 生生合作探究学习39自然段5、 小组读。6、 小丽和小龙的作业分别是什么?在文中做上记号。你觉得能代表春天吗?“解释”的意思是( )。7、 老师看了小丽和小龙的作业,为什么满意地笑了?组内交流。8、 为什么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趣”?9、(三) 自主探究1、 小丽和小龙用行动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任何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

12、命的,我们要( )。3、 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质疑。语文生活 春天到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你留心观察过吗?现在请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去留意身边美好的景物,找出你眼中的春天。4古诗两首导学案(1)  总序号第 节自学导航 一 预习1、通读课文。按朗读“五 ”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读音正确。2声音响亮,吐字清晰。3不添字,不少字。4停顿合理,语速适中,很流畅。5有感情。)课文自评同学评老师或家长评古诗两首2、二类字认字组词,在书上做批注(写上拼音)。3、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将生字和词语各读三次。4、在书上抄写一类生字,每个写两遍,写出部首和音序,并组两

13、个词语。5、我认为容易读错的字有:咏( )妆( )惜( )荷( )蜻( )蜓( )照( )柳( )泉( )丝( )柔( )6、我认为容易写错的字有:二、检测。听写词语三、词句解释。碧玉: 绿色的宝石。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做碧玉。 泉眼:泉水的出口。妆: 打扮。 惜: 爱惜。一树: 满树。 照: 映照绿丝绦: 绿色的丝带。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1、咏柳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通过描写( ),歌颂了( )。2、小池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述了( )时节( )的美丽景色。1古诗两首导学案(2)  总序号第 节合作探究 五、品读感悟 (一) 师生

14、合作探究。学习咏柳1、 自由朗读。检查朗读情况。2、 逐句品读,了解诗意。学习第一、二句(1) 仔细观察柳树的图片。你想说什么?(2) 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条又像什么?(3) 朗读一、二句。(4) 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学习三、四句(1) 自由读。(2) 说说对诗句的理解。(3) 从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想通过赞美( )而歌颂( )。(4) 朗读三四句。3、 朗读全诗,体会感情。4、背诵古诗。(二)生生合作探究学习小池1、 小组朗读。2、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 看到的( )、( )、( )、( )、( )等景物。3、 看图,结合词句解释说说对诗句的理解。4、 朗读全诗,体会感情。5、 练

15、习背诵古诗。(二) 自主探究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 )的,但咏柳是描写( )的景色,而小池是描写( )的景色。(四)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质疑。(五)复习背诵。1、默写。 【 】( ) 【 】( )语文百花园一导学案(1)  总序号第 节自学导航 一 预习1、 我能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弹( )奏 弹( )弓 弹( )琴 子弹( )快乐( ) 乐( )曲 音乐( ) 欢乐( )长( )短 成长( ) 长( )大 长( )处睡觉( ) 感觉( ) 觉( )得 一觉( )醒来好( )事 好( )学 好( )处 爱好( )担( )心 担( )子 负担( ) 扁担( )2、 我能给下面汉字选择正

16、确的意思。(只填序号)方: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 2. 一边或一面;3. 地区,地域; 4. 办法,做法。前方( ) 方( )队 方( )法 方( )言张:1. 开,展开; 2. 商店开业;3. 看,望; 4. 量词。张( )开 东张( )西望 开张( ) 一张( )纸合作探究3、 读一读。(1)通读短文。标出诗歌小节序号。按朗读“五 ”标准做好自评、互评工作。(1读音正确。2声音响亮,吐字清晰。3不添字,不少字。4停顿合理,语速适中,很流畅。5有感情。)课文自评同学评老师或家长评爷爷的日子(2)这首诗歌写了爷爷从年轻到( ),花了毕生精力,( ),造福子孙

17、,赞美了爷爷的( )精神。4、我的采集本。(1)读一读小女孩采集的有关“笑”的词语,说说最喜欢哪个词语。(2)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3)我会写:笑眯眯 笑( ) 笑( ) 笑( ) 笑( )(4)我会填。眉( )( )笑 笑逐颜( )(5)说说自己收集到哪些类似的词语。哭:( ) ( ) ( )怒:( ) ( ) ( ) 语文百花园一导学案(2)  总序号第 节自学导航 一 预习 “我爱家乡”展示会一、 生搜集有关家乡美好的资料、图片等。(如:优美的风景、出名的特产、古迹,有名的人物等)二、 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动手写一写、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等,准备好赞美家乡的作品。三、

18、 小组合作,发扬互助合作的精神,一起布置展台。合作探究四、 四人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交流的内容:1、自己最爱家乡的什么; 2、它是什么样子的; 3、为什么喜欢它。说话要求:1、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2、语言通顺明白,表达清楚。 3、把家乡的资料介绍清楚。听话要求:认真倾听,不走神,不交头接耳,有不懂得问题可以提问。五、 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家乡。学习例文。六、 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发言。全班评选。七、 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八、 例文 我爱家乡的蜜橘我的家乡在桃源,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瓜果飘香。蜜橘是这儿的特产之一,要是您吃上一口,保证一辈子都忘不掉。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果树飘香。一棵棵橘树挺得笔直笔直,一个个蜜橘金黄金黄,圆滚滚的,橘皮上点缀着一些小孔,像毛孔,那是给橘子透气的吧。蜜橘有一个凹下的小槽,那就是它的肚脐,妈妈说肚脐越深橘子就越甜。剥开橘皮,七八个小兄弟围成一圈,抱成一团,好像在说悄悄话呢!拿一瓣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浓浓的香甜的汁水布满了嘴,太美了。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还想要”呀! 您可别看这橘子小,它的作用可多着呢。橘皮不仅可以做菜,还可以做中药,妈妈把橘皮晒干放进冰箱,可以去除异味。橘子肉做成一瓶瓶罐头,可好吃啦。 我爱家乡的蜜橘,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我的家乡尝一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