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876046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 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选择题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22010年11月11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开始执行我国第刀次科考任务。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是振兴中华、为国争光、造福人类的事业,一直以来,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关注。我国重视南极科考晟因为A 实践的主体、手段都是客观的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获得科学的理性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3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

2、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ABC D1 / 47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

3、的8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永恒的A BC D9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这主要强调了()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10农村生活变殷实带动了中国农村春联内容的变迁,以一些“俗气”词汇传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春联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洋溢着对家庭和谐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祝

4、愿的春联。如“惠农政策好处多,家庭和谐幸福长”等,道出了广大农民感谢国家惠农政策的心声。农村春联的变迁充分说明了(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发展动力 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人的认识要回到实践中进行完善和修正实践是认识的归宿A B C D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1、【解析】 本题以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重要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一定要深刻认识、充分运用,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