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00002).docx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88293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00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00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00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00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00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00002).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1【课型】复习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运用有关图文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复习目标】1通过亚洲地图总结位置和范围,并掌握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重点)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地形区特点以及地形与河流的关系。(重、难点)3根据亚洲气候图归纳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重、难点)4了解亚洲人口数量、增长及人口过多带来的人口问题,运用图文资料,

2、说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教案模式】“新课导入 - 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 - 点拨归纳 - 有效训练”五步教案法。【教案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启发示讲解法等【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等。【教案过程】教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多媒体展示亚洲的壮丽山河,播放亚洲雄欣赏与探讨歌风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分组交流自己欣赏歌曲的体曲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我们亚洲,树会,探讨亚洲悠久的历史和导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灿烂的文明。入带,田野织彩绸” 设计意图以亚洲雄风之歌来激发学生热爱亚洲之情承转过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学们,听完歌曲

3、亚洲雄风,请大家描述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带来了哪些感受?这首歌可以说形象地描述了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状况,现在,我们首先来探讨亚洲的位置。多媒体展示图示及要求:探究“亚洲的半球位置”因学生对绘图:在世界地图上描绘20° 东西半球W 、 160 °E、赤道、北回归线划分的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以复习达到温故知新和化解和北极圈。难点的目找赤道确定南北半球;通过的。读图分析得出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半球和半球。探究“亚洲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学生读图后,完成下列问1 / 6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多媒体展示亚洲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图拨下图中填入亚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归纬度位置方法

4、指导:确定亚洲的大致的纬度范纳围,在图中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看它们分别穿过亚洲的什么部位?海陆位置方法指导:找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多媒体展示亚洲地形图点拨归纳自主题:通过读图1、从纬度位置看:北极圈穿培养学生过亚洲的部;北回归线穿过从地图获取地理知亚洲的部;赤道穿过亚洲部识能力,的一些岛屿。由图可知:亚使学生掌洲南北跨纬度约为度,是世握确定大洲的纬度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位置与海2、由图可知亚洲的海陆位陆位置的置: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方法。大陆亚欧大陆的,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洋,北临洋,南临洋,西部与洲毗邻,西南与洲相接,东北与洲相望,南面隔海与洲相望。3、亚洲与其他大

5、洲的分界线通过读图与欧洲:山脉、河、山分析,培脉、海峡养学生分与非洲:运河析、归纳与北美洲:海峡地理问题的能力,思考探究分层设色地形再填表引图,学生读图指出字母代表导学生去探究主要的地形区后完成填表地形区的颜位置海拔位置、颜色色 与 海青藏高拔,从而原 A亚洲深4000M得出亚洲帕 M棕中部以上尔高原色的地形特B征。伊朗高亚洲深原 C西部黄1000蒙古高亚洲和到浅3000M原 D中部黄印度河亚洲以平原 E南部浅西西伯亚洲黄利亚平和200M北部原 F浅以下华北平亚洲绿通过观察为原 G东部主亚洲地形剖面图,观察与发现 - 亚洲的地势特征分析得出1、由亚洲大陆30° N 地形剖亚洲的地势特

6、征,面可以看出,亚洲有世界第并引导学2 / 6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步骤:学1、看图例知道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范围,看地习形图根据颜色的不同分析地势变化的趋势2、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并总结地形类型,然后总合结表示地形特点作探究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都有大面积的自分布。读图,五种地形中和是主体,约占。主学地形剖面图 :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习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如 : 通过亚洲的30° N 和 80° E 地形剖面图来分合析亚洲的地势特征。作探究点拨归纳探究亚洲的河流1、为什么亚洲长河众多且呈放射状分布?一高峰:,也有世界最低的生分析总洼地

7、,由此可知,亚洲地势结如何判别大洲的高低起伏;沿着亚洲大陆东地形地势西方向 30° N 地形剖面,自特点。东向西途经的地形区有2、沿亚洲大陆南北方向80°E 地形剖面,自东向西途经的地形区有,由图可知:亚洲地势。在读图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生归纳地理读图分析 - 亚洲的河流问题的能学生 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力,从而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突破难点山地和高原。掌握重点学生 2:亚洲的中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一些河流没有流入海大胆放手洋,而是消失在沙漠戈壁,让学生在或者注入内陆湖泊。自 主 学习、合作探究中培读图分析 - 亚洲的气候养他们的自主学习1、亚洲地跨带、

8、带、带,使能力。得亚洲 气候类型 。2、亚洲西部内陆有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气候,这里距海遥远,降水,气候,气温年较差,体现了 大陆性特征 。培养学生3、亚洲有三种季风气候类的观察与型,自北向南依次是、。合作探究这说明亚洲 气候显著 。能力。4、看气候类型分布可知,亚洲缺少、两种气候类型。(观察风向,合作探究)亚洲东部夏季盛行风,冬季盛行风。亚洲南部夏季盛行风。3 / 6承转过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为什么亚洲中西部河流稀少?探究亚洲的气候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点拨: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和亚洲的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热力性

9、质差异大。亚洲的季风气候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地域辽阔的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我们一起来了解亚洲人口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多媒体展示亚洲人口与经济的有关图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人口最多的大洲 ( P11-13)自 学 能( 1) 2000 年亚洲总人口达 36力、阅读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个。能力、分( 2 )人口增长:亚洲的人口析问题的自然增长率较快,居世界第能力,从位,仅次于和。(3)人口分而增加学布:、东南部和沿海及大河生对地理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知识的了大;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地解。区,人口较为稀疏(4)带来的压力:住房紧张、困难、

10、植被、堵塞等。经济发展的差异 ( P14-17)(1)亚洲惟一的发达国家(2) 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富裕国家- 沙特阿拉伯等,依靠资源,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承转 亚洲人口众多且经济发展不平衡,亚洲的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又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国过渡 家,那么亚洲的气候、河流、地形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4 / 6引导学生对 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的要点梳理(并留点时间记忆)河流特点合作长河众多呈放射状夏季降水中西部多探究水能丰富流入三大多、形成为内流河洋夏汛点拨中亚和西归面积广大高原、山东部、南纳地表起伏地部季风气亚为干旱大为主体中候区和半干旱区地形特征气候

11、特征【有效训练】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半岛:A D群岛: BC河流:MN K海洋:T YW L湖泊:P高原:E F平原: G山脉: H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S 是山脉、乌拉尔河、湖泊P、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O是运河。亚洲地形以,为主,地势特点为,河流呈状向四周分流。我们所在地区位于亚洲的(东、南、西、北)部2、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2)由于亚洲中部,形成高原山地气候。(3)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A 炎热干燥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C终年高温多雨D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4 )从气

12、候的两大要素来看,和最突出的差异是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 。5 / 6(5) 世界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 _气候和 _气候。3、读“世界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及人口自然增长”图,回答:(1)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前列的分别是洲和洲。(2)亚洲人口众多()A 有利于资源开发B. 对资源环境压力大 C有利于保护环境D 粮食单产量可以提高(3)除中国和印度外,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教案反思】首先通过歌曲亚洲雄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分析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其间注重了知识的衔接,较好地突破了难点,最后探究了其对亚洲气候的影响。在教案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辅导和解读,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整堂课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的点拨让学生把知识学明白、理解透,通过知识的梳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用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构建起地理知识体系。本节课在知识点的过渡上语言逻辑性还不强,不能很好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未能做进一步的拓展如“学习众多的长河时未拓展长河的发源地”;练习题处理上仍需进一步地提高。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