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28885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0xx年7月25日)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大力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大战略;打好推进城市化进程、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三大战役;主攻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改革与发展、科技普及与创新三个重点;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和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总体工作思

2、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54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497亿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10.09亿元,其他各项指标均实现了时间与任务双过半。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没有发生一起越级集体上访事件,未发生一例xx功练习者到郑州市以上滋事事件,社会大局稳定。在经济工作中,我们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最佳增长点和有效启动点,大员上前,精心组织,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上半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864户,新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91家,同比增长3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入库税金1.08亿元,同

3、比增长76,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1.86。其中,股份制企业所得税增幅高达2.61。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了全市经济财柱子、台柱子。今年以来,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做法是:一、造局造势,提升战略地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县的县情使我们认识到,今后我县经济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就能牵动整个新郑经济的全局。为此,20xx年,我们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原来的战役提升到战略地位,牢牢的放在首位,抓在手头。一是抓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在三台一报开辟大篇幅专题、专栏,天天、期期不断,铺天盖地式热炒、炒热,印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新郑日报15万份,发放全市各家各户。全县广泛开展发展非公有制

4、经济思想大讨论不断升温,形成了一轮超越一轮的冲击波,非公有制经济成了干部群众、城乡上下最热门的话题,从而营造了发展的热锅效应,达到了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想经济、议经济、干经济的浓厚氛围。二是抓观念更新,夯实思想基础。领导的思想观念决定发展的思路,领导的落实是最大的落实。我们先后组织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主抓非公有制经济副职,分三批赴中央党校和山东东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县,进行高级班进修培训和参观学习,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崭新局面。三是抓组织领导,凝聚领导合力。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下设正局级规格的实

5、体工作办公室,与县委办、政府办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指导、考核、服务。成立了机制瓦、红枣、莲藕等六大产业指挥部,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主导产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大户制度,及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抓竞争激励,形成竞相发展格局。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竞争激励机制目标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分值,严格落实奖惩。3月3日,我们在全县339个行政村设立400个分会场,召开非公有制经济总结表彰大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纳税大户、优秀民营企业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秀局长等各类先进典型进行隆重表彰,公开奖励现金和轿车、电脑、洗衣机等奖品,总价值达80万元。使服务至上,发展光

6、荣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自觉行动。二、优化环境,开通绿色通道。在优化环境上,我们准确定位,当好三种人:一是当好领路人。在六放宽政策的基础上,又制订出台了新郑市引进人才实施办法、进一步放宽城镇户藉管理政策、新郑市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自主创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到打通、变通、畅通,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竞争平台,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引好航、带好路。二是当好服务人。先后成立非公有制经济证照集中办理处、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构筑高效办证、素质升位、信息流通、法律援助的立体服务网络。上半年,共办理各种证照8234个,接待群众咨询8000余人;

7、上网发布本地产品产业信息1500余条,产生经济效益20xx万元;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00余期(次),培训各类人才6.8万人次。三是当好护航人。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纪检会、监察局等部门定期深入企业、商户进行明察暗访,严厉查处四乱行为;组织政法部门对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四霸分子进行打击处理。同时,设立投诉中心,及时受理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投诉。今年以来,共受理、办结各类投诉事件15件,打击处理近百名违法犯罪分子。郑州市非公有制企业权益保障条例7月1日实施后,我们抓住时机,印发到所有职能部门和千家万户,以此规范政府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撑起法律保护伞。三、建设载体,做到定向突破。树立资本运营理念

8、,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围绕产业建载体,依靠载体带产业,实现产业突破发展。一是壮大产业群县。采取政策扶持,社会投资,招商引资的办法,抓好产业群县建设,先后建成机制瓦、服装、木材加工、节水莲藕等10个特色产业群县。二是发展工业园县。本着相对集中、规模经营、利于发展的原则,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园县建设步伐,全市共建成14个非公有制经济园县,入驻非公有制企业760家。三是建好专业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先后建成了建材、家俱和大枣商贸城、华阳寨皮革城等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围绕市场等载体建设,有力拉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全市机制瓦生产线发展到108条,年产量突破1.2亿张;以韩都药业集团、豫新制药

9、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医药企业已达5家,年产值近5亿元;大枣发展到15万亩,无公害节水莲藕3.2万亩,顶真食品有限公司、大红袍酒业有限公司、奥星食品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近百家。四、开放带动,实现总量攀升。把开放带动作为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质量的把手,实施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一是全方位。在思想观念上,通过舆论宣传,造局造势,在全市上下营造招大商、大招商的浓厚氛围;在招商的主体上,实行全民招商,每个公民都是招商引资责任者;在招商对象上,既招项目、引资金,又揽人才、引技术,形成全方位开放。二是宽领域。以北城县、双湖县、港县、薛店镇县、辛店镇县为重点,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广泛开展工业招商、以

10、城招商、旅游招商、产业招商。三是深层次。围绕深字做文章,在招高科技、高水平、大规模、小污染的项目上下功夫,杜绝高耗能、重污染项目,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止6月底,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4亿元,新招项目96个,已落地46个。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在发展环境、服务机制上,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深化、完善。二是乡镇有特色的不多,产业优化不够,县域发展还不平衡。三是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存在企业个头小、水平低,产品低档次;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抵御

11、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不尽理想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下半年,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进一步强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再上新台阶。具体讲,要做到十六个字,即:打开天窗,净化环境,创新思路,强化保障。打开天窗-炒热思想,提升认识,唱响发展歌。江总书记今年七一重要讲话的许多理论突破,是我们打开当前思想枷锁的金钥匙,讲话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春天。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认识,抢抓新机遇,瞄准新目标,采取新举措,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作为启动十五规划的开局工程

12、,作为凝聚人心,加快新郑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领导,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壮歌。净化环境-标本兼治,优质服务,系好安全带。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让利就是解放思想,吃亏就是转变观念的意识,加强职能部门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经济意识,优化政府行为。设立统一收费大厅、成立110经济特警队、实行安静生产经营日和会计委派制度等,切实加大治本力度。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舆论监督、开展明查暗访、实行有奖举报。对四乱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当事人调离现职岗位,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降级使用,正科降副科,副科免为一般干部,绝不姑息迁就。从而全面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治安环境

13、、法制环境、经营环境、服务环境,系好安全带。总之,我们宁可牺牲本届班子的政绩,也要剐骨疗毒,扫清发展障碍。创新思路-完善载体,多轮驱动,增强推动力。一是把园县建设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医药、化工、大枣、建材等主导产业,加快摩托车、大枣商贸城、建材专业等市场园县和群县建设,形成县域块状特色经济。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制订吸引客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全民参与的奖励政策,突出重点县域和重点产业,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招商活动,实行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招商,营造大开放、大招商、促大发展的全民招商浓厚氛围。完善招商引资考评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实行

14、月评比通报制,奖先罚后,以此带动全市经济总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三是把非公有制经济做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在农业上,树立经营村的理念,积极推行租田制、股田制,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加速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上,树立经营理念,对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经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硬件,创造空间。同时,加快古今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塑造环境名市、文化名市、旅游名市的城市形象,打造新郑形象品牌,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强化保障-严管队伍,提高素质,建立保障线。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干部驾驭和服务经济的能力作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保障。实行三三工作制

15、(即各单位三分之一的人员进行封闭式轮流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三分之一的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外出招商引资,深入分包村组和企业帮助发展经济;其余三分之一人员从事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同时,深入开展干部素质升位工程,力争用两年的时间,选拔50名科级干部、500名村级干部到大专院校深造,分别完成研究生和大专学历;全面加强机关公务员、企业家和市民的培训教育,重点对执法执纪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塑造清醒坚定、勤政为民、团结务实、创新发展的领导干部形象和勇于改革、务实高效、清正廉明的政府形象。1在百度搜索: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县转变乡镇职能的调查 经过税费改革之后,特别是随着

16、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三农”问题再次被全社会所关注。曾经将“催粮要款”作为“主业”的乡镇,不仅要面临对传统工作方式的抛弃,而且还将面对新形势下农民致富奔小康需求日渐提高的现实。在这种条件下,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的乡镇人民政府,其职能到底如何转变,是一个值得探讨、亟待研究和着力实践的课题。带着这一课题,近期,笔者先后深入城关镇、汤坪镇、龙王镇和太山庙乡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与思考,得出的综合结论是:“转变乡镇职能,已经不单纯是乡镇自身的改制,它牵动着农村*体制改革的神经;也不单纯是依靠一项改革就能完成,它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与之相匹配”。 一、问题与分析 城关、汤坪、龙王镇和太

17、山庙乡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人口37463人,分别占全县总面积和总人口的30.1%和50.2%,四乡镇在#县*、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县上下达的编制,一乡三镇共下达行政编制133人,事业编制65人,目前行政人员在岗103人,缺编30人,占总数的22.2%;事业人员编制65人,在岗61人,缺编4人,占总数的6.2%。一乡三镇正副科级干部定编62人,目前配备55人,尚缺7人。 1、乡镇干部队伍及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乡镇干部队伍常年生活和工作在基层,长期扎根农村,熟知乡镇之苦、干部之难、报酬之低,在山区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服务基层,联系群众,为

18、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乡镇干部队伍及干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相对老化的现象。从所调查的4个乡镇来看,乡镇干部在册人员总数167人,其中:30岁以下的乡镇干部41人,仅占在册人员总数24.5%;30-48岁的105人,占62.9%;48岁以上的21人,占在册人员总数的12.6%。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4个乡镇167名在册干部中,仅有大学文化10人,占在册人员总数的5.9%;有大专36人,占在册人员总数21.6%,这部分人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参加党校函授学习后取得的本科、大专*,专业知识相对贫乏;中专以下

19、的121人,占在册人员总数的72.5%。干部创新意识差,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由于常年工作在乡镇,普遍缺乏正规化培训,加之山区信息闭塞,远离县城,导致乡镇干部队伍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坐井观天,缺乏开拓发展的能力,很难适应市场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二是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大力发展果菌药等主导产业,基本打破了传统农业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项目,户有增收门路的可喜局面。但是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服务,让产业真正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许多乡镇干部这方面素质还不高,解决农民信息不灵、

20、产品销路不畅,产业结构调整不力和推广科技的方法和能力欠缺,4个乡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6名干部中,真正熟悉农村工作,懂业务、懂技术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这些问题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极不相适应,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干部管理方式单一。从调查情况看,4个乡镇目前仍采用的是以干部包村和片线管理为主的岗位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虽然,上述情况的存在,无法有效发挥乡镇职能作用,出现了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怪现象。 二、有益的探索 在现行体制下,固然影响乡镇职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很多,但一些乡镇面对新情况和新任务,在职能转换方面坚持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今后乡镇职能的转

21、换起到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1、取消包村制度,强化村民组织自治功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规定了村民委员会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汤坪镇党委、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工作方法,其弊端有三:一是大包大揽村务,弱化了村民组织自治功能;二是导致镇上干部力量分散,加大了干部经常性管理工作的难度;三是包村干部几乎年年轮换,导致工作没有连续性和长远考虑。对此,该镇今年在柏杨村进行了取消包村工作试点,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了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短期内使后进村的各项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近期汤坪镇党委、政府正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22、,明年将在全镇全面推行取消包村工作制度,集中干部力量,围绕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搞好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目标。 2、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增强政府服务功能。 成立各类中介组织,加强各种专业服务,是乡镇政府在新时期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近两年来,城关镇在围绕袋料产业,汤坪镇在围绕果菌药菜主导产业,太山庙乡在围绕果菌药桑主导产业建设上,依靠科技、提供信息、加大投入,从而使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两镇一乡的共同经验是:围绕主导产业,增强服务功能。他们认为,要实施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联结,必须以引进和培育龙头基地为主,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专

23、业协会为辅的中介组织。因此,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开始倾斜干部力量,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商品生产基地,以此强化服务功能,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3、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服务效果。 好行为要用好的机制来推动,建立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搞好服务的根本,也是实现乡镇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环节。汤坪镇、太山庙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汤坪镇创新工作机制,在产业建设中,推行了党委、政府建协会、支部建分会、协会联公司的模式。在经济工作的实践中,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育和营造市场上,努力建好镇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协会。村上建立分会,在能人党员中扶持了汤坪镇蔬菜、药材

24、、食用菌3个协会。镇协会采取引资、合作等方式吸取龙头企业来镇投资,提供技术,建设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建立了渔湾村秦岭菜业经营公司、安康北医大华严村绞股蓝种植公司、汤坪江浙食用菌公司等龙头企业,促进了全镇菜、药、菌三大产业的发展。太山庙乡在创新工作机制上,突出抓了以下两点: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在规范机构设置后,进一步规范各办(站、所、协会)职权范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夯实任务。建立健全工作督办检查制度,对(站、所、协会)工作落实情况,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不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限期整改或限期完成,如限期整改无起色,仍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列入办(

25、站、所、协会)或个人考核档案,年终按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与十三月工资及年终奖金分配挂钩。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实行一项产业、一个协会、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坚持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考核转移到数量考核和质量初期自以为是错误的做法中跳出来,坚持依法行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更好的履行职责。 4、创新培训机制,提*部素质。一要建立干部培训考核机制。要严格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总体要求,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开放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府的需要。对每名干部都应建立学习档案,每半年由组织、宣传部门检查考评一次,作为干部考察、考核的依据。

26、二是要建立完善日常学习、集中培训、轮训制度。严格按照全县干部培训规划,分期分批对全县14个乡镇所有干部进行普遍轮训,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理论和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提*部*理论素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三是要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对干部进行各种业务和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同时要支持鼓励干部参加专业考试和各种*脱产学习,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干部队伍。 5、创新管理机制,着力转变干部作风。一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首先要强化县对乡镇的工作考核,突出对最终成果的考核,重点考核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支出情况,农民的收入和负担情况

27、,以及经济工作和重点工作情况,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和完善考核的方式,使乡镇工作考核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干部的考核和奖惩。应当结合各地实际,根据工作职能、任务来制定考核目标,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第三要把考核的权限交给农民。积极探索干部述职考核制,定期组织乡镇干部向人大代表、农民代表述职,由农民代表根据他们的述职以及平时的所作所为进行打分。二是创新干部交流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回避交流、异地交流,定期不定期在乡镇机关内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轮岗交流,县委组织部和其他相关部门也要适时对各乡镇干部按一定比例进行异地交流。同时积极做好干部分流工作

28、,将事业单位的人员逐步推向市场,给予一定的政策和基本保障,变事业单位为经济实体,鼓励干部12年带薪创业,到期脱离财政。三是健全干部“上下”机制。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突破条条框框,大胆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同志提任领导职务,另一方面积极推行末位淘汰制,对连续3年工作考核倒数第一的进行脱岗学习或进入再就业中心,打破干部身份终身制。四是改革干部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加大乡镇对县直部门下派业务单位的管理权限,县直部门下派乡镇业务单位人员的年度考核、提拔交流、工资晋级等由乡镇与业务部门共同承担。 6、创新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干部转型。一要灵活设置机构。乡镇在机构设置上一定要根据职能转变的要求和经济

29、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合理规划,要本着“压机关、减行管、充基层、扩经济”的原则,通过因事定岗、因岗定责来建立机构,以确保有充足的力量来抓产业、包项目。二要突出工作重心。我县作为山区贫困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恢复重建、加快发展。乡镇工作重点必须从管理具体事务尽快转变到谋划经济大局上来。立足本地实际,制订好短、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在市场培育、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下功夫,引导农民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三要转变工作职能。要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向提供服务转变。税费改革后,乡镇对农民的管理体制更为松散,只有“服务”才是联系乡镇政府与农民的纽带,乡镇工作一定要适应这种

30、新的形势,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切切实实的为农民致富出点子,办实事,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入世周年投资环境变化调查对于一年来中国执行入世承诺的情况,世贸组织官员、各国政府、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有着各自不同的视角、观点和解释。然而,对这一年间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有着最直接体验和感受的,却是中国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企业,因此,有关“如何全面、公正地评估中国在入世周年执行入世承诺”的命题,来自企业界的声音也许才是最直接的一种评价尺度。为探知企业界对入世周年中国投资环境变化的感受,财经杂志进行了中国入世周年投资环境变化调查。调查对象总体界定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20xx年度“财富500强”公司和排名前

31、500位的大型中资企业(选自20xx年10月由国家统计局编撰、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20xx年中国大企业集团一书,所选范围为20xx年度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的1500家企业中的前500名)。-调查主要发现一、多数企业对入世承诺的执行情况基本满意二、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是履行入世承诺的最大阻力三、企业认为中国政府在入世后最显著的改进是政策修订四、改善司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等是企业对政府的最大期待五、20xx年,在华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的外资企业百分之百表示这一变化与中国入世有关六、多数企业对未来两年履约持乐观态度-入世元年投资环境变化较预期温和如果要在“入世一年间投资环境变化”这门“功课”上

32、给中国打分的话,绝大多数企业给出了一个平庸的分数入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实在是要比媒体所描绘的那种“洪水猛兽”般的图景平淡了很多。43的受访者选择用“一般”这样的词来评价入世一年间中国在投资和商务环境上的变化,41的受访者则表示中国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选择“变化很大”和“基本上没有变化”的经理人加起来只占总样本的9.7,选择“有较少变化”的人也只有5.4。如果用5分制来解释上述选项的话,我们可以看到,高达84的经理人只给了3分或4分。这说明,入世一年间,中国的投资和商务环境确实产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远不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剧烈。在对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交叉变量分析后,我们看到,

33、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着些许不同。在中资企业中,中选率最高的一项评价是“变化比较大”,达49.2,而选择这一评价的外资企业只有28.1,两者比例相差21.1个百分点;反过来,在外资企业中,中选率最高的一项评价则是“一般”,比例高达56.3,整整比中资企业的36.1高出了20.2个百分点。据此我们可以得知,中资企业较外资企业更多地感受到了入世所带来的变化,这表明,从“应对入世”的角度上讲,中国企业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外资企业。履行入世承诺:一个复杂的话题对执行入世承诺的努力基本满意遵守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逐步开放服务贸易,降低关税,逐步减少和取消对进口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废除

34、或更改与世贸组织原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实施统一、透明的经济政策等等,都是中国在入世前对世贸组织成员所作出的承诺。一年间,中国在执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上表现如何呢?73.1和4.3的被访者表示,“基本满意”和“相当满意”中国在执行入世承诺上的努力,17.2表示“不怎么满意”,约有5.4的被访者没有对此发表意见,在103份有效问卷中,没有出现对中国执行入世承诺的努力表示“非常不满意”的情况。大多数(65.6)的被访者表示,中国在执行入世承诺上的表现与预期相差不大。有两成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执行入世承诺的力度比自己预期的要大,仅有11.8的被访者表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做得“不如预期的好

35、”。在这个问题上,中外企业的态度比较接近,大多数企业(70的中资企业和61.3的外资企业)均认为执行情况与预期相差不大,但认为现实好于预期的外资企业(25.8)要多于中资企业(18.3)。相比中资企业,一些外资公司在事前更倾向于低估中国在入世后的作为。虽然在执行入世承诺的路途上坎坷居多,但各大中外企业还是充分肯定了中国所做的努力,执行力度也与企业的预期基本吻合。立法走向透明,垄断依旧严重有关执行入世承诺的具体方面,调查要求被访者就“执行得最好的前三项”和“执行得最不好的前三项”进行排序,通过对入选“最好”的前三项和“最差”的前三项分别进行赋值(执行得最好的前三项分别为3,2,1,最不好的前三项

36、分别为3,2,1),经过加权统计分析后得到最后的结果。入选“最好三项”的是“加强立法透明度”、“开展入世教育,提供入世咨询服务”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中国政府曾在入世时郑重承诺:在官方刊物或政府网站上公布所有涉外经贸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未经公布的法律不执行;政府在实施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之前提供草案,并提供一段可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意见的合理时间等等。在入世的头一年里,中国在这些方面有相当明显的改进,得到了中外企业的充分肯定,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均为“加强立法透明度”这一选项打出了最高分。入选“最差三项”的分别是“消除行业垄断,扩大直接投资权限”、“消除歧视政策,减少非关税壁垒”和“加

37、强知识产权保护”。看来,这些在入世前后被大家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在入世的第一年里依旧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有关行业垄断的问题,中外企业态度接近,在多数企业眼里,能源、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行业的垄断格局仍在维持现状,外资企业想要在这些领域大所作为仍旧是一件遥远的事情。总而言之,变化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出现。“提高政府效率”和“保护知识产权”:中外企业的分歧焦点从中可以看到中外企业对“提高政府效率”和“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评价呈现出显著差异,中企与外企在这两项上的评分差额分别达到了17.5和14.5。入世一年间,外资企业明显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在工作效率上的变化,而在中资企业眼里,政府的工作效率一如既往

38、,变化不大。之所以出现这样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恐怕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工作效率上的改观更多地体现在那些与对外经贸合作相关的部门和领域,在针对国内企业进行管理时,政府的工作作风却并没有因为入世而产生太多的变化。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外资企业的评分当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紧随“消除行业垄断,扩大直接投资权限”之后,入选“最差三项”之列,积15分,而多数中资企业却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近乎中立的评价:0.5分,中外企业在这一问题上的明显差异反映出两者在商业利益和文化背景上的冲突和对立。可以预计,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在未来的几年间仍将是中国和WTO成员之间发生摩擦的一根“导火索”。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是最

39、大阻力执行入世承诺的阻力来自何处?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通过对中外企业意愿的探查,本次调查发现,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是执行入世承诺的最大阻力。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对五种阻碍执行入世承诺的原因的评价,评价指数最高,也就是企业最赞同的一种说法是“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评价指数4.127),其次是“司法体系不健全、不稳定”(评价指数4.065)。如果说中国在履行入世承诺时确有某种程度的执行不力的话,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具体执行的能力及人才有限”,而是确确实实受到了某些利益集团的主观阻挠。当然,司法体系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执行入世承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执行入世承诺的过程中,既有司法体制已经显露

40、出明显缺陷。政府入世前路尚长政府职能转变未达“基本满意”“中国入世实际上是政府入世”。入世一年间,中国政府在遵守世贸规则,转变工作职能上的变化也成为各方评价中国入世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一个原本生活在计划经济或不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是否开始了从“指令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进程中呢?企业们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给出了评判。从中可以看到,超过半数的企业“基本满意”中国政府在这一年里的表现。如果我们把“相当满意”、“基本满意”、“说不清”、“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这五个态度等级用5分制的方式逐一赋值:5、4、3、2、1,经过综合的加权分析,中国政府最终得到了3

41、.3分的成绩。按照赋值标准来解释,中国政府在转变工作职能上还没能够让企业“基本满意”(4分)。3.3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分数,这说明在转变工作职能的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突出的成效。正如有的媒体所言,想要实现从指令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实现从长官意志向科学决策的转变,实现从政企不分向政企分开的转变,实现从地方特殊政策向全国统一政策的转变等等,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想毕其功于一役不太现实。政策修订效果显著具体执行未见起色入世一年间,中国政府在诸多方面展开了应对入世的工作。据统计,为了履行入世承诺,中国政府近30个部门共清理相关法律文件约2300件,其中废止了830件,重新修

42、订了325件,以求适应于WTO的规则。本次调查发现,企业对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给予了相当大的肯定,近一半企业认为中国政府在修改法律文本方面做出了显著改进。对此,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峻感触颇深,他说:“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和落实正在逐步改善中国软件企业的艰难处境,也在国际范围内树立起了中国政府、企业和人民的诚信形象。”调查发现,在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审查体制方面,政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的意见表明,政府并未能在入世后革除司法体制的既有弊端,立法不明,执法不一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日常的商务活动之中。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不明,同一种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和行业不能得到统一执行的问题也没能在入世

43、后得到比较大的改善。看来,中国政府在执行入世承诺方面的努力多数还只是停留在政策面上,有关具体执行的司法和体制保障尚不健全。中国政府在履行入世承诺上的决心和勇气有目共睹,但这种决心和勇气却受到了来自操作层面的掣肘。突破这一限制需要中国社会更深层次的变革,估计在几年后,入世才能对中国政府形成真正的压力和挑战。提高行政效率是未来寄望重点在未来两年内,企业迫切要求政府着重改进的,并不是涉及具体商务活动的领域,而是那些与制度环境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完善司法体制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把“改善司法环境,提高立法、执法及监管的透明度”和“实施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两个选项放

44、在了首位,其次才是涉及到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投资机会的选项。虽然中国政府在入世后重新修订了上千条涉及若干部门的法律法规,并在相应的政府部门设立了与入世事务和外贸相关的专门机构,对实施入世规则的情况进行监控,但上述改革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建设良好的司法体系和一个高效、公平、民主的政府,才是中国改善投资环境最核心的内容。此外,中资企业还迫切希望在相关法律的制定时能有发言的渠道,希望政府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够对决策产生影响,希望政府能够以一个服务者而不是指导者的身份来管理经济活动。入世后,政府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许更多地来自国内而不是国外。入世对企业的影响入世:中企的压力外企的

45、机会入世一年对企业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可以从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化中找到些许相关信息。可以看出,20xx年间,中资企业的业务较外资企业发展得更为迅猛,这也许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逆势增长不无关系,相比外资企业,中资企业较少地受到了来自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中外企业经营状况变化情况”与“入世相关度”这两个变量的进一步交叉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入世给外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从外资企业的样本中得到的信息是,20xx年在华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的外企100表示这一变化与中国入世有关。康明斯东亚地区国际分销市场总经理苏武源认为:“中国入世为外资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外资企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46、空间。”在实现缓慢长的企业中,63.6的企业表示这一变化与中国入世有关。而在那些业务有所下降的外企中,仅有25的企业表示与中国入世有关,高达75的企业表示在华业务的缩减与中国入世没有关系。这一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20xx年一批外资保险公司和银行撤出中国市场,主要是与全球经济状况以及各自母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关,并非因为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相对而言,中资企业却表现出另外一种情况。在业务快速增长的企业样本中,数据显示业务上的增长与中国入世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各有一半的企业表示这种变化与入世有关或者无关。而在业务维持现状不变的企业样本中,入世的影响就显得十分明显。约有71.4的企业表示,业务的停滞不前

47、与中国入世有关。在业务下降的企业中,有40表示这种变化受到了入世的影响。20xx年,中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多地受到了中国入世的负面影响,而外资企业却因为入世而获得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从未来一年外资企业发展在华业务的计划中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应对”和“进攻”:不同的主题词入世一年来,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从中获益不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两者扮演着两种不同角色:中资企业倾向于“应对”,而外资企业则更热衷于“进攻”。通过对中选率最高的前五项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入世给中资企业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为促进国内企业更快地了解国际市场,获得更丰富的资金和更先进的管理、研发经验;提高中资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

48、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入世第一年对于中资企业来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习年”。对外资企业来讲,中国入世以来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有助于它们进入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赢取更丰厚的利润。统计表明,入世头一年,中国的出口和引资增长强劲。20xx年的前8个月,中国出口20xx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贸易顺差179亿美元,同比增长59.2;实际吸收外资3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事实证明,中国入世让企业实现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繁荣。面对入世,中资企业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图十五显示了中外企业在中国入世第一年里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和消极影响。中资企业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是“企业竞争力有限”和“外企冲击,竞争加剧”。另外两项“无法享受平等的商业机会”和“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也或多或少与外企的冲击有关。排在后面的两项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