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898701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班级】【学号】【姓名】导学案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小行星带的位置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为地球

2、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2、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1、 对气候:降水与黑动强弱的标志子数的相关性色球层耀斑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2、 干扰电离层, 影响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短波通讯现,活动周期为 11 年3、 干扰地球磁场, 引起磁暴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

3、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绕转中心:地轴周期: 1 个恒星日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都是15°每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2、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1)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自西向东)( 2)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3)周期: 1 个恒星年( 4)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3、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目前是23o26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影

4、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 1 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 (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 北半球右偏 , 南半球左偏 . 4、 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2)昼夜更替晨昏线的含义、位置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 1 个太阳日( 24 小时)( 3)不同 经度 地方时不同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 经度地方时差1 小时(

5、4)日界线: 180°经线和 0 时刻所在的经线5、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6、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 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

6、:由23o26S 向南北降低23o26 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 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春秋是其中的过渡三种四季; 24 节气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 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形式向四周传播,这

7、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特点:传播速度随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是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附: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而不是电磁波( 2)分类特点分类所经物质状态共同点传播速度纵波横波(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不连续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莫霍界面:地面以下平均33km 处(指大陆部分),该界面以下,纵波(P 波)和横波( S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km 处,在这里纵波( P 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 S 波)的传播速度完全消失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内部圈层结物质组成构地壳地面到莫霍界面之

8、间, 主要由岩石组成,平均厚度17千米 ,陆壳部分较厚,洋壳部分较薄上部固态岩石与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 ; 上部有一个软流地幔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下部固态物质地核外核液态地核内核固态地核2、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 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和组成的保卫地球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和。(3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但 不的圈层,主要包括水、水、水、水等。(4)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及其的总称, 占有的底部、全部和上部。(5) 相互关系: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

9、: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 短波辐射)( 2)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3)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截留热量而增温, 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 , 方向朝向地面 , 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2、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热力环流 :由于

10、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3、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 - 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 - 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 0-30 低纬环流; 30-60 中纬环流; 60-90 高纬环流地

11、表形成7 压 6 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 60 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4)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 夏季向北移 , 位置偏北 ; 冬季向南移 , 位置偏南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陆上亚洲低压(印度低压)7 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的亚洲低压切断海洋上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性质差异显著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

12、大陆上亚洲高压(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1 月亚洲高压切断海洋上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 2)季风环流(图2.15 )地区东亚南亚 , 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亚热带季风气热带季风气候候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同一纬度地带内, 由于下垫面不同, 不

13、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 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大陆性大大7月1月海洋性小小8月2月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 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大陆的东岸, 以亚欧大陆为例, 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 冬季受

14、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 39 页的图 2.16 )( 3)主要 10 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 48页图 2.27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气温月份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 >15热带气候带最冷月气温在 0 15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 15 0温带气候最热月 <>5寒带气候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15、 >2000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700 1000mm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 1000mm)确定具体的气降水量的年内热带季风气候1500 2000mm)候类型分配情况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温带大陆型气候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极地气候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1、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 , 2.20)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气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特征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转好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

16、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2 , 2.23 )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1、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 全球变暖的原因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气候处于温暖期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7、对水循环的影响保护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存在形式水圈:由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体的存在形式、分布及数量特征水的三态分布特点数量特征气态水最广最液态水次之最固态水仅在、高山或特殊地球淡水的主体,水量条件下存在占淡水总量的 2/3( 2)水体空间分布海洋水:储量最大,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水、水、等,储量较少,但作用巨大。大气水:分布最广。( 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水源补给类型补

18、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南部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东部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圈、岩石圈、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 2)水循环的类型:_、 _、 _ 。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 的六个环节;气候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

19、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 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海洋生物国的北海渔场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流,从大西洋到地

20、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3)水循环的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植物蒸腾、地下径流下渗、蒸发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1、水资源及其分布陆地内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 1)广义的水资源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4)水循环的意义( 3)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4)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 5)水资源的分布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1、大洲分布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国家分布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6)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地区分布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时间分配( 1)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 , 3.32)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按照成因分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分布补偿流:秘鲁寒流( 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按性质分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

22、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见现代以副热带为中北半球:顺时针环流3、合理利用水资源分布规律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1)原因:一、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心二、水资源的数量愈来愈差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2)开源措施:一、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二、修筑水库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开渠饮水四、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3)节流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二、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地质作用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地质作

23、用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分类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使地表高低不地震、火山平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风化、侵蚀、搬运、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坦沉积、固结成岩宽加深; 瀑布、 峡谷、黄(其中风力和流水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的作用图要求会识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别: P99 P100 图)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 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 黄土高原)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1)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2)沉积岩

24、: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3)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沉积岩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岩浆岩变质变质冷凝(喷出岩和侵入岩)变质岩岩浆熔化第二节山地的形成1、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与人类生产关系褶皱背斜、向斜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油、气(要求 会依据倾斜形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适合修地下态判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隧道向斜槽部:水断层沿断裂 面两侧岩块错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工程建设遇断层位崖;加固或避开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2

25、、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1)内容: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 大板块 P73 图 4-10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带)( 2)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3、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的影响( 3)对交通运

26、输延伸方向的影响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发育初期: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 V”型谷河流发育中期:以侧蚀为主,使河道发生转弯河流发育成熟期:以侧蚀为主,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谷拓宽,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 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在山区是洪积 - 冲积平原,在中下游地区是河漫滩平原,入海口是三角洲平原。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常分布在河流旁边,原因: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聚落选择在河流旁边,需考虑的自然灾害:洪水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