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2904837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活动和.关系的总和。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1:享受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和自我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认识到学习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能力目标: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

2、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任职内驱力,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辨证得客观地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并能够正确对待。 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快乐”。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多媒体展示:四季的美丽图片 提问:为什么会有四季?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谁?出自哪里? 3.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4.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简单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开始就让学生体验

3、到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 你们都是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呢?(课堂、电视、课外书) 无论是那种途径,都是通过学习学得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以后也将不断的学习下去。在我们这十几年的学习中,我们的同学一定对学习有着不同的感受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咏叹一下学习。 (二)新课 1.咏叹学习 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样来咏叹学习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春天,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锄。 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 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四时读书乐 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4、? 你觉得我们的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引出读书有苦有乐,到底是苦大于乐还是乐大于苦呢? 2.自由辩论:学习中苦大于乐VS学习中乐大于苦 总结陈辞:是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后甜;苦中有乐。我们学习中的苦是暂时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克服,寻求解决的方法,困苦会烟消云散。 让我们一起喊出“快乐学习吧!” 3.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讨论着学习是乐还是苦的时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却有人发出了“我要读书”的呐喊。 A .多媒体出示我要读书的图片资料(见课件) 讨论:1.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同龄人失学或面临失学呢? 2.请同学们想象失学后生活的种种遭遇或以后可能出现的遗憾。

5、3.请大家谈谈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 B.看相关链接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四条:国家、.、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C.看漫画:放牛娃的理想 说说你的感受 (三)作业: 根据图画和这节课所学的,结合实际,写一点心得体会。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2:师生之间也会有矛盾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正确对待与教师交往中的问题与困惑

6、,以积极的心态与老师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从心理换位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矛盾,提高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的能力;通过小品、讨论等形式,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一些基本途径和技巧,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 理解教师,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认识和评价师生矛盾。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步人青春期,他们中有些可能仍然保持孩童的活泼和外露,但闭锁心理的出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意识的增强和性心理的萌芽,会慢慢地改变学生的交往状况。一方面,学生需要友谊,渴望得到朋友的信赖和尊重,需要长辈的关爱和重视。温馨融

7、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他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和老师愉快相处,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学习更自信更轻松。另一方面,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恰当地理解相处之道。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尤其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容易导致师生交往中的各种隔阂。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更多地以聆听者、支持者、协商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和氛围,设计多种活动,在活动中创设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情景,增进学生的亲身体验,锻炼实际的交往能力。 【教学过

8、程】 一、歌曲导入 1.学生欣赏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这首歌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感和愿望?你愿意长大后也成为歌中的哪个“你”吗?说说你的想法。 (不管学生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注意作正面引导) 二、心情故事 说说你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是谁?他(她)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交流与沟通 1.分组讨论:从你的认识出发,你认为教师这门职业与其他职业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师:教师的这一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对自身和他们的工作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我们学生对教师有更高的期望。但教师也是人,也有被.特别是被我们学生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的需要。我们不仅要了解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更要理解老师也可能出

9、现过错,特别是当被老师批评或与师生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要理解老师的苦衷。 2.小品:老师,你错怪了我。 (故事内容:小王同学在语文课上正认真地听讲,邻座同学传过来一张纸条,约他放学后去打篮球。小王随即把纸条退还给了那个同学,并轻声劝告:“上课不要传纸条!”谁知被_发现了,马上批评了小王上课传纸条、随便讲话的行为。当时,小王同学有口难言,十分委屈) 请你帮他出出主意:这时小王该怎么办?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是怎样处理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3.课堂调查: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和表扬的情况。(采用举手的方式) 讨论:(1)老师对我们有哪些期望或要求? (2)我们该怎样看待老师的批评和表

10、扬? 师:有些同学说得很对,我们也要理解老师,老师对我们的批评表扬都体现出对我们 的期望,我们不仅要理解这些,更要理解老师也可能出现某种过错,特别是当被老师批评 或与老师之间发生某种不愉快的事情时,要理解老师的苦衷,自觉反省自我,切不可对老 师求全责备,更不应该怀恨在心。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15训练一 【板书设计】 教师 教师的职业特点 批 正 评 确 正视师生矛盾 与 理 表 解 扬 学生 学生自身特点 【注意事项】 1.注意正面引导。 2.分组讨论要注意对主题的提示。 3.欣赏小品时注意既要让学生说真话,又要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 4.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

11、。 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3:友谊使青春更灿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

12、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善待友谊,学会寻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感悟友情 引言:我们生活在.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

13、,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发,使人向前。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1.请学生列举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文艺作品的名称,看谁知道得最多 2.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为大家演唱自己所喜爱的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播放有关“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音乐,如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并请同学们欣赏并一起来演唱。 3.思考并交流: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过程中,请问你对其中哪个画面或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认为朋友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学生发言:3一4人)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联系实际,体验感悟 每个

14、人从小到大都在编织友情,都有过这种情感的丰富体验。请大家讲一讲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最愉快的交往、最难忘的朋友,或者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哪一次来自朋友的善意劝说或告诫,使你至今难以忘怀)。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小组交流。学生68人一组围坐,先组内交流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时新的感悟。 第二步:全班交流,分享体验。各组推荐或自荐一人为代表,用简练的语言谈自己交友的经历,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并用概括的话说出自己对朋友和友情的感受。(问题提示:(1)自己为什么需要友情?(2)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知心朋友的哪些帮助?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办?(4)

15、在自己取得成功时,希望知心朋友怎么做?(5)知心朋友对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如:我感受到交朋友应该真诚,不能虚情假意,否则不会做长久的朋友;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人生路上不寂寞;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好朋友;我希望自己能结交很多朋友;患难见真情,难得是挚友;多一份友情多一条路。 学生活动评价指导:主要运用他评方式,即教师通过观察、旁听l解各组成员参与交流的情况以及态度如何等,进行评价。 第三步:教师总结,概括出友情的作用: 友情可以帮助我们排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友情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友情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 (三)反思交流“假如没有友情,我的生活将是

16、”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想象,自由发言。(领悟:每个人都需要交往,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出示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挂图(或者课件)。 (1)思考与交流:看“需要金字塔”,哪些需要是物质方面的,哪些需要是心理方面的? (2)讲解需要层次理论,着重指出被爱和爱别人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需要,而友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还要讲清楚封闭心理的危害,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友情。(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种需要,而爱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在变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这种愿望在和

17、同龄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实现,同学友情也就会成为中学生渴求的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中学生长期得不到友情,就无法从友情中体会交往的乐趣,情绪会变得孤僻,长期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获得友情不仅是满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维护心理的健康。) (3)温馨小语: “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四)友情宣言活动“友情真谛之我见” 活动过程: 第一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友谊”或者对“朋友”一词的理解,或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谚语。(也可以让学生填写教材53页“我对朋友的理解”栏目。) 第二步:请学生走出来,对全体同学宣读自己的“

18、友情宣言”,然后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请他接下去宣读,轮流进行。 二、慧眼识人,慎重交友辨别真假友情 (_学生交友的现状,认识交友的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不是随意地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的,而是有自己选择的“标尺”。) (一)童谣频道播放歌曲找朋友 思考与交流择友标准大家谈: 1.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你心目中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3.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哪些朋友可以称为损友? (学生发言:34人) (二)情景剧场(小品)(分_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别)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

19、高个子青年解围。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平时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负,都让青年帮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台照相机,让小明帮助藏起来,.小明帮助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请学生分析:这个小品说明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在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交那些对自己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结交了这样的人做朋友,不会“帮”你,反而会“损”你、“害”你。我们把这种对自己道德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称为损友。 孔子也发表过对损友的见解: 损者三友 友辟:心术不正的人(容易引导你步人歧途)。 友柔:华而不实的人(使你容易变

20、得虚伪)。 友佞: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谄媚的人(使你目中无人)。 我们的生活要求高质量的生活,我们的友情也需要高质量的友情,与益友交往是高质量的,与损友交往则是低质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三)“我谈益友”活动结交良友 第一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自由畅谈一下:自己(学生).与_成为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呢?在自己(学生)心目中,益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步: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归纳结交良友的若干准则,并做简单解释。如: 1.志同道合,共同奋斗这是结识朋友的基础。 2.坦诚相待,推心置腹这是结识朋友的标准。 3.彼此勉励,荣辱与共这是结识朋友的目的。 4.讲求

21、原则,广交益友要分_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 5.相互尊重,淡泊名利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 6.心系他人,设身处地与他人相处,凡事替换一下“位置”。 7.平易近人,宽容大度适当宽容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甚至怨恨的溶液。 8.忠于友情,讲究信誉诚实守信是我们选择、结识朋友的标准之一。(也可以按照教材进行归纳)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益友分为三类: 益者三友 友直:正直的人(影响你的品行)。 友谅:诚实守信的人(影响你的责任心)。 友多闻:有学问的人(影响你对知识的兴趣)。 这个标准是古人总结的。友情的建立是根据自己的“标尺”选择的结果,在选择朋友时要分_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别。前者以

22、共同的事业为基础,后者以各自的私利为出发点;前者以造福于.为准绳,后者以满足彼此的私利为准则;前者具有广泛性、原则性,后者却具有狭隘的排他性、不讲原则。 交朋友,建立友情,要有自己的选择,要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交朋友时,要交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帮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方面的。总之,就是能使自己上进。这样的朋友是应该多交的,我们把这种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称为益友。 (四)乐交需要自己帮助的朋友 温馨故事:快速阅读教材54页王小刚和李小勇的故事。 讨论与交流:你身边是否有你需要的朋友? 教师总结: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结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益友,

23、借助友谊为自己的进步助一臂之力。但交友不能只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出发。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人,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和他们交朋友,在那里也可以开出友谊之花。 结束语: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心灵的交流,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真金,是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生活中充满友情。在你成功的时候,有人与你同欢乐;在你悲伤的时候,有人与你分担忧愁。生活在友情中,你会像一滴水溶人大海,一棵禾苗生长在沃土,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31训练一 【板书设计】 生活需要友情(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与友同行 善交益友 慧眼识人,慎重交友 乐交需要你的朋友 【注意事项】 1.给学生充分的参与

24、机会。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空间,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鼓励每一个同学主动结合自己的交友实际发表观点,引导学生体验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交友故事和感受。教师的作用主要不是教给学生有关友情的道理,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往中、在交流中学会交友,在交流中感受友情,获得友情。同时帮助学生整理出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弓I导学生做出更进一步的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按照“创设情景一感悟体验一引导探究一理性概括一思想升华”的途径,设置若干教学环节,重点放在学生的互相交流和讨论上。 2.小品剧结束后,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气氛。教师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待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在课堂上敞开心扉进行交流。 3.如果时间不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不讲。如果讲解,也要注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有争论的,不要绝对化。 4.课前准备: 师: (1)准备几首有关以“友谊、朋友”为主题的歌曲(磁带或者做好多媒体课件)。如周华健朋友,谭咏麟朋友,臧天朔朋友,童谣找朋友等。 (2)准备一个因为友情而获得成功的故事和一个因为缺乏友情而导致心理失调的故事。 (3)准备马斯洛“需要金字塔”图(或课件) 生: (1)每位同学准备一个自己交友的小故事。 (2)收集有关友谊的格言、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