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08565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 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 1 / 7 V 庄子二则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 备课时间:20182018- -6 6- -5 5 学习时间: 班级:2/8 2/8 姓名: 【学习目标】 1 1 搜集庄子的有关资料,了解庄子及庄子。 2 2 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3 3体味人物对话的语气,理解语言阐述的道理。 【学习重点】了解寓言的内容,多角度理解课文寓意。 【学习难点】体会庄子辩论是风格,学习他淡泊名利的思想。 【知识链接】 1.1.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 369369前 286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家学

2、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2.2. 简介庄子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 3333 篇,包括内篇 7 7 篇,外篇 1515 篇,杂篇 1111 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 【预习导学】 1.1. 熟读并翻译课文 2.2. 练习册“自主预习” 一一三 【整体感知】 1.1. 北冥有鱼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2 2 北冥有鱼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 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 2 / 7 3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 1.1. 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2.2. 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3、? 3.3. 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4.4. 探究写法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 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那么: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 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 3 / 7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总结北冥有鱼】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 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插上知识的翅膀去乘长风, 破万里浪。 5.5. 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怎样的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 么? 6.6. 庄子认为

4、“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 ,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7.7. 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88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 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 4 / 7 9.9.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为什么? 【拓展延伸】 1.1. 庄子和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2.2. 收集庄子名言,并背诵(除课文之外的) 【总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 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这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 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如甘醇似

5、琼浆, 让人百品不厌。希望大家课后阅读庄子秋水,全面了解庄子,包括他的人 生观、政治观、社会观,探究庄子与孔孟的区别。 【教(学)反思】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 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 5 / 7 答案: 【整体感知】 1 1 描述了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 2.2.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 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3.3. 记叙了庄子和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一场论辩。 【合作探究】 1.1.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2.2.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3.

6、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4.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庄子说: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性的啊! 5.5. 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 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 你不是我,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 快乐?庄子论据二: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 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论据: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 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6.6.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7.7. 惠子力辩、拘泥、重求

7、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真态度,重在知识的探 讨。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 投射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 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 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 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答案 6 / 7 8.8. 宣扬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9.9. 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而 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 可是他却又返 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从逻辑上看, 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

8、论中得以维持 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所以说,惠子才是 胜利者;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于给惠 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 暗含有这样的判断: 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 因此, 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 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拓展延伸】 1.1. 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 自然、机智、善辩。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 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真态度。 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 可。 2.2.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吾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