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i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劝学》说课稿资料.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09370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i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劝学》说课稿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必修i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劝学》说课稿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必修i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劝学》说课稿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必修i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劝学》说课稿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i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劝学》说课稿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i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劝学》说课稿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劝学述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述课的题目是荀子的 劝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劝学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求学之道”板块的一篇古代议论性散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较系统的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是对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加之本文文质兼美,写法独特,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的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二、学情分析劝学是高中阶段第一篇文言文, 学生虽然在初中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基础知识, 但高中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始终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学

2、生目前对文言文的学习还存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有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都不感兴趣,所以, 我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对 劝学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过程确定如下。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荀子和荀子相关知识;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二)能力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独立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的方法, 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 ”的深刻道理。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用法,能够背诵全文。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的联系,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五、教学方法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

3、我学习能力, 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六、课时安排2 课时第 1 课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结构。第 2 课时解决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的联系,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七、教学用具多媒体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我是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导入的: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文章,那它与一般的议论文有什么区别呢?在说理方面同学们最深的感受是怎样的?(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言,时间大约 5 分

4、钟)学生:生动形象、有说服力感染力、观点鲜明趁势继续追问学生:文章是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达到如此效果呢?点拨:议论文驾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 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晰,脍炙人口,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不衰。比喻的论证方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把 比喻论证(板书) 作为解读本文的一把钥匙。(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求: 1、大声齐读,注意节奏;2 、回顾内容,梳理思路;【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总体的把握】(三)重点探究比喻论证提问:下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所有的比喻句, 思考这些比喻句的含义及其内在的联系,并以小组探讨其作用。(学生讨论时间大约为 10 分钟,教师及时辅导跟进)

5、1、教师示范分析第一段:(幻灯片演示)蓝 >青水 >冰提高、改变木 >轮加工学习君子 <人木 >直比喻论证金 >利点拨明确作用:这五组比喻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为喻体,来说明学习的意义。比喻的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让学生填空:化_为_,化_为_。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出回答: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最后教师总结提升:深入浅出,观点鲜明。(板书)2、仿照第一段的分析方法,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分析,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二、三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 (讨论时间大约 10 分钟。)【 投影展示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总结提升】

6、 两个自然段同样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了学习的作用以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而在第三段中除了比喻论证还有正反对比论证。 思考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做出回答】 对比中见真伪,使正确的观点显得更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3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结本文写作特色:我们看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 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 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 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 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 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进而归纳本文的设

7、喻特点】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以喻代议,方式多样(板书)4、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拿来主义经典段落,让学生再次感受比喻论证的巨大魅力。5、作业布置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写一段话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七、板书设计劝学学不可以已深入浅出,观点鲜明比喻论证以喻代议,方式多样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优点是在讲授过程中采用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实现了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不足之处在于尽管在备课时考虑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接受能力,但由于学生中职学生基础太差而且参差不齐, 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今后在备课过程和课堂监管两方面下大力气,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尽力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