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的植物配置汇总.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11290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体的植物配置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体的植物配置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体的植物配置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体的植物配置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体的植物配置汇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体的植物配置水体的植物配植,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淡绿透明的水色是各种园林景观天然的底色,而水的倒影又为这些 景观呈现出另一番情趣,情景交融,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平面 的水通过配植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形成具有丰富线条感的构图,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而利用水边植物可以增加水的层次;利用蔓生植物可以掩盖生硬 的石岸线,增添野趣;植物的树干还可以用作框架,以近处的水面为底色,以 远处的景色为画,组成一幅自然美丽的图画。不同的水体,植物配植的形式也不尽相同。规则式的水体,往往采用规则 式的植物配植,多等距离的种植绿篱或乔木,也常选用一些经过人工修剪的植 物造

2、型树种,如一些欧式的水景花园。自然式的水体,植物配植的形式则多种 多样,利用植物使用水面或开或掩;用栽有植物的岛来分割水面;用水体旁植 物配植的不同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意境等。但最基本的方法仍是根据设计的主 题思想确定水体植物配植的形式。下面以上海的太平桥绿地和延中绿地为例, 来说明植物对水体造景的作用。上海的太平桥绿地占地面积 4公顷,其中人工湖约 1 公顷,占整个绿地面 积的 1/4 ;湖面外形自然流畅,水体有收有放,还设有两个连接的小岛。以湖 面为中心,北面是滨江游步道,南面是山体,整个布局简洁、明朗、流畅。为突出水体平静、开阔、幽雅的美感:( 1)在湖滨的亲水台阶上,种植了 胸径 40

3、厘米的垂柳和香樟,柔条拂水,人水两相依,形成林荫湖滨道的景色。 (2)以绿地南部的山体作为太平湖的绿色背景,通过植物的色彩和线条来烘托 水体。表现在色彩上,以墨西哥落羽杉、湿地松、广玉兰、香樟、独本女贞等 为背景,沿湖的岸边种植了大量的春、秋季色叶树种、小乔木如青枫、红枫、 三角枫等;中、大型乔木如枫香、无患子、榉树、乌桕、喜树、栾树、香椿、 臭椿、香樟等;还点缀了白玉兰、垂丝海棠、红叶李和杜鹃、金叶女贞、红叶 小檗、草花等组成的矮灌木色带。隔岸远望,深绿的、草绿的、嫩黄的、金黄 的、鲜红的在水面的映衬下,色彩十分丰富。在线条构图上,在湖面的最 凹处,种植了直线形的墨西哥落羽杉、湿地松,通过水

4、平和垂直的强烈对比来 加强水体的纵深感。在山体中,通过抬高地形(最高处为 5 米),不仅形成浓 密的山林,又强化了植物林冠线的起伏变化,丰富了水体的背景。山体中的每 个山丘选用一二种主要树种,再点缀几株景观树种组成一个组团种植,如以香 樟、银杏为主,点缀榉树、乌桕等,并不断的叠加,形成既有关联又有变化的 背景层效果。浓郁的背景将湖水的静、石桥的白衬托得恰到好处。在临水处,还点缀了朴树、梅桩,其美丽的姿态和清亮的水面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 画。为强化植物的造型,突出水的平静、柔和,两个人工小岛分别以白玉兰和 合欢为主题。其中,玉兰岛上种植了 2 棵树龄约 80 年的上海市市花白玉 兰;合欢岛上种

5、植了 4 棵造型各异的庭院观赏树种合欢。与太平桥绿地相比,上海延中绿地 H5、H2、H3 水景园的植物造景风格却迥 然不同。延中绿地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一块公共绿地,占地 23 万平方米,其 中,H2和H3是水景园:“一块茂密的生态林地,一条河流蜿蜒曲折迂回在密 林山丘之间。河上弥漫雾气遂成水滴,缓缓流淌在由西向东鳞片状的河床上, 汇聚成水流注入真正有水的河流之中。还有山丘上的风竹亭,四根高高的光纤 柱子在夜间的景观颇有新意。” H5是干河:“以卵石铺砌的自然曲折的干河为 主题,河'两岸大小不一的卵石河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用与水有关的元素 来体现水的意境”。基于这一设计理念,在水体的植物

6、配植上,多沿用了我国 传统的植物配植手法。如H5干河和H2水景园的植物配植主要考虑近观效果,比较注重植物的姿 态和色彩搭配,近河道的两侧,种植了大量的柳树、朴树等具有俯瞰姿态的树 种,以及桃花、青枫、红枫、海棠等开花或色叶灌木树丛,层层掩映,以加强 水体的层次。H5为体现“干河”,抬高了两侧地形,利用水杉、雪松、黑松、 香樟、榉树等乔木来分割空间,利用山茶、红枫、青枫、桂花、杜鹃、红花檵 木、金叶女贞等色叶乔、灌木植物组合成丰富的植物景观,以营造步移景异的 视觉效果。为力求自然,在 H2驳岸处,结合地形,或是草坪一直延伸到水体, 引导游人到水边观景;或是有断有续、曲曲折折地种植了大量的地被和黄

7、馨、 棣棠、杜鹃等矮灌木,它们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到水面,活泼而富有野趣;在 水边还种植了美人蕉、鸢尾、菖蒲等,丰富的植被将蜿蜒的河流装扮得分外绚 丽。即便是“岛”的植物配植,在突出水的倒影效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下木 地被的植物选择,在一片水杉和池杉林中,种植了成片的水葱、萱草、黄菖 蒲、过路黄、玉簪、金丝梅、洒金蔓长春花、熊掌木、小叶栀子等 20 余种开花 和色叶地被,简洁而自然。H3的植物配植手法与H5 H2相比则是一种“敞”的做法,颇具现代园林 设计的风格。以成片的草坪为底色,以雪松、香樟、毛竹等树林为背景,沿着 曲折的河岸线,点缀两组由二三棵造型鸡毛枫和杜鹃、红花酢浆草组合的树 丛,空间

8、简洁、疏朗而明快。从太平桥绿地和延中绿地的水体植物配植中可以看出,由于所表达的意境 不同,水体的体量、外形等不同,植物配植的手法也就不相同。大的水体,主 要考虑远观,植物配植注重整体的、大而连续的效果;小型的、曲折流畅的水 体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近观的水体对植物的姿态、色彩、 高度有非凡的要求。同样是小型的水体,水池的深浅、宽窄,也是植物配植的 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如 H3和H2, H3的水池深度比H2要浅,水深只有15厘 米,一眼就可见底,假如也采用 H2的配植手法,在其河道两侧种植柳树、朴树 等乔木,显然空间的尺度就不恰当,而选择高度低于 1.6 米的植物就比较合适 了。2007-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