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14317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一、自我剖析通过这次研修诊断测评,使我对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能力有极大的提高。认识如下:1. 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 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2. 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3. 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 练应用。4.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 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5. 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能做到以下几点:1.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 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

2、。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2. 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 了解其对教 育教学的支持作用。3. 探索并使用支持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 技术资源。4.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5. 帮助学生建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最后应用信息技术我能处理简单的电脑文字信息。环境分析:我们学校现在给每个教师配备了触摸式电子白板,信息化在资源库正在建设。二、发展目标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1. 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2. 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

3、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3. 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4. 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5. 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走进家庭教学设计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丁贤珠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二)目标 5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 主体”中的51 “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这一二级 目标编写的。本节课讲述学生生活方面家庭、服饰等的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

4、概念:身边的 一切都有历史,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本节课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事物的变化及变化的轨迹,叙述事物 的发展脉络。教学目标:(1) 能根据不同种类的图片和资料的描述,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和感受家庭、服饰的变化。(2)能选择自己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描述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3)能设想未来生活的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描述身边熟悉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通过直观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家庭、服饰等的变 化;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理性认识:一切事物都是有变化的轨迹。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口头调查父母或祖父母小时候

5、的衣食住行状况。教学评价建议:本课所涉及的概念名词较多,教师可作简明的解释,学生理解教材即可,不必深入挖掘,更不必让 学生记忆。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点滴事物出发,感受变化,感受历史,教学评价应 侧重于学生能否关注身边的历史,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和小组活动,能否通过收集、处理历史资料,描 述一个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歌曲欣赏:母亲。老师:听着这首亲切的歌,使我们更爱我们的家。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来看看自己的家,好吗?提问:(1)你了解自己的家吗? ( 2)你有没有想过你爸爸(妈妈)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他(她) 的家是怎样的? ( 3)你爷爷(奶奶)像你这样大

6、的时候,他(她)的家是怎样的?学生:从很多方面回答,比如人口数量、服装式样、头发、家具、摆设、房屋。老师:把学生说的都写在黑板上,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课件展示:一起探究:请同学们比较:“图 5 1420世纪初期的一个家庭”与“现代的一家三口”。 (小组讨论)提问:现在的家庭与20世纪初期家庭相比有哪些变化?老师:在学生讨论、回答以后,作出归纳:图片反映的表面信息是20世纪初期家庭成员的构成是四世同堂、聚族而居,今天大多数的家庭是三口之家。我们仔细观察、挖掘还会发现好多变化。这就是说百 年来家庭在家庭成员、家庭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老师:从古到今家庭有了好多变化,那么,我们的服饰又有哪些变化呢?

7、课件展示:亲近服饰:图 5 15、图5 16、图5 17。(分别为书本中的图片)提问:(1)这三张图片上的衣服各有什么特色?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服装特色?在学生讨论、回答 后,再出示问题:(1)服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什么关系? (2)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中原传统服饰,采用北方少数民族的短衣紧袖的胡服?(胡服骑射)(3)从唐代妇女衣裙的飘逸、低领薄衫、雍容华贵的风貌能看出唐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老师: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归纳:战国时期赵国国王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是我国古代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国势衰微、面对强敌的情况下,他推行了 “胡服 骑射”政策,抛弃了中

8、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一改中原地区 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以适应骑战的需要。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 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着窄衣小袖的楚国木俑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风气;雍容的贵妇穿着宽袍大袖的华服,反映了开放的盛唐气象;身穿旗袍的妇女形象反映出满族的生活 习俗对清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从三张图片中可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服饰(衣)变迁的轨迹。通过图片, 可让学生直观感受服饰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课件展示:插曲:话说旗袍。提问:从旗袍的被接受到流行,再到成为中华民族服装的象征,这一曲折过程说明了什么?老师:

9、清代满族妇女服饰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以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开始在达官贵妇中流行。自 20世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 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无不穿着,甚至成了女性在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中的礼服。对于课件中的提问老师提 供参考答案: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与文化改造,创新不断作用的结果。课件展示: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有何变化?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完毕派代表相互交流。课件展示: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的变化情况。课件展示:图5 18 “席地而坐”、图5 19 “坐榻盛行”、图5 2

10、0 “坐高椅子”。提问:你能看出这三幅图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哪个方面的变化吗?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老师:不仅服饰有它的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都如此,图 5-18、5-19、5-20系列图片即是一例 (此三幅为书本中的插图)。汉代陶俑中两人为席地而坐,魏晋时期洛神赋图中人物坐榻盛行, 为低坐,而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人们普遍高坐椅子。从不同时代的文物中可以发现日常 生活(坐)的历史,看出人们生活习俗、方式的演变的过程。课件展示: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和分析问题了解了家庭、服饰、座椅以及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 住房、饮食等的大致发展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追踪一下从

11、你出生记事到现在身边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 分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确定某一个方面或事物谈变化;每组确定召集人、组织人、代表发言人;讨论 时要联系自己从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包括课前对长辈的调查结果;尽量提供具体事例;时间在 分钟左右。教师巡视观察小组讨论的进展。老师:请各组代表发言。代表发言后,要求其他组成员评价或补充,教师归纳。课件展示:课后探究:(1)现代服装有什么特点? ( 2)现代服装与现代社会有何关系? ( 3)请你 描绘以后家庭的蓝图。结束语:变化是永恒的。身边的一切都有来历,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只 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可以为我们展示许多生动的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事物的变 化中,捕捉到社会的影子,感受历史变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最后祝愿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去编出 更多更精彩的生活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