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围之道文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15823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围之道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计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围之道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计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围之道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围之道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围之道文档.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会计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突围之道1 财会专业人才供需发展趋势自 1999 年实施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实际招生人数呈阶梯 上升态势,我国高等教育已有“精英教育”转向国际公认的“大 众教育”阶段。 在诸多的专业教育领域中, 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 更是呈现出急剧增加的趋势,并且每年的招生规模也都位居前 列。据统计,全国 1089 所本科院校中设置会计学专业的高校有 508所,在校人数从 1998年的 12.6 万增加到 2007年的 80.8 万 (潘煜双,张惠忠,刘勇, 2009)。目前,会计从业人员超过全 国总人口的 1%,已经成为世界独有的“会计超级大国”。会计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

2、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 满足了 经济发展中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但是,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存在的 问题是, 会计人才的供需存在结构性差异, 低层次的会计人才供 过于求,而高层次会计人才严重匮乏(王军, 2008)。上海国家 会计学院的郭永清教授 ( 2008)也指出,我国缺乏足够的国际化、 复合型、 掌握信息化技术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高层次会计人才的 总体现状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 司基于对 80 多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展开的调查发现,只有 不到 10%的求职者符合外资公司财会岗位的要求。因此,如何因 地制宜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特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满足社 会需求,成为

3、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亟待探索的问题。2 会计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地位及面临的挑战2.1 会计本科生的就业地位张俊瑞和刘东霖( 2005)基于对 18 个省市 150 多家企业的 调查研究表明, 财经类专业前景被普遍看好, 并且在财经类专业 中,会计人才,尤其是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加。麦可思 最新的调查报告也显示,无论是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京 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 还是像西安交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等 工科类院校, 会计专业的就业率在各高校中均能名列前茅。 这些 调研和数据从总体上说明了“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会计 专业的总体就业情况比较乐观。 然而, 高就业率并不代表大家都 找

4、到了合适的工作, 也不意味着就业质量的提高。 在高就业率背 后,学生的就业层次以及就业层次所体现出来的竞争力已经悄悄 发生了变化, 若高校只注重就业率并因此沉浸在高就业率所带来 的荣耀中, 而忽视了就业竞争力变化所传递的信息, 不及时采取 相应的改进措施, 那么长期竞争力的下降势必影响到学生未来的 就业机会。2.2 会计本科生面临的挑战从表面上看, 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致相同, 主要是 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单位;(2)公务员;(3)会计师事务所; (4)事业单位或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其中,大部分学生(大 约 60%)会进入企业类用人单位,其他 40%的毕业生分别进入会 计师事务所、

5、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机构 (李世军, 任慧, 李娟, 2012),但是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 了便于对后文的阐述和理解, 我们首先对会计专业的就业层次和 高校层次进行分类。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可以分为高端、 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 分别反映就业质量的高低。 高端层次的工 作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大型国 有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大型会计事务所、政府相关部门 或机构从事工作。相对来讲,这些单位工作相对比较稳定,提供 的薪水也较为丰厚, 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生活、 工作环境要好 一些,能够提供的机会也较多, 因此成为毕业生就业时候的首选 目标,这

6、种选择的出发点非常容易理解。 中端层次的工作主要是 指毕业生在各省省会城市、直辖市或者除北京、上海、广州、深 圳之外其它沿海和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的规模 大的各种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或政府部门工作。上述高端 和中端之外的工作归为低端层次的工作, 即主要是属于地方性或 者县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类别的工作。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院校大 致也可以归为三个层次:高端、中端和低端院校。高端院校例如 属于国家 211、985 的全国重点大学以及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和 口碑的财经院校;中端院校主要是非 211、 985 重点高校,但是 又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7、, 在所属省份排名比较靠前、 属于省级 重点的高校; 低于上述高端和中端院校水平, 规模和实力较小的 地方院校可以归为低端院校。 在目前环境下, 不同层次的高等院 校拥有的软、硬实力,各种资源和平台,学生的生源质量等方面 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这导致不同层次的高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模 式和培养途径不同,同时所造就的人才类型和质量也有所不同, 其直接效果就是体现在不同层次高校的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或就业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别: 高端院校的毕业生主要占据大部分 高端层次的工作,大部分中端(低端)院校的毕业生主要占据了 中端(低端)层次的工作,只有少部分中端院校的毕业生能够进 入高端层次的工作, 以及少

8、部分低端院校的毕业生能够挤进中端 (甚或是高端)层次的工作。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非 211 和 985 高校,但实力和规模在省属高校中比较靠前,且财会专业具 有一定影响力,属于中端层次的高校) ,根据以往的就业数据显 示,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大致是: 80%的毕业生主要 从事中端层次的工作, 5%和 15%的毕业生分别从事高端和低端层 次的工作。高校层次不同导致毕业生就业层次存在差异, 除此之外, 即 使是同一高校, 毕业生的就业层次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也在发生 变化,这与我国会计本科生面临的挑战有很大关系。 我国会计本 科毕业生长期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1)大批海归学生挤占高端和 中

9、端层次的工作;(2)部分中端学校通过国际化等方式挤占高端 层次的工作;( 3)会计专硕( MPAcc)的大规模扩招又导致部分 低端院校的毕业生通过考研之路进一步挤占部分中端层次的工 作,以及部分中端院校的毕业生通过考研之路进一步挤占高端层 次的工作。这种动态的竞争和就业环境的挑战导致高校会计本科 毕业生的就业结构随时间改变也发生着变化。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 例,相比以前,最近两年内的就业数据显示,高端和中端层次的 就业比率逐渐呈下降趋势,而低端层次的就业比率在上升。 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如果对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变 化趋势缺乏前瞻性判断, 或者是对已经发生的学生就业竞争力的 变化反应

10、迟缓, 没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改进以 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和就业竞争力, 那么可以预测, 高校毕业生未 来的就业层次会不断出现由“高端中端低端”移动的趋势, 即高端和中端层次的就业比率会不断降低, 而低端层次的就业比 率会逐渐上升。就业层次和就业竞争力的降低,长期来看,势必 会影响到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终导致就业率的下降。3 如何提高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的突围之道 面对不断下降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竞争力,高校应该如何突 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或者至少维持会计专业的 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要回答此问题, 首先要了解现在大部分 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

11、,人才培养机制单一; 第二,课程体系设置单一。在财会类专业下,主要涉及财务、会 计、审计几个专业方向,但是对大部分高校来讲,都是有专业差 别之名, 而无专业差别之实, 主要体现就是所有专业适用的培养 机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对于综合性的院 校更是如此。 伴随着会计教育的扩招, 如此“简单复制”人才的 模式导致的后果就是: 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会计人才, 另 一方面,会计人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想提高学 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 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或者对口的 人才是关键, 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要开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机制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 决不能

12、用一种培养模式简单复制 出众多人才。简单点说,也就是“让学校管理复杂点,让会计人 才多元化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 一方面需要我国企业能够走出 去,另一方面又伴随着越来多的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发 展,因此,经济发展亟需既精通会计又精通国际交流语言如英语, 既掌握国内会计政策又熟练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人才, 但是目 前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还是很缺乏。 因此, 培养符合要求的国际 化人才是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国际化 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国际化,二是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生 国际化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或方法:(1)国际交换生。和国外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为本 科生和

13、研究生提供较多的国际交流机会,让学生踏出校门和国 门,切身感受国外的环境和制度。例如,笔者所在高校与德国、 澳大利亚、 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多个高校建立了很好的交流 互换机制, 每学期都会有较多的同学通过这种机制走出去, 到这 些高校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完成国外高校相 应课程的学习, 不仅增强了对英语的掌握水平, 更增进了学生对 国际会计制度和商业环境的了解。(2)国际留学生。国际交换生为鼓励国内学生走出去提供 了一种有效机制, 而国际留学生则为引进国外学生提供了有效渠 道。国际留学生精通其母国语言, 通过在中国的留学经历基本上 能够掌握我国语言, 再加上通过国际权威的教材

14、和讲授制度, 又 能熟悉国际会计制度, 通过这种培养模式, 也丰富了符合国际化 要求的会计人才需求。(3)开设国际会计专业( ACCA或 CGA)。 ACCA在英国、欧 洲及许多主要国家为法定之会计师资格,在全校(院)范围内选 拔学生,开设 ACCA方向的成建制班,对这些学生采用全英文授 课和考试, 并参加国际认证的全球通考, 取得国际认可的职业证 书。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外语水平和对国际会计准则 的掌握具有明显的优势, 毕业生容易受到外资公司、 跨国公司和 大型会计事务所的青睐。 在此基础上, 学生无论是申请国外研究 生还是国内研究生都具有较好的优势。此外, ACCA的相关课程 还

15、可以嵌入到 MPAcc的课程体系中, 鼓励会计专硕通过相关课程 的学习并参加全球通过,取得国际认证的资格证书。(4)开设国际双学位(或 2+2 模式)。高校还可以根据自己 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和国外一些相互认可的学校做到联合办学, 学生在国内学习 2 年后,申请到国外高校继续学习 2 年,完成相 应的课程学习, 可以同时获得国内外两个学校授予的学位。 通过 这种方式为学生将来从事国际性的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不仅仅是学生国际化, 还必须要做到 老师国际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做不 到老师国际化, 一个视野和知识背景都很狭窄的师资团队, 可能 培养出个别比较

16、优秀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但是很难培养出一批优 秀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因此,拥有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 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关键因素。秉承这种理念,笔者所在 高校制定了相应的“蓝天计划”, 一方面每年都选派出一批本校 老师出去深造和交流, 让本校老师走出去, 为他们创造出国留学 进修的机会,同时,每年还从合作院校引进外籍教师,通过让外 籍教师为本校(院)师生授课、专题讲座的形式,多渠道开展国 际交流与合作, 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国际化水平, 为 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当然,在上述对人才培养机制和途径多元化的同时, 必然伴 随着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做到针对每一种类型的 人才培养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方案。 虽然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但 是培养的学生多元化、有特色,更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LQ12G02011)、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Y201222919)、浙江省 社科联重点项目( 2012Z54)的资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