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3106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表内乘法口诀的调查和练习在“乘法口诀”教案中,学生对口诀的记忆是必须的,而且除课堂外,课外的练习和及时地复习都是不可少的。如何提高学生记忆口诀的效率,及熟练的应用以通过学校的口算达标测试,一直成为我思考的重点。经过一年级40 以内 14 的乘法口诀的教案记忆难度的调查及相对应的练习,成效较为显著。再通过现今“5-9 乘法口诀”的实践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整体测查,统计难题一、使用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思维小学数学二、测试班级:1、学习 1-4 的乘法口诀(第二册)时是一(3)班,共有学生36 名。2、学习 5-9 的乘法口诀(第三册)时已是二(3)班,共有学生38 名。三、测试时间

2、:学习口诀当天中午,学生先自行记忆5 分钟,然后进行测试。四、测试方式:教师先列出打乱后的口诀,再口头报,学生听算。如教师报口诀前面的“三九”,学生在写好序号的白纸上(如下图)直接写出积。相邻两题的间隔时间为3秒。口算答题表12345678910五、测试结果:1、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逐题对照统计,形成统计表。2 的口诀3 的口诀4 的口诀5 的口诀2×23×3(0)4×4(4)5×5(2)2×33×4(3)4×5(6)5×6(6)2×43×5(2)4× 6(15)5×7(12)

3、2×53×6(7)4× 7(25)5×8(8)2×63×7(3)4× 8(20)5×9(19)2×73×8(17)4× 9(18)1 / 92×83×9(13)2×92 的乘法口诀可以用加法计算,所以都能在 3 秒内过关。6 的口诀7 的口诀8 的口诀9 的口诀6×6(3)7×7(4)8×8(23)9×9(1)6×7(25)7× 8(12)8×9(14)6×8(15)7

4、5; 9(15)6×9(24)2、结果分析:对于本班学生来说,记忆困难(20 人以上)的口诀有5 句 4×7、4×8、6×7、6×9、8×8。比较困难( 1020 人)的口诀有 10 句 3×8、 3× 9、4×6、4×9、5×7、5×9、6×8、7×8、7×9、8×9。六、难题过关:通过背记、笔练记忆困难的口诀,使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记忆和练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个体调查,因人练习一、视算筛选:当只剩下最后几个“钉子户”时,教师采用逐个

5、调查的方法:制作乘法卡片,如3× 9=。让其逐题视算,发现不顺利就挑出来,针对学生个体设计练习帮助其巩固。节省成本一招:口算的结果不能直接写在练习纸上,而是写在裁成狭长条状的白纸上,一条白纸可以正面写两次,反面写两次。这样练习纸只要每生一份就行了,而白纸的质量可以差一些。二、整体复习:难题的设计:根据上面的难题统计数据,从练习的量中考虑。如6×9 等难题在练习纸中出现的次数为6 次,其余依次递减。乘除法冲刺 (66 题)2 / 956÷8=54÷9=9×6=28÷4=6×5=8×9=5×7= 40

6、7;8=45÷5=9×9=45÷9=8×5=42÷7= 48÷8=36÷4=7×8=48÷6=6×9=54÷6=7×7=9×8=45÷9=8×8=56÷7=8×6= 18÷6=8×7=9×5= 54÷9=7×9=64÷8=8×7=21÷7=49÷7= 72÷9=42÷7=9×8=81÷9=8

7、5;8=24÷8=6×6=56÷8=8×0=7×6=36÷9=8×7= 42÷6=6×8=7×8= 72÷8=56÷7=64÷8= 63÷7=7×8=63÷9= 9×7=7×9=63÷9=9×4=42÷6=28÷7=8×8=25÷5=9×6=8×9=9×8=马后放炮,有待实践虽然教材将乘法口诀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但我们可以将教材

8、的教案进度进行灵活的处理。比如我们可以将这个乘法单元的战线拉长,让其贯穿与整个学期的始末。这样,学生的记忆量就不会堆积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记忆难度会有所降低。以下是口算的训练记录摸底排查,了解情况。第一次模拟练习: 12 月 10 日内容:口算达标模拟练习(一)按口算达标要求的题数,32k 纸,限时 5分钟。结果不容乐观:完成题数6050-5940-4930-3920-291-19人 数61010660情 况最低为 21题3 / 9全体专项练习训练内容:进退位加减法练习卷一、二2 次 11 日、 12 日中午。每卷 60 题。 32K 。乘除法练习卷一、二2 次 11 、12 日中午。

9、每卷 65 题, 32k 。刷选需要重点练习人员。第二次模拟练习: 12 月 12日下午放学 4:00 左右内容:口算达标模拟练习(二)按口算达标要求的题数,32k 纸,限时 5分钟。完成题数6050-5940-4930-3920-291-19人 数1414442040 、期中 3155 题以41 、题2人,分别为情 况下有 320、2645、4637 、39人。题各一人各一人找出较慢学生的问题所在。对未在 55 题以上的学生(共13 人),进行单独的退位减法练习卷(一)、加法练习卷(二)、乘法练习卷(二)各一张练习。其中最慢的8 人测定结果如下:需要重点练习的姓 名第 1 次模拟练习第 2

10、次模拟练习题型4 / 9张*2934加减乘除法刘*3441加减范*2120乘除法许*2340加减倪*3037加减沈*2439乘除法张*2731加减乘除法马*2731加减乘除法增加对应练习的次数。第一、二次 12 月 12 日晚上直接发给学生,做完上交。第三次 12 月 13 日中午、放学各2 张; 12 月 14 日中午、放学各 3 张。发现新问题。学生练习积极性不够,较慢的学生做题练习时拖拖拉拉,东张西望,下发的练习不能及时完成,训练效果甚微。对策:将速度差不多的两名学生编为一组,进行比赛。3 局 2 胜,失败的学生再补做一张。姓名姓名姓名姓名张*范*倪*张*刘*许*沈*马*双休日之后, 1

11、2 月 17 日中午开始实施,学生积极性明显增强。第三次模拟练习: 12 月 18 日上午第三节课。内容:口算模拟卷(二),16K 纸, 60 题。5 / 9完成题数6050-5940-4930-3920-291-19人 数21114200期中59题有545、情 况人。 50、51 、5247、34、36各1人。48、49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对50 题以下的 6 人及 50-52 题的 3 人针对不同学生的弱点进行重点练习,同时,训练的内容和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学生进步速度不同,编组也在发生变化。如张*、沈 *两位同学的乘除法较差,就编为一组,重点进行乘除法的训练;倪* 、马 * 的加减法速度太

12、慢,也编为一组,让他们进行竞争,重点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其余实力相当的同学编为一组,加减乘除都要进行。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态度明显加强,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训练内容为:加减、乘除专项练习纸。又发现新问题。加减、乘除专项练习纸中的题目对难度较大的个别题目的练习量还不够多。如 7×8、7×9、8×9 及相对应的除法的练习量远远不够。办法:难题的设计:根据练习时观察学生的难题情况,从练习的量中考虑,设计了乘除法冲刺、加减冲刺练习卷。如7×8 及对应的除法在练习纸中出现的次数为6 次(一共 66 题)。并在整个年级段中推广。第四次模拟练习: 12 月 24 日上午

13、第一节课。内容:口算达标模拟练习(一)与第一次试卷相同,不过相隔14 天。32K 纸, 60 题。6 / 9完成题数6050-5940-4930-3920-291-19人 数2214200059 题有 2 人。58 题有 6 人。 56两人都情 况题 2 人;50 、52、53、54 各 1是 49人。题。12 月 24 日中午和放学时练习方法同上。第五次模拟练习: 12 月 25日上午第二节课。内容:口算模拟卷( 16K纸, 60 题)与第四次相隔 1 天。完成题数6050-5940-4930-3920-291-19人 数25112000期中 59 题有 6 人。57 题有 149、情 况人

14、。56 题 1 人;52 题 1 人;5045题2人。整体来看, 59 、60题的人数已达 31 人。个案:第1次模 第2次模 第3次模 第4次模第 5 次姓 名重点练习拟练习拟练习拟练习拟练习模拟练习张*2934345050加减乘除法刘*3441366059加减范*2120455860乘除法许*2340475649加减倪*3037495360加减7 / 9沈*2439484945乘除法张*2731515652加减乘除法马*2731505450加减乘除法12 月 10 日:第一次模拟之后,先在班级里进行整体的训练,以便摸查学生的基本情况。12 月 12 日:对未在55 题以上的学生共13 人,

15、进行单独的退位减法练习卷(一)、加法练习卷(二)、乘法练习卷(二)各一张练习。第一、二次 12 月 12 日晚上直接发给学生,做完上交。12 月 18 日:第 3 次模拟练习开始,针对个别学生的薄弱区进行重点练习,如同样练习 3 张,张 *同学的乘除法就要练2 张,而且都是较难的题(乘除冲刺)。张 *同学练习时没有积极的态度,前三次成绩进步不大。刘 *同学在第 2、3 次模拟练习之间回家看病,没有练习,加上精神状态不佳反而退步。其余同学形成了竞争的练习氛围,进步较快。12 月 24 日:从第三、四次的模拟练习来看,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找相当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比赛,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张* 同学、范 *同学、许 *同学、沈 *、倪 *同学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刘*同学状态回暖,通过与同学的竞争,进步神速,第四次模拟练习已达到26 名,而且 60 题全对。12 月 25 日:刘 *、范 *成绩较为稳定;张 *、沈 *、张 *、马 *经过前段时间的飞跃之后,开始停滞不前;而倪 * 却有了一次新的飞跃;许 *同学可能是第一节数学课作业未完成,坏心情影响了她的发挥。8 / 92008 年 3 月 20 日整理完毕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