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942715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体育课精细化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年级二年级人数30日期12/05/09执教吴超班级5班组班形式自然班周次课次内容主题1、攀登与爬越:爬越60-80cm障碍 412、游 戏:攀山越岭 11重点手脚依次有序难点手脚协调配合学习目标1、学习爬越6080CM障碍的动作方法,要求身体协调。2、学习攀山越岭的方法和规则,发展快速爬越障碍的能力和手脚协调能力。3、学习对于练习过程及完成情况进行简单自评的能力。4、体会团队互助,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爱国热情。课序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与学的活动组织与队形次数时间强度1233316课堂常规准备活动热身自由跑,结伴游戏爬越60-80cm障碍自主尝试爬越模仿爬越反馈性练习1233315”20

2、”20”小中中1、小干部整队2、检查服装3、师生问好4、引出本课内容5、作安全提示工作要求:快、静、齐1、讲解准备活动要求2、示范动作后学生跟做要求:1、开心、活跃2、积极参与3、动作协调安全提示1、提问:“看看我们面前有很多箱子,你们能不能试试用什么方法通过挡在我们面前的这些障碍啊?”2、分组进行尝试爬越障碍,教师巡视,保护。3、教师讲评学生爬越动作,学生尝试自评。4、教师示范正确爬越动作(手脚依次爬越)。5、学生尝试模仿爬越,体验依次爬越障碍,并尝试自评。6、教师讲评,并组织进行集体爬越障碍练习。7、个别学生展示,交流讲评。要求:1、安全爬越2、依次爬越,动作协调队形:四列横队×

3、××××××××××××××× 队形:散点队形:普陀区武宁路小学体育与健身课教案课序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与学的活动组织与队形次数时间强度456832游戏攀山越岭放松练习跟我做回顾小结尽时153高中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2、分组游戏3、教师参与共同游戏要求:参与 快乐 活泼 安全提示1、讲解放松练习要求2、学生跟做要求:快乐 放松 安全提示1、教师整队2、互动小结3、师生再见队形: 队形:散点队形:四列横队×××

4、×××××××××××××场地器材小操场跳箱6个体操垫12块安全保障安全教育课堂提示预计练习密度强度全课内容主题中高5550课后小结教学反思一、抓住重点 层层深入以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相结合是体育课程特征,本课是紧紧围绕此特征而设计的,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练习”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相互讨论、自主学习。二、教学相长 突破难点本节课中,我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爬越60厘米障碍的动作,掌握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同时培养学

5、生合作谦让的品质。说实话在制定目标时我想学生肯定能达到,但是怎样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却让我着实为难了一阵子,一次学生之间的无意碰撞引起我的思考,将环境变得狭小让学生也试试看,没想到还真把难点突破了,我真得感谢学生。确实,只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再难的问题也能在学生的创新中迎刃而解。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智慧,善于捕捉和整合学生的生成,使体育课变得更丰富、更有活力。在教学中当我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会生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想法,教师要多一份心,用心观察,善于捕捉和选择学生的回应中对完成教学目标有帮助的创新资源,对这些新资源进行整合提炼,产生一些新的体育游戏与活动方

6、法,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今后我在教学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学生的练习缺少层次,都是同一层次的不同练习。虽然对于第一课时的学生来讲动作的正确性比较重要,但是对于练习的设计把握还是有待提高。通过自主爬有要求的爬有高度的爬有难度的爬,这个是思考之后的练习要求。学生活动的范围扩大就不需要比赛中强调谦让。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改进。课的设计一、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以“爬越障碍”为主线,选择了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想象,根据自身的特点与想象,拓展思维。通过感受体验与互助合作,抓住教材的教育因素,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内脏器

7、官和力量、灵敏与协调素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及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二、相关分析:(一)内容主题分析:爬行是人体基本活动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把爬行教材的设计重点放在通过语言和器材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创设的宽松环境,使学生欢快自主地进行练习,教师不对所模仿的动作具体规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互相模仿、比较和讨论,琢磨“爬越”的主题。课中始终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和归宿,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课

8、堂上参与、体验、创想、感受,达到目标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容易转移,但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课中他们开始逐渐懂得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三、学习目标:1、80%以上的学生学会爬越60厘米障碍的动作,体验爬行的乐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灵敏、协调性。2、85%以上的学会运用爬越动作进行游戏,遵守方法与规则,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四、主要教学环节:一激发兴趣、活跃情绪:我认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就会带

9、来疲倦。没有欢快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从上课一开始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富有生活化的情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每张可爱的小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二兴趣引领、感受乐趣:课中我把学会的动作,采用教材比赛的形式,进行运用。在组织学生学练时,教师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获得信息,学生可以较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讨论与质疑,使每一个学生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得到学习的乐趣,而我只是做了这次课的引导者、器材的准备者、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的激励者。三保

10、持兴趣、发展能力:在学练过程中运用,让学生分别体验,使学生感受遇到不同地形的情况下怎样安全的通过障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体能与技能,还促进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以“二年级爬越障碍”为例 案例背景:这是一堂二年级的爬越60-80厘米的体育课。教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掌握能力上的差别,设计了的“分层练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这些简单、直观、易懂的方法对学习产生兴趣。利用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案例描述:“老师,你看他不肯练习”正在我巡视指导时候,我听到某位小朋友大叫。我回头一看,一位班

11、里比较瘦弱的女孩子站在一边,许多学生偷偷的嘲笑他, “笨死了,就是爬不过去,你不要来我们这一组了!” 她听着这些话,耷拉着头一句话都不说。我轻轻拉起他的手,把他领到了一旁,再从头开始教起,帮她一个一个环节纠正。原来她是动作不协调,同手同脚也不能协调。她在我身边的练的时候很紧张也很焦急,怕练不好被我批评。但是无论她做得怎么样,我都能用笑容来告诉她“你有进步”。一次、两次、三次,在她自己的努力下,她终于能正确的爬上去了。我把她带到小组里,让她展示给小组成员看一下,她的成功获得了很多掌声,我也看得出来她能自信的融入到这个小组里去了。相反的,另外一组总是有一位同学是游荡在外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组

12、长不让我练习。”我去了解了一下以后,原来这位同学平时是班级里头号调皮大王,经常惹事生非,手和脚总爱打打这个,踢踢那个,所以全班同学没几个是喜欢他的,就是老师看到了他也非常头疼的。这时我想,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也得帮助他走近其他同学,否则他将越来越被排挤在外面。我就让他在全班面前展示表演一下,没想到他做得很好,让所有小朋友都给她鼓起了掌。我正好趁这个时候派给他一点任务,去帮助小组同学一起攀爬能力,让他做小老师的同事也能和小组成员能和睦相处。案例评析:在本课教学中,从帮助、鼓励的角度,让学生自己找问题。从而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让其自己找到了缺点,保持了其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并获得了进步。

13、在教学中注重以自主探究性学习方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体育课上出现调皮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善于抓住时机,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取知识、锻炼身体、提高思想品德,同样能够很好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用赞赏的语言告诉他你的发现,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平时学生喜欢与你交谈,你说的话他们愿意接受,他们会乐观地充满信心地去做每一件事,学生在你欣赏的眼光中成长起来。 一、 细心地体察每一位学生。 每个学生作为不断发展的个体,来到学校接受教育,由于他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智力因素等

14、各不相同,就形成了他们迥然不同的情况:聪明的、迟缓的、听话的、淘气的、认真的、马虎的,这也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作为教师应细心体察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把握他们情绪的变化,失落时,给予力量;迷惘时,指明方向;成功时,分享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他们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体会到你的欣赏与期盼,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二、 为学生创造展现才能的机会。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实际能力,方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恰当的力所能及的表现机会。是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让他们展现出来,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对他会是多么大的鼓励呀!     追求中的乐趣,历尽艰辛后成功的激动,老师的赞美,同学的敬佩,是会激发了学生的自主精神的,他们主动追求,自主发展。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树立自信用表扬点燃学生主动追求的动力,只要学生高举心中的火把,人生中的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