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44573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设计思路: 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所以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二、实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这一节内容,可以说是

2、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本第一次带领学生接触实验仪器,并且由此进入科学微观的世界。这一节重点是显微镜的使用,规范、熟练的使用显微镜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前提。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显微镜又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因此整个学习过程由老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重心,及时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对学生是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生物学技能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我们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3、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条件分析 班级多但实验室只有一个,没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而且显微镜已使用多年,个别部件损坏严重。鼓励学生人人动手,练习使用显微镜.三、实验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四、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五、实验准备: 1.教师:准备显微镜

4、,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2.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六、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等,2.教学策略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我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

5、将学生带着任务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准备:显微镜;临时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及擦镜纸、纱布,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录像等。课前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绘画显微镜结构图。让学生自由分组并选出各组组长,老师先指导训练组长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在教师的指导下,浏览课本并绘图,分组,选组长,组长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要研究细胞,首先要看到它。肉眼可以看到一些大个

6、子的细胞,比如西瓜、番茄的果肉细胞等。但是要想看清楚就必须借助显微镜。 展示课件:显微镜下的微小生物。一滴水中有什么呢? 观看课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 物细胞的图片。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 细胞放大图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花粉粒放大图片。 观看课件:在光学显微镜下的一滴 水,在一滴水中生活的微小生物。感到显微镜可使物体由“看不见”变 成“看得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到微观 世界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取镜安放今天我们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就 是利用这种方法。 指导学生对照书中要求,正确地 取镜和安放。强调: 1.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 2.安放目

7、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 3.安放好的显微镜就不要随意搬动。 两人一组对照教材交流学习:取镜和安放。 注意强调的事项。 尝试正确的操作步骤。满足学生 的好奇心,培 养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对光观察: (1) 标本 放在载物 台上, 压住, 正对 光孔。 (2) 镜筒 先降,上升,直到 看清 物像。 (3) 巩固 提高教师示范操作: 升转看调 示范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要领: 放压 降侧视看升调 课件展示各步注意事项: (1)先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转换器改变物镜,不要 用手掰物镜,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3)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旁边看着物镜。 组织讨论: 为

8、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 物镜? 分层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及时纠正。提醒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总结要领: 1.旋转粗准焦螺旋,让镜筒上提方便观察物体能够放在载物台上; 2.转动转换器,使得目镜、镜筒、物镜在一条直线上,以便观察;3.用左眼在目镜上边观察,边转动 粗准焦螺旋,右眼张开,准备画图; 4.还要双手转动反光镜,获得明亮的视野;学习记忆使用方法 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注意观察,默记操作要领。 找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地方,加以改正。 回答:下移镜筒时眼睛必须注

9、视物镜,是为了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 形成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学 会倾听他人,学会尊重,交 流,合作探 究。 给一些高层 次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 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分层指导、组织开展讨论,各小组之间交流,找到结论。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注意: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提出问题:“不透明的材料能不能观察?”“为什么写在不透明纸上的数字在显微镜中观察不到呢?” 回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必须使反射的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 行。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写在 不透明纸上的字。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且透明的。 动手操作:擦拭显微镜,用擦镜纸擦拭镜头。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养成质疑 的科学习惯。 学会交流与合作。 形成科学的实验习惯 和良好的实验操作程序。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1.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2.使用方法记忆: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头细观察, 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