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77228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文献综述].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 献 综 述题 目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基于经济后果视角下的探索 一、前言局部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合并越来越成为各国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实现自身开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当前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合并方式的不断创新,企业合并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企业合并会计的标准带来一系列问题。通过所收集的文献著作来看,笔者发现现阶段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内学者根本上偏向于企业合并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会对企业价值有差异影响这一观点。探讨的主要问题是购置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各自适用条件,产生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以及对当前情况下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是该统

2、一实施购置法还是继续“二元制格局的一个争论。而国外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准那么经济后果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价值不存在差异影响和存在差异影响。此外较具前瞻性观点的学者也在其文章中指出从经济后果的角度分析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时,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特有的融资环境和监管环境。由于欧美等国家的企业合并会计研究起步较早,其处理方法选择的开展历程也就相对成熟。因此,我国在完善合并政策时机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成果。二、主体局部一国外研究综述1、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历程 在美国,购置法与权益结合法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得到了应用。1950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

3、)在其发布的ARB40中,第一次用“股权结合和“购置两词描述了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权益结合法能对实施合并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大量滥用权益结合法的现象。为此,美国会计原那么委员会(APB)于1970年8月发布了APBl6,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提出了12项限制条件。到了2001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那么委员会(FASB)发布SFASl41,取消了备受争议的权益结合法。国际会计准那么委员会(IASB)也于2004年3月在IFRS3中规定,所有的企业合并都必须采用购置法进行处理。2008年1月10日,国际会计准那么理事会IASB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

4、那么第3号企业合并?IFRS3和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IAS 27,并自2009年1月1日之后开始的年度财务报表开始生效。企业合并是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那么委员会FASB通力合作的一个重要工程,历经多年研究,终以IASB修改IFRS 3和IAS 27、FASB修改?财务会计准那么公告第141号企业合并?SFAS 141、发布?财务会计准那么公告第160号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非控制权益?SFAS 160而结束,消除了国际准那么与美国准那么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上的重大差异,标志着全球范围内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根本实现趋同。2、主要观点?国际会计准那么比拟及其经济后果

5、分析?李颖2021一文的国外文献综述研究中:(1)无差异性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Hong等(1978)以1954至1964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进行的159次大额企业合并进行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说明,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公司在合并之后并没有产生非正常回报。研究还发现,没有证据支持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公司在合并期间以及合并后的年度因为采用权益结合法而提高了股价,投资者并没有受会计方法差异的欺骗而支付较高的股价,尽管该等公司因应用权益结合法而比采用购置法的公司报告了较高的盈利。(2)有差异性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Ayers等(2000)从1992至1997年间1342家采用权益结合法反映并购的上市公司

6、中选择了269家作为样本在分析了不同年度中使用权益结合法企业的数目、规模和行业分布等特点后,将企业财务数据调整到购置法根底上以分析取消权益结合法的影响他们发现确认并摊销合并溢价将明显降低企业的权益回报率和每股收益率(在对未确认的资产按不同年限进行模拟摊销的情况下,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下降了1322和45)这说明取消权益结合法将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的幅度既与行业因素有关,也与合并溢价的摊销方式相关。因此,采用权益结合法对合并企业的业绩将产生有利影响。该研究也说明企业通过采用权益结合法以防止确认对目标企业的大额购置价格3、相关概念?西方经济学宏观局部?高鸿业1996载明古典经济学家认

7、为,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配置到达帕累托最优,但市场机制的配置功能是以信息对称、交易本钱为零等假定为前提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本钱不为零的事实在现实市场中经常发生。因此市场导致资源无效率配置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参与者就能够透视会计方法的实质,发现会计信息背后真实的现金流信息。不会被不同的会计方法产生的信息所误导,对会计方法的选择就不会产生任何经济后果。?“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 ?斯蒂芬·A·泽夫1978首先提出了经济后果的概念,即经济后果是指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它只引起

8、了人们对会计准那么最终运行结果的公平性的重视,其实会计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本身就说明了会计天然就具有经济后果。它指出会计或会计准那么的经济后果是通过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表达出来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相关利益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 ?实证会计和理论?瓦茨和齐默尔曼1968认为,会计政策的变更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各种契约本钱,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改变投资者的信念,影响公司股团争取于己有利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可能。?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本钱与所有权结构?简森和麦克林1976提出“代理人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们

9、的行为为其自身效用所驱使,不同个人和利益团体又受制于多种契约关系的约束。?整体上市公司合并会计的研究?黄金涛2021该文引用了西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理论的有关观点,具体包括奖酬方案假说理论,债务契约假说和政治本钱假说理论。其中奖酬方案假说认为,管理者和业主股东之间的契约关系侧重管理者尤其是高阶主管应用受托资源的绩效及相应的酬金。债务契约假说认为,企业管理者具有选择降低违约可能性的会计政策的动因。政治本钱假说认为对政治程序较敏感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可能减少报告盈利的会计方法程序,借以降低其承受政治风险或政治本钱。二国内研究综述1、会计合并方法选择历程我国关于企业合并的根本标准始自1995年2月财政部发

10、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虽然其中并未提及“权益结合法和“购置法的概念,但实际上允许采用的是购置法。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的?企业会计准那么第20号企业合并?仍没有明确指出两种合并会计方法,但从其认可的合并计价根底(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以及会计处理程序来看,采用的是权益结合法和购置法并存的“二元制结构。2、购置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拟?关于企业合并中权益结合法和购置法的比拟研究?潘心祯在2007从会计处理原那么,实质和形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和会计质量信息角度对两者做了比拟。?企业合并的假设干会计问题研究?周艳2021分析购置法和权益结合法主要在会计假设,合并报表和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存

11、在差异。3、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论企业合并理论框架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杨智勇2021从会计实务处理、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对投资者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照分析,最终得出选择合并会计方法对经济后果影响,尤其是在上市公司的融资和业绩方面。吴玉心认为,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由于再融资、“保牌、“摘帽等行为直接取决于净利润相关的指标,同时由于存在“功能锁定现象 ,经济后果显而易见。黄世忠,陈箭等认为购置法和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特殊的融资和监管环境下具有严重的经济后果。 ?不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经济后果?王小荣、刘丽娟2021中,认为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价值存在着差异影响,并从会计信息质

12、量,股东,会计信息使用者,纳税等角度来探索购置法和权益结合法下的经济后果。?基于经济后果的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胡师奂2021中指出,目前我国的融资环境、监管环境和管理者薪酬都依赖于以会计利润为根底的财务评价和监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对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差异将会带来不同的会计后果,并且极有可能转化为经济后果;另一方面,基于对这种经济后果的预见性,企业将会选择对自身更为有利的会计方法,甚至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利用合并会计方法的差异进行利润操纵。?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孙聪2021指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造成不同的会计后果,进而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其中会计后果主要从财务报表

13、上表达,认为购置法和权益结合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必然带来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等财务指标计算结果的差异。购置法下,企业表现出较好的财务状况,而权益法下的会计处理那么能使企业表达更好的经营成果。经济后果主要从资源配置,管理层薪酬和股东财富角度展开。?经济后果视角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迟巧珠、陈斌2021认为企业合并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资产价值,经营成果,社会资源配置,股东财富和管理层薪酬都有一定的影响。?权益结合法探析?潘煜双2021指出权益结合法弊端在于权益结合法没有确认合并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造成盈余高估、投资低估,从而夸大了合并后的投资回报率,削弱了会计信息

14、的决策相关性。另外,权益结合法存在利润操纵的空间,从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4、我国现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政策的合理性及存在的局限性?企业合并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拓展?张川2007认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开展特点来看,拓展的权益结合法的使用确实是有很多合理之处的。在我国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有效取得的情况下,采用拓展的权益结合法,直接按被并企业的账面价值人账,简单易行,易于操作,也不存在商誉问题。有利于促进企业合并的进行。另外,拓展的权益结合法还符合历史本钱原那么和持续经营观念。?从权益结合法的优缺点来分析其在我国继续应用的可行性?王鹏2007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

15、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准那么应效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这是会计准那么的功能之一。而权益结合法对促进企业的合并具有一定的优势,能突破现金支付能力的约束,能够促使企业做大做强。在我国还未到达美国那样的开展阶段之时,权益结合法应该有其用武之地。?企业合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的合理性及其适用条件的完善?陈斌2021指出,权益结合法具有易操作,符合持续经营会计假设,股权联合,增强企业实力的优点。?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权益结合法的认识?黎明、祖根蕾2007指出,采用权益结合法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选择且权益结合法下会计信息比拟可靠,操作简便。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的使用前提“同一控制

16、标准的适用范围定义不明;新会计准那么的实施将造成企业对权益结合法的偏好。?经济后果视角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迟巧珠,陈斌2021指出现阶段我国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是具有中园特色的合并业务的需要;我国现行公允价值条件缺失的需要;我国现有会计队伍素质的要求。?关于企业合并中权益法和购置法的比拟研究?潘心祯2007指出在国际会计准那么趋同的形势下,企业合并采用统一的会计处埋方法是必然趋势。购置法相对于权益结合法而言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其原理也更符合一般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统一采用购置法,可以实现对相同的经济业务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与透明度,满足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虽

17、然权益结合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在我国产权市场不成熟,很难取得购置法所要求的资产公允价值,很多企业合并都是采取权益结合法,此时禁止权益结合法显然是不符合国情的,它对于少数特定的企业合并而言仍有其合理与实用的一面。5、如何完善我国现行会计处理政策?企业合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的合理性及其适用条件的完善?陈斌2021指出:一要吸取美国等国家早前在权益结合法使用中出现疏漏的教训;(二)完善公允价值形成机制,使购置法更有效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三) 应关注企业合并的实质,不能只关注企业合并的形式。(四) 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开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等等?从权益结

18、合法的优缺点来分析其在我国继续应用的可行性?王鹏2007指出对于权益结合法,(一)在准那么标准上做出严格的界定:1适当地规定其应用范围。2借鉴美国及国际会计准那么理事会的做法,把股东股权的连续性、业务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合并规模的类似性作为应用权益结合法的标准条件。3要突出权益结合法的实质,即不存在明显的控股关系,难以辨明购方,这是与购置法的一个重要区别。4要认真分析美国等先行国家在运用权益结合法时出现的漏洞,吸取其教训,以防止权益结合法在我国被滥用。(二)充分发挥约束监督机制的作用。?经济后果视角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迟巧珠,陈斌2021认为我国应中选择允许购置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但需

19、要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范围加以严格限制。 ?权益结合法探析?潘煜双等2021提出权益结合法的完善建议:一在会计准那么标准上做出严格的界定。(二)充分发挥监督约束机制的作用。三、总结局部企业合并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总是在不断开展和完善着的。国内外关于企业合并的话题也始终经久弥新。由于我国目前企业合并尚处于中小规模阶段,市场机制开展不够成熟,因而选择了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合并会计政策之路。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将很可能在今后几年掀起新一轮的合并狂潮,由此呈现出更多的企业合并形式,企业合并会计也将因此而经受更多的挑战,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提升。主要参考文献 1 王鹏.从权益结合法的优缺

20、点分析其在我国继续应用的可行性J.?科教文汇?.2007(14):1522 王小荣,刘丽娟.不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后果J.?财会月刊?.20211:77-783 陈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并存的合理性及其适用条件的完善J.?福建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学报?.202112:44-47 4 莫武光.企业合并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与资源配置效率-对美国企业合并会计中权益结合法被取消的解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5:87-905 兼评我国允许权益结合法存在的合理性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6.24-266 黄金涛.整体上市公司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211

21、0.16-18.7 毛志宏.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应用现状 J/OL 8 潘煜双,夏江华,张兴亮.高级财务会计.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社,2021(4).70-899 胡师奂.基于经济后果的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J.?会计之友?.20219:78-7910 孙聪.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J.?会计之友?.20216:87-89.11 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9:11-12.12 J.?硅谷?.202123:198.J.?中国总会计师?20215:74-7514 J.?财经论丛?20074:84-8815 J.?会计之友?.2021 (14):52-5316 J.?商

22、业现代化?.202115:188-190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2105.15-23. 18 常丽萍.换股合并相关问题探讨-基于潍柴动力换股合并湘火炬的案例分析 J. ?当代经济?.20218:44-4719 J.?商业时代?.20073:89-9020J.?中国集体经济?.202127:164-16521J.?当代财经?.20071:100-10322 丁友刚.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问题、争论与选择J.?会计研究?.2004(3):68-7223 J.?科技博览?.202118:155-15624 Walter, John R. Pooling Or Purchase: A Merger Mystery. Economic Quarterly (10697225).1999(6) Vol. 85 Issue 1, p27, 20p25 Nurnberg H, Sweeney J.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Ipswich, MA Accessed December 1, 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