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79017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在实际应用中,电子电路所处理的信号,如语音信号、电视信 号等都不是简单的单一频率信号,它们都是由幅度及相位都有固定 比例关系的多频率分虽组合而成的复杂信号,即具有一定的频谱。如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从 20Hz到20Hz ,而视频信号从直流到几十 兆赫。由于放大电路中存在电抗元件(如管子的极间电容,电路的负 载电容、分布电容、耦合电容、射极旁路电容等),使得放大器可 能对不同频率信号分虽的放大倍数和相移不同。如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幅值放大不同,就会引起幅度失 真。如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产生的相移不同就会引起相位失真。 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总称为频率失真,由于此失真是由电

2、路的线性 电抗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引起的,故不称为线性失真。为实现信号不失真放大所以要需研究放大器的频率响应。5. 1频率失真与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和非线性同样都是使输出信号产生畸变,但两者在实质上 是不同的。具体体现以下两点:1. 起因不同:频率失真是由电路中的线性电抗元件对不同信号频率的响应不同而引起,非线性失真由电路的非线性元件(如BJT、FET的特性曲线性等)引起的。2. 结果不同:频率失真只会使各频率分虽信号的比例关系和时间关 系发生变化,或滤掉某些频率分量信号。但非线失真,会将正弦波变为非正弦波,它不仅包含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分(基波),而且还 产生许多新的谐波成分。5.1.1时间

3、常数RC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1.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表达式尸土' 表示电压放大倍数的模£频率的关系,凛易幅频响应。表示放大器输出电建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响应。2. RC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RC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中频区: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曲线是平坦的。即放大倍数不随信号频率而变。(在此频率范围内,耦合电容、射极旁路电 容视为短路,极间电容视为开路)局频区(局于fH的频率范围):当信号频率升局时,放大倍数随频 率的升高而减少。(在此频率范围幅频特性主要受BJT的极间电容的影响)。低频区(低于fL的频率范围

4、)当频率降低时,放大倍数随频率的降低而减少。(在此频率范围幅 互一,频特性王要受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一m:影响),通频带(BW)就 c,! kK*,当Avh下降到0.707Avh时所确定的两个频率fH和fL之间的频率范围:BW=f H-fL波特图 在研究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时,由于信号的频率范围很宽(从几赫 到几百兆赫以上),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很大(可达百万倍), 为压缩坐标,扩大视野,在画频率特性曲线时,频率坐标采用对数 刻度,而幅值(用 dB表示)或相角采用线性刻度。这种半对数坐 标特性曲线称为对数频率特性或波特图。波特图可采用如前所述折线法近似作出。5.1.2 RC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放

5、大电路高频区的频率响应可用图所示的RC低通电路来模拟。1. 频率响应血鱼L =_项顼1如)用+ 1LG 1七只。加明阳一百一1 +后丁j2. 幅频响应波特图幅频响应可在波特图中用两条直线来近似描述: W5融川楠布/用分贝表示为AZ侦而齐山 当时用分贝表示电U此直纱南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它与零分贝线在 近似的幅频响应如图所示。3、相频响应可用三条直线来近似描述:(1) 当 时,秋紧的直线。(2) *为时,铲絮的直线。航4。由于当"处 赚时,相应可近似得中=。胴或。破网 之间,J3dBI%-20 i处相交音频程-40可用一条斜率另5/十倍频程的直线来表示可画得相频响应图。5.1.3

6、RC高通电路的频率响应:II:K 劝V.频率响应力-桓 1场* 1-心力 则:j4v7 =-幅频响应为: 幅频响应为"采用与低通电路同样的折线似方法, 可画出高通电路的幅频和相频响应曲线图。5. 2单级放大器的高频响应 1. BJT高频小信号建模5. 2. 1模型的引出:根据BJT的特性方程,H参数低频小信号模型不适用于高频特 性分析,这是因为在高频运用的情况下,其物理过程与低频小信号 比较有差异,主要表现在BJT的极间电容不可可略。BJT的高频小信号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参数的获取高频小信号模型中的元件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这里介绍的 是它与低频小信号模型参的关系。由于高频小信号模型

7、中的元件参 数,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与频率无关,所以模型中的电阻参数和互 导gm都可以通过低频小信号模型参数得到。在低频区,如果忽略 Cg和Cg影响时,可得如图1所示的低频小信号模型。将图 2与 低频小信号模型比较,在输入回路有:再从输出回路比较可得如下的关系:图1低频小信号模型图2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将图2与低频小信号模型比较,在输入擀席膂:板由上式得'.'1 J再从输出回路比较可得如下的关系:吕3上=扁匕卜*(1 +品)生*由于知=冰上Cbc就是电容Cob,可以如手册中查到。% =TTCbe可通过下式计算:式中fT为BJT的特征频率,亦可从手册中查到。BJT频率参数j I 品如

8、昭.山j咐qL gm - j a/?b'c = A)u砺+ j硕c机+ c说)、 AI =1 + jmfCJrt + Chc牛/岛.Ji + s/疔可得其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小。特征频率fT当6的频响曲线以-20dB/十倍频程的斜率下降, 直至增益为0dB时 的某一频率X称为特征频率。当*电。检时。fT的典型值在1001000MHz* ©BJt 二之间。5. 2. 2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1.根据高频区工作特点画出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 高频区考的作用,而耦合电容 C仍可视为短路,高频小信号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4-2.频响分析驾 1+Ji201g&|=201g-p

9、1 +Aul771Jh电路高频响应与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相似,可按以前的方法画出相 类似的波特图。5. 2 . 3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1、画出低城«信号等效电路在低频区应将用,可画出低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开路,而考虑C的作2、频响分析低频电压放大倍数用件 /1+J-1 + J#气A表小201g|j4¥L| 2011- | + 201g .厢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与 RC高通频响形式一样,只差一个常数 倍。所以它的波特图形式与RC高通类似。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全频域响应的综合前面我们已分别讨论了 电压放大倍数在中频段、低频段和高频段的频率响应,现在把它们 加以综合,就可得

10、到完整的单级共射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全频域响 应。将放大倍数的三个频区的频响表达式综合,可写出放大倍数 的近似式:I aJI /hJ当/lWWh时,则上&变务单级放大电路的带宽-增益积增益带宽积的引入为了使带宽增加,可楠F高上限频率,即减小及其回路电阻。减小如则需钢则 减小。可见,fH的提思骂'相矛盾。为了综合考察这两方面的性能, 引入一个新的参数 一一增益带宽积。增益-带宽积的定义:放大电路电冷增益()与通频带(fbw)的乘积。上式表明,为了改善电路的高频特性,展宽频带,首先应选用rbb和Cob均小的高频管,并且与此同时,尽虽减小所在回路的总等效电阻。另外,还可考虑采用共基电路

11、。5. 2. 4射极偏置电路的低频响应要分析简化电路其低频响应, 首先画出它的低频小信号等效电 路,如图1所示。为便于分析对电路需作一些合理的近似,使其简化Rb的影1、函四L差大于放大电路本身的输入阻抗,以致 响可以忽略;yCe的值足够大e除去Re Rb得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象=52、把Ce折算到基救电路,折算后的容抗为°F折算后的电容为1 _ 1 i+»基极回路中的总电容Q为;一=且一般, Ce的作用可忽略。这样可最后的简化电路图Clg射极偏置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的确定由图可得设中频区电压增益为为L _1商一。7(而"加-乂么/力因此Jli = A 3 =2松(R+

12、U如2*弑+均)式中如果fL1和fL二者之间的比值在四倍以上,则可取较大的值作为 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共基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根据共基电路的交流通路可画出其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我们来考察BJT电容Cb,e和 Cb,e以及负载电容CL对高频响应的影响。一、Cb,e的影响:由共基电路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可见,如果忽略 erbb的影响,则Cbc直接接于输入端,输入电容Cj=Cb,c,不存在密勒倍增效应,且与Cb,c无关。 cfH1很高。理论分析的结果。.凡b> e/V J二、Cbc以及负载电容 CL的j <!> j I “q幻=山二二 I.如果忽略rbb的影响,1。町世广1 农

13、1-则Cbc直接接到输上 出端,也不存在密勒倍增效应。输出回路时常数 /tJT = 岩机+琮)况g +伐)为"* U,输出回路决定的f&为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单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例.已知:Rb=560KQ , Rc=5.1KQ , Ri=R=560KQ , Rl=1MQ ,VCC1I B RbVce - VcVcci =Vcc2=12V , (=50=21.4(A)Ic = Tb =1.07(mA)560K'.1Rb=(Vc zVc-Ic)(Ri/Rl/frc)RcRiUi=VceVg -RcIc =6.54(V)VCE1 =VCCV EERciIrci =17.

14、42(V)Rc =5.19(K")fc rbeVcc=Vee=12V,Vo=0Vee Vbe1VeeIbi =RsRsIci = 1 Ibi =1.57(mA), VEE.、IC 2 = = 3.64( mARc2Vbei=|Vbe2|=0.7V ,国=40,12V306K”= 35(A)官="i -启=1.39(mA)Ib2 =言=182(A)一 2区=20, vs=0+ orbe =200 (1:) 26mV = 200 -2 1000 =1.41(K")I EmA21.4Ri=Rb/ r be :辰=1.41(K)Ro=Rc/R/辰m/RL/Rc) .2R_

15、 181Av_181rbe例.已知:Rc1=2.9KQ, Rc2=2.3KQ, Re2=2KQ, Rs=88KQ,Vce2 =Vcc Re2lc2 =4.72(V)rbei =200 (1 -1) 26mV =644(”)rbe2 = 200 (12)6 = 350(")I E1(mA)IE2mARi2 =be2(1 W)Re2 =42.2(K”)Ri Ri242.2,、vo1 = Vj = -248vivo1 =vo1 = (248N = -227virbe1Rc1R23.9 42.2'2 RC2vo = vo1 = 355Vj = Av =355R2注:调节Rs,使达到零

16、入零出。例.已知:3= = &=100 , Rl=2.6KQ30VB2 = 12 =2.98(V)91 30r如=200 101 26mV =5.35(K")rbe2 =200 101 26mV = 6.04(K")0.51mA0.452.98-0.7IC2 TE2 = =0.45(mA)VCE2 =12-(12 5.1) 0.45 = 4.37(V)5.1R =1500/7(5.35 101 7.5)= 506(K")Ro =12(K")R01R2 =91/30/6.04=4.76(K")5.35= 7.5/():53(")

17、101VolViV01Ri2V01 :- Vo1R 2 Ro1:-vi 100 (12/3.6)V。= v°1 - -46m = Av - -466.04例.已知:VB13012=2.98(V) 91 30.2.98-0.7I E1 = = 0.45(mA)5.1VCE1 =12 -(12 5.1) 0.45 =4.37(V)I C1-+12V180K Q12K 0+Vi2.6KQ2.6K S30KQ J5.1KQVBE1=VBE2 =91K Q1 B2120.7180 3.6 101= 21(A)IC2 : IE2 =101 21 =2.12(mA)VCE2 =12 -3.6 2.

18、12 =4.36(V)R =91/30/6.04 =4.76(K")R2 =180/(1.44 101 3.6)=121(K")26mV26mVrbe1 = 200 , 1016.04(K.)rbe2 = 200 , 1011.44(K.)0.45mA2.12_1.44 12/180 一 _Vo1100 (12/3.6)X - -46Vi= Vo16.04Ro =3.6/() : 122(")Roi =12(K")121.-vo1 = 0.91vo1 = vo - -46 0.9W - -42Vj121 12=Av - -42本章小结半导体三极管是由两个

19、 PN结组成的三端有源器件。 有NPN型 和PNP型两大类,两者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但具有相同的 结构特点,即基区宽度薄且掺杂浓度低,发射区掺杂浓度高,集电 结面积大,这一结构上的特点是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内部条 件。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即用基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来控 制集电极电流,故所谓放大作用,实质上是一种能虽控制作用。放 大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三极管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必须反 向偏置这一条件的满足,以及静态工作点的合理设置。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是指各极间电压与各极电流间的关系曲线, 最常用的是输出特性曲线和输入特性曲线。它们是三极管内部载流 子运动的外部表现,因而也称外部特

20、性。器件的参数直观地表明了器件性能的好坏和适应的工作范围, 是人们选择和正确使用器件的依据。在三极管的众多参数中,电流 放大系数、极间反向饱和电流和几个极限参数是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使用中应予以重视。图解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是分析放大电路的两种基本方 法。图解法的要领是:先根据放大电路直流通路的直流负载线方程 作出直流负载线,并确定静态工作点Q,再根据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T/(Rc/Rl)及过Q点的特点,作出交流负载线,并对应画出输入 信号、输出信号(电压、电流)的波形。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的要领是:在小信号工作条件下,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一般只考虑三极管的输入电阻和电流放大 系数)代替放大电路交流通路中的三极管,再用线性电路原理分析、计算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指标,即电压增益、输入电阻 Rj和输出电阻Ro等。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模型只能用于电路的动态分析,不能用来求Q点,但其H参数值却与电路的 Q点直接相关。温度变化将引起三极管的极间反向电流、发射结电压Vbe、电流放大系数b随之变化,从而导致静态电流 "不稳定。因此,温度变 化是引起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 办法之一是采用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