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94493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整合专题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内流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鉴于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关于白银流通的题目,这些题目有的是中国史内容,有的又与世 界历史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形成有关系,所以将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形成对世界以及中国的影响加以整合 是很有必要的。本节课专门针对新航路开辟与白银的关系,以及白银内流对中国明淸时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方而 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要求参照2017新课标要求,内容涉及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相关内容。(二)学生情况分析学习本课的学生处于髙一下学期,对于髙中历史学习已有相关经验与思维方式,同时,他们对学习充满 求知欲与好奇心,他们已经学习了中外历

2、史纲要上册关于明朝白银大量流通的相关史实,又学习了中 外历史纲要下册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相关内容。需要对这两部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新航路开辟及英引发的物种、商品等全球性流动,理解苴对世界各文明区域的不同影响。核心素养:1.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当代明朝中国需要白银、白银大量流入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 通过对于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在世界的流通路径的观察分析,理解白银集中流向中国的原因和方式(时空观 念)。3. 通过问题预设,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有一个正确理解(唯物史观)。4. 通过分析白银内流的多方而的影响,认识中国明淸时期我国经济高度繁荣的

3、表现,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创造的辉煌历史(家国情怀)。5. 并通过分析消极影响,加深对“历史评价”问题的正确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白银在明朝大量内流的原因2. 白银内流的影响教学难点白银内流原因的理解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内流原因 方式 影响 问题延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例题导入】康熙二十三年(1684)直属中央户工两 部的宝泉、宝源两杲局铸钱3.4亿4.5亿文,18世纪 中叶以后每年铸钱14亿文

4、,较之前增加了 2-3倍。各 省铸钱增长更快,年铸钱总数保持在30亿文以上。这 一变化主要是因为OA. 人口增长非常迅速B. 商贸规模日渐扩大C. 财政体系逐渐完善D. 白银大疑流入中国师:“或许很多同学对于这道题有疑问,没选对,我 们先不解释,相信学完今天的课大家就明白了”学生思考议论,导入 本课学习学生可以 回答对,那 就问为什 么?学生 回答错,就 先进入学 习,提示: 学完就明 白了确定并解读 学习目标(目 标意识)师:本课包括上册的15课+下册的第7课,新课标上对 于新航路开辟是这样要求的(展示课标PPT),我们 根据新课标确立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的:(展 示学习目标PPT)学生

5、树立目标意识, 目标引领,有的放矢 知道学什么?目标意识 很重要一、白银流入 中国的原因、 方式1运用“洪武七年”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得知明初 的货币体系-二元货币体系。知逍当时纸币是大量通行 的。2. 运用图片和文字材料,分析理解纸币贬值:百姓生活 受影响:官员俸禄受影响;商业交易受影响。得出:对 白银的需求量增加!3. 运用材料,认识虽然白银需求量增加但是中国缺少白 银,不是白银盛产国,怎么办?引发思考一白银从哪里 来?4. 白银通过新航路开辟,殖民者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 银-通过材料阅读加深对美洲被殖民被掠夺的历史的认 识。以及对白银大量出现的认识。5. 重难点突破:展示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6、P41的截图, 并放大文字材料。阅读分析,得岀大量白银通过新航路 开辟后的几条国际贸易线路,经葡萄牙、西班牙、日本, 大量流入中国的史实。总结出三条贸易路线:印度洋上 的葡萄牙-澳门中转贸易;太平洋上的西班牙-横跨太平 洋贸易;葡萄牙参与中转的中日贸易。同时,理解中外 贸易中中国“顺差” “出超”,手工业发达的史实。6. 教师提出两个疑问:疑问1:明淸时期中国不是海禁1. 学生通过教师分析 材料理解明初的纸币 通行。同时理解“二元 货币体系”2. 学生通过图片和文 字生动材料理解纸币 贬值带来的影响,理 解白银需求增加的现 实。3. 理解材料,引发思 考。4. 阅读材料,加深认 识。5. 通过

7、课本材料,让 学生分析概括岀三条 贸易路线,通过提问 让学生展示。6. 引发学生思考,并 议论1. 为引岀纸 币贬值,需 要贵金属 做准备。2. 通过材料 理解白银 中国对白 银的需求 增加。3. 通过分 析引发学 生思考,引 出第二条4. 理解大 疑白银来 自何方?5. 认识白 银大疑流 入中国的 方式,培养 家国情怀 价值观。9吗?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对外贸易量? 疑问2:中日之间的贸易为何要匍萄牙进行中转?6.引发思 考,引出以 下问题,并 拓展二、白银流入 中国的影响7通过“隆庆开关”相关材料的分析,理解明朝闭关锁 国并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通过“百度”材料关于 明朝倭寇之患的介绍,理解

8、中日之间通过简萄牙进行中 转贸易的原因。回顾旧知一上册的“倭寇之患”和下册 的"中朝联合抗击倭寇”。8表格汇总:白银大量内流的方式、原因。1-材料“据记载,到了嘉靖年间,天下已经出现了“是 时钞久不行,钱亦大雍,益专用银矣。”的局面。分析 得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2. 补充“铜钱与钞并行的二元货币体系"被“铜与银并 行的银本位货币体系”取代。3. 材料“白银大量内流.银多钱少势必引起银钱比价的变 化。为平抑钱价,朝廷大幅度增加制钱的投放量。乾隆以 后直属户、工两部的宝泉、宝源两京局每年铸钱约14亿 文,较开海贸易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增加了 2-3倍。各 省局铸钱增

9、长更快,从前期“旋开旋停”、较少开铸,到乾 隆以后每年铸钱17-19亿文。京省各局年铸钱保持在30 亿文以上。按官方规定的银钱比价,其价值恰与同一时期 进口的白银相抵。-肖建新乾隆盛世市场与徽商4回到【例题导入】康熙二十三年(1684)直属中央户 工两部的宝泉、宝源两京局铸钱3.4亿-4.5亿文,18 世纪中叶以后每年铸钱14亿文,较之前增加了 2-3 倍。各省铸钱增长更快,年铸钱总数保持在30亿文以 上。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7提问学生:倭寇之乱(上册p73) 中朝联合抗日(下册 p268学生思考,回答完 成表格1.学生概括影响1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 币2 理解3 理解材料4学生在此分析【例

10、 题】,彻底明白,做出 选择。7.训练学 生知识迁 移能力&学生概 括能力的 培养。1.史料实 证,概括能 力2为理解接 下来的材 料准备。3为理解接题。4前后呼 应,保持线 索,通过学 习解决问8A.人口增长非常迅速B.商贸规模日渐扩大C.财政体系逐渐完善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师:现在同学们在看这逍题,是不是就能彻底明白 了?5.继续探究影响。引用“张居正改革”中“一条鞭法” 的材料,分析得出影响-赋税制度发生划时代变化货 币地租确立。5.理解材料,得出结 论题,又学到 了知识。5.概括能 力,加深对 明朝商品 经济发展 的认识。6.学生槪括6.展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84的截图,并放

11、大6.回顾巩固文字材料。阅读分析,提问学生,概括岀白银内流,旧知识。概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影响,因为上册也已经学习括材料,加了,所以这一部分阅读、概括即可。深对明朝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形成了商帮(徽商、晋经济繁荣商)7.学生举手,抢答的认识。感;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受劳动人 民创造的 辉煌历史7.通过例题,及时巩固理解。文明。8.继续通过两则材料,总结出两个影响:资本主义萌 芽出现;社会观念发生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9.学生一起回答,进9.小结,并行总结一白银内流的设问,承上9.小结,并引发思考,引出消极影响影响。形成动态图示。启下。10.学生认真观看视10.唯物史10.【合作探究】-通

12、过观看一段视频资料,思考以下频,并思考,进行小组观渗透,辩问题:1看视频,概括白银短缺对明朝的消极影响?讨论交流,得岀答案。证看待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明朝火亡的原因还有哪些?题的能力,观看完视频,请同学们先思考,后各小组进行交流。11.小组积极展示,没小组合作 学习意识,有固定答案,开放问个人组织题,可以多说,发散思表达能力。11.学生,展示。各小组派出发言人进行发言。互相补充。 回答的好的小组进行酌情加分奖励,并对学生的回答进 行适当的点评,纠正、鼓励。维。课堂小结12本课总结,师生一起完成。13.【问题延伸】-你还能想到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其他 影响吗?14.【达标训练】设置了几道选择

13、题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以及材料题。根据时间.合理使用。13.又一次引发学生 热烈思考,学生举手 抢答,展示。进行加 分。14认真思考,积极抢 答。13.问题延伸,增加深度思考。引发学生兴趣与思考。拓展思维。14.当堂达标,讲练结合,注重课堂效果。师:同学们通过本Yj课的研究学习,我们对于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时间、原因、 方式、影响有了一个较为全而的认识。新航路开辟以后除了白银对中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之 外,想一下还有哪些影响吗?(问题延伸,学生积极举手抢答后)好的,大家知道的很多,很好。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我们现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很多动植物,科学知识,都

14、来自世界其他地方,人类文明是不同 大洲,不同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的,人类应该继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摒弃殖 民与霸权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反思比较满意的地方:1. 新教材的使用应该具有整合意识。本课对上下两册有交集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专 题,供同行参考。2. 本课很好地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可圈可点。3. 本课充分洽和了新课改的要求,使用了新的教学模式“361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提 问、抢答、独立思考、阅读、合作探究等学生参与方式多样。4. 本课思路淸晰,问题设计明确有针对性,很好的解决了学习目标设置的问题,以及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5. 本课设计同时运用了几条线索贯穿:导入时使用的例题贯穿始终:对于白银内流的原因的思考贯穿英中: 解决内流原因的同时解决内流方式的问题一箭双雕: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的知识交叉互动贯穿其中: 材料设置与学生活动方式精心设计:真个教学过程环节流畅,环环相扣,形式完整。6. 特别注重材料的运用-坚持史料实证、论从史岀。7. 课件完全原创,背景设计制作,动画制作、视频选取剪辑等都比较新颖。不足之处:对于个别材料的选择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