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清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03539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清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清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清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清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清风).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其实,每一个学习上成功的学生都是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的,单凭小聪明、简单应付是学不好生物的。下面是松鼠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1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结构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2、苔藓植物: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结构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

2、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蕨类植物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菜豆种子(P8图31):种皮、胚

3、(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P81图3-1):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4、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二、植株的生长1、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增生)、伸长区(伸长最快)、成熟区(外有根毛,内有导管)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的芽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4、植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

5、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三、开花和结果1、花的结构:(.10)2、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3、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4、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水分的吸收: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2、水分的运输:水分在茎内运输的结构是导管,除茎以外,根和叶脉中也有

6、导管,这些导管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导管的作用:导管既能运输水也能运输无机盐。4、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5、叶片的结构:叶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7、蒸腾作用的意义: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能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P11)2、淀

7、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有机物。有机物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直至整个植物体。5、绿色植物既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

8、的应用: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可以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延长食物保存时间。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

9、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2、调整物像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缘0处。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安放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调整焦距: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标本(此时一

10、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物镜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打为植物专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动着,它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化境的物质交换。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物质的转化。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

11、,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3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

12、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

13、众、满江红)。(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4)煤的来源。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蚕豆、大豆、花生。(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水稻、小麦、高粱。7、种子的结构:

14、(1)种皮:保护作用。()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被子植物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归纳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