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04229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旋转型灌装机.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2§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 2§1-2设计要求及提示 2§1-3设计任务要求 2第二章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原理 3§2-1旋转型灌装机工作原理 3§2-2旋转型灌装机的功能分解图、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 4第三章旋转型灌装机机构运动总体方案 15§3-1旋转型灌装机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 15第四章 工作循环图及运动转换功能图 17§4-1工作循环图 17§4.2绘制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 18§4-3用形态学矩阵法创建旋转型灌装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18第五章 旋转型灌装

2、机各运动构件的设计选择与分析 .19§5-1传动机构的选择: 19§5-2减速机构的设计,选择与分析 20§5-3灌装机构的设计: 21§5-4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分析 25§5-5传动齿轮,带轮,链轮的设计: 27§5-6压盖封口机构的设计: 27第六章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29参考文献 30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号5旋转型灌装机第一章设计任务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设计旋转型灌装机。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

3、工序。为保证在这些工位上能够准确地灌装、封口,应有定位装置。如图1中,工位1:输入空瓶;工位 2:灌装;工位3:封口;工位4:输出包装好的容器。该机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方式为机械传动。1-2设计要求及提示1. 采用灌瓶泵灌装流体,泵固定在某工位的上方。2. 采用软木塞或金属冠盖封口,它们可由气泵吸附在压盖机构上,由压盖机构压入(或通过压盖模将瓶盖紧固在)瓶口。设计者只需设计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压盖机构。3. 此外,需要设计间歇传动机构,以实现工作转台间歇传动。为保证停歇可靠,还应 有定位(锁紧)机构。1-3设计任务要求1)根据功能要求,确定工作原理和绘制系统功能图。2)按工艺动作过程拟定运动循环图

4、。3)构思系统运动方案(至少2个以上),进行方案评价,选出较优方案。4)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设计。5)对压盖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6)绘制系统机械运动方案简图(3号图)。7)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1-4设计数据表1-1旋转型灌装机技术参数表数据代号转台直御m电动机转元富/min灌装速度r/min齿轮模数16001440102255011401225350096010346001140152555509608466001450153第二章 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原理2- 1旋转型灌装机工作原理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玻璃瓶或铁质瓶)连续灌装流体(洒、饮团宾工图2.1冷霜等),

5、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压盖封口等工序。为保证在这些工 位上能够准确地灌装、封口,应有定位装置。如图 2.1,根据工作要求,即灌装 机在同一个原动机的驱动下,将待灌装液体和待压盖的瓶送入工位1;同时工作台做间歇的旋转运动,将代加工瓶依次送人工位 2和工位3;在工位2和工位3 时分别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同时分别进行灌装和压盖封口动作; 待工位3进行 压盖封口结束后,加工后的瓶随着工作台的旋转进入工位4,即输出工位,由传送带送往下一个加工工序的位置。2-2旋转型灌装机的功能分解图、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1)灌装机的功能分解图根据灌装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任务书, 为满足灌装机整体的要求,可以将灌装

6、机 的功能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的功能: 工件的输入功能; 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功能; 工件的灌装功能; 工件的压盖封口功能; 工件的输出功能。功能逻辑图及可选执行机构框架图如下:旋转型灌装机工 件 输 入工件夹紧压、.八工件输出连续*隙传彳卿挡板在每伯轮机用I碱,彳桐隙运IB自动加紧杆机构块机何传送帝连续T 传送常间隙图2.2(2)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及运动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原动机的选择。本机构设计选用代号5的数据,故选用960r/min电动机驱动。转速较高, 需要减速机构降低速度供执行机构使用。 送料机构的功能为了实现工件的输入及传送功能,根据设计的要求,最终决定出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2.3所

7、示的六杆送料机构,原动件 AB连续转动,使DF摆动,通过 HG杆的作用使F在HG范围内的往返运动,最终把容器送至工位 1,但是这种传送运动冲击大,容易造成冲击,这对轻质容器、玻璃容器等来说会有损坏的可能, 必须避免,再者,这样的机构设计比较复杂,运动分析较繁琐,因此最终没选择 这个方案33方案二:如图2.4,使用转送带连续的,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向工作台传送工件,设计好在单位时间内进入工作台的瓶子数量就行了。 使用连续传送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与间隙转送相比传送稳定,震动小,一般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能满足灌挡板装过程安全,可靠进行。由丁担心传送带输送的瓶子不能准确的进入旋转工作台 的工固定工作台平面传

8、送带平面固定工图2.5 工件定位功能:方案一:槽轮机构如图2.6槽轮机构,结构简单,易加工,工作可靠,转角准确,机械效率 高。但是其动程不可调节,转角不能太小,槽轮在起、停时的加速度大,有冲击, 并随着转速的增加或槽轮槽数的减少而加剧, 故不宜用丁高速,多用来实现不需 经常调节转位角度的转位运动。图2.6方案二:不完全齿轮如图2.7不完全齿轮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从动轮运动 时间和静止时间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但是从动轮在开始进入啮合与脱离啮合时 有较大冲击,故一般只用丁低速,轻载场合如图2.8棘轮机构结构简单,易丁制造,运动可靠,从动棘轮转角容易实 现有级调整,但棘爪在齿面滑过引

9、起噪声与冲击,在高速时尤为严重。故常用丁 低速、轻载的场合,或用丁间歇运动控制。摩擦式棘轮机构传递运动较平稳,无噪音,从动件的转角可作无级调节。但难 以避免打滑现象,因而运动准确性较差,不适合用丁精确传递运动的场合。因为在本方案中,控制间歇运动的机构的转速十分低, 需要较大的范围内的从 动轮运动时间和静止时间。所以在这里我们选择图2.6的槽轮来实现转台的间歇 转动。工件夹紧功能:根据设计要求,工件在工位2与工位3时,必须有定位夹紧机构,是待加 工瓶在工位2与工位3时,能正确进行管制液体和压盖封口的动作。 按照要求设 计了如下的装置:方案一:如图2.9所示,该方案采用圆环来实现工件在工位 2和工

10、位3处进行灌图2.9装和压盖封口的夹紧定位,工作原理是当容器在工位 1处被旋转工作台带进时, 容器就被圆环夹紧,容器随着旋转工作台的转动而转动,容器一直处丁夹紧状态。但这种夹紧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工件在工位问转换时,由丁一直处丁火紧 状态,有摩擦力的作用,这样会导致工件损坏,甚至影响工作台的正常工作。故 设计最终没有采用这个方案。方案二:装置如图2.10所示,其工作部位(也就是相对与旋转工作台的工位2与工位3)由两个相交的圆所形成的公共部分,其相对丁一般的定位夹紧装置的图 2.10在丁其夹紧过程是由松到紧,且到达正确的位置为止,这样可以避免由丁工作台 旋转时由丁冲击的存在,导致的工件损坏甚

11、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现象。 不仅可 以正确定位,同时也达到夹紧的效果。使用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挡板来定位瓶子,防止转台在运动过程中由丁向心力 的作用将瓶子甩出工作台,并通过在工位外围加厚挡板使瓶子在每个工位被加紧 固定。靠挡板来实现定位夹紧,他相对其他装置具有许多优点:夹紧每次位置不 变,过程稳定不会破坏灌装瓶;只要设计适当就能够保证紧力合适对每次加紧都 能掌握好力度,保证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的稳定性, 乂要防止夹紧力过大 损伤工件表面或使工件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由丁夹紧装置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操作安全、省力;结构简单,便丁制造,维修十分方便等凸出优点。故最终选用 这个方案。 灌装机构功能设计:

12、方案一:采用凸轮机构如图2.11所示,此方案采用图示的凸轮机构,凸轮的连续转动,升程和回 程不断的交替,再由丁弹簧的作用,便实现了灌装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当凸轮 处丁回程时,活塞往上运动,此时灌装瓶吸入液体,凸轮继续运动,推动活塞向 下运动,此时为升程过程(此过程为等速运动,可以满足灌装等速的要求),此 时灌装机构对空瓶进行灌装,如此往复运动就可实现图 2.11方案二:采用连杆机构如图2.12所示,本方案采用连杆机构来实现灌装功能。图2.10虽然连杆机构制造简单,但是其设计过程复杂,所以最终采用方案一来实现灌装功能。图 2.12 压盖封口功能方案一:采用凸轮机构如图2.13所示,此方案采用图示

13、的凸轮机构,凸轮的连续转动,升程和 回程不断的交替再由丁弹簧的作用,便实现了滑块上下压盖。图 2.13方案二: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下图2.14是所设计的压盖封口机构,该机构为对心曲柄滑块图 2.14机构,曲柄AB与轴固接,轴的连续转动带动杆 AB连续转动,从而带动杆BC上 下运动,从而实现压盖封口机构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动一个工位就压盖封口一次, 继而实现对瓶子的压盖封口动作。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方案一凸轮的升程和回程产生的冲击力度不大, 不适合压盖。 而方案二的对心曲柄滑块结构简单,冲击力大。故选用了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压盖。 产品输出与传送功能:加工后的工件到达工位 4以后,有皮带轮,这里考虑到传送

14、带的速度不能很大,而工位之间的转换有很快,所以在此设计了如下图2.15所示。容器到达图示工位 3,压盖封口结束后,此时挡板将瓶子输往传送带方向推挡,同时容器是随着旋转工作台一起旋 转的,在合成力的作用下,容器被带至输出传送带上,进而传送到下个加工工位。图 2.15第三章旋转型灌装机机构运动总体方案3- 1旋转型灌装机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的自动灌装机如下图3.1与3.2所示:图3.1 主视图1.电动机和轴带轮 2.皮带轮3、4、4'、5齿轮6、7锥齿轮8主动拨盘9从动槽轮 10 凸轮灌装机构 11曲柄滑块封口压盖机构上示两图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运动简图,下面是该旋

15、转型灌装机的工作路线 原理: 电机1通过皮带轮传到2, 2通过轴传到H, H乂传到齿轮4,齿轮4'通过 固定的齿轮3转动到5, 5带动轴m旋转形成行星轮系。 与齿轮5同轴的锥齿轮6以相同角速度转动,轴m转动从而使凸轮 10转 动,凸轮通过滚子,推杆带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容器的灌装。 轴用旋转,曲柄11与轴固联,所以曲柄以相同角速度转动,而曲柄与连 杆相连,连杆与滑块连接,滑块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容器的封口压盖。 锥齿轮6与锥齿轮啮合而换向,锥齿轮7通过轴W传到主动拨盘8,主动 拨盘8带动从动槽轮9,从动槽轮9带动轴V转动,轴V与旋转工作台固接,从 而实现旋转工作台的间隙旋转运

16、动。第四章 运动循环图及运动转换功能图4-1运动循环图为了使灌装机各运动构件运动协调配合,我们设计了如下直线式动循环图图4.1和直角坐标式运动循环图图 4.2 :分配时间Os齐k 推 衣 4 S旋转工作台旋转停止.传送带连续传送灌装机构匠休推迸一灌装远休回程一泵入液体压盖机构回程如极位C1推进极位C2-退回图4.1直线式运动循环图060:240 260360转台机构»1L蹄止4H51机构*r图4.2直角坐标式运动循环图4.2绘制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绘制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如图4.3所示:图4.3旋转型灌装机系统转换功能图4- 3用形态学矩阵法创建旋转型灌装

17、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根据机械系统运动转换功能图图 4.3可构成形态学矩阵。图4.4所示的形态学矩阵可求出旋转型灌装机系统运动方案数为:N=4X 4X 4X 3X 3X 4=2034功能元功能元解(匹配机构)I减速1周转轮系 减速2 传送带连续 传送压盖的往复 运动瘫 复运动 工作台的间 歇运动带传动醛颦'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带传动链条传动商轮砖动蜗杆传动带传动麓条传动齿轮传动苴杆传动凸轮连杆传动四轮+连杆蜗杆传动不完全 齿轮棘轮IFIBT!凸轮间歇 机构图4.4形态学矩阵可由给定的条件,各机构的相容性,各机构的空间布置,类似产品的借鉴,上图折线为 设计的最优方案。第五章旋转型灌装机各运动

18、构件的设计,选择与分析由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可知:灌装速度是8r/min,则灌装凸轮和封口压盖曲柄 的转速也就是8r/min。由丁旋转工作台有 4个凹槽,所以旋转工作台转速为 2r/min,也即从动槽轮的转速也是 2r/min,因为设计的槽轮有4个径向槽,并 且主动拨盘只有1个圆销,所以主动拨盘的转速为 8r/min。5- 1传动机构的选择:机械的传动机构,是将动力源所提供的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定向的改变, 从而被人们有目的地加以利用。常见的传动机构有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 皮带传动,各传动机构的特点和使用场合。(1)齿轮传动:能够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传动平稳,可靠,效率高,寿

19、命长,结 构简单经凑,传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可应用丁减速箱。 带传动:可以缓和冲击和振动;带传动中心距不受限制,只要陪以合适的紧链结构, 理论可以很大,适用丁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可放在系统的一级。(3)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主要用丁两轴为垂直方向的传动,可改变传动的方向,放在传动系统的末 级。5-2减速机构的设计,选择与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及上述分析,可以利用所学的行星轮系来实现减速的目的, 下面是 运动结构图5.1及表5-1表示的具体的齿轮参数图5.1表5-1齿轮参数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d传送比i压力角带轮 16 0mm2带轮 212 0mm齿轮 35942 3 6 mm60

20、200齿轮 42048 0mm200齿轮4 '2048 0mm200齿轮 56042 4 0 mm200齿轮6、730412 0mm1200具体参数值1、2为皮带轮:ii2= 2。3、4、4'为圆柱齿轮:Z3=59, Z4=20 ,Z4'=20,Z5=601i5H=1-Z4'Z3/(Z4Z5)=-606、7为斜齿圆柱齿轮:Z6=30 z6=30 l76=Z7/Z6=30/30=1所以I轴转速960r/min, H轴转速为480r/min, E轴转速为8r/min.5-3灌装机构的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及系统方案图,选用如下灌装机构:如图 5.2设定的数值: 容器高度

21、h1为280mm; 活塞运动范围S为48mm; 推杆和活塞总长L为90mm; 滚子直径d=30mm; 容器顶部距离活塞最近距离为12mm;凸轮:此凸轮用丁灌装工位,利用远近休止带动推杆和活塞来实现灌装,设定活塞推杆的最大推程为48mm凸轮的安装高度为500mm以下为凸轮的具体设计 过程:我们设定凸轮的数据如下: 基圆半径3=40mm 滚子半径:rt=15mm 行程:S=48mm 推程角:a 0=18。° 回程角:a 0=100° 近休止角:a 01=60° 远休止角:a 02=40°图5.2运动规律的选择,为了减少刚性和柔性冲击,我们在推程和回程选用既无

22、柔性 冲击和刚性冲击的简谐运动规律,在远休和近休时选用静止运动规律。根据以上凸轮的数据我们利用“凸轮机构”软件可以将凸轮的图形设计出来,具 体过程:(1)、选择凸轮类型:(2)设置凸轮基本参数:图5.4图5.5(3)、设置凸轮分段参数为保证凸轮运动过程中减少冲击,我们将参数分别设置为: 0°60°为近休止运动阶段,升程为0mm静止运动规律; 60°240°为推程运动阶段,升程为48mm摆线运动规律; 2400280°为远休止运动阶段,升程为0mm静止运动规律; 280°360°为回程运动阶段,升程为-48mm简谐运运动规律。

23、将上述数据输入软件如下图所示:注§图5.6(4)利用反转法原理设计凸轮的图形为:图图5.7(5)运行出的最终结果,位移、速度、加速度图以及凸轮的二维图形如下图所5-4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分析由设计要求可知,自动灌装机要实现自动灌装及压盖封口的动作, 需要在不同工 位上分别执行者两个动作,间歇运动机构可以实现这个目的,故我们小组选择了 槽轮机构(槽轮机构具有以下特点:构造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率高,并能 较平稳地,间歇地进行转位;但因传动时存在柔性冲击,故常用丁速度不太高的 场合;同时由丁槽轮机构具有自行锁紧的功能, 所以能用丁此机构的定位作用。) 来实现上述要求:由灌装要求可知:灌

24、装速度为8r/min ,从而每个工作间隙为30/4s ,转台 每转动60用时5/4s,停留25/4s,运动规律如图5.9所示。图5.9卜面是设计的槽轮机构,如图5.10所示:具体设计参数如下:从动槽轮如图所示有四个径向槽,其外圆直径为 300mm并且从动槽轮的转速为 2r/min;250mm并且主动拨盘的的转速为 主动拨盘有一个拨动圆销,其直径为 8r/min,通过圆锥齿轮来传动;5-5传动齿轮,市轮,链轮的设计:(1)传动齿轮,带轮设计:下图所示为电动机转速到轴m的减速机构以及齿轮和带轮的设计,前面已经对各皮带轮和齿轮做了详细分析。邕功 960r/alnrIIn!图 5.115-6压盖封口机

25、构的设计:该机构为对心曲柄滑块如图5.6所示,是所设计的压盖封口机构,图5.6机构,曲柄AB与轴固接,轴的连续转动带动杆 AB连续转动,从而带动杆BC上 下运动,从而实现压盖封口机构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动一个工位就压盖封口一次, 继而实现对瓶子的压盖封口动作。有关此机构的数据如下: 容器高度hi为280mm; 齿轮与曲柄的转速为8r/min ; 曲柄AB长度Li=30mm®杆B如度L2=120mmffi制杆CD=60mr#瓦盖厚度=10mm C处丁最下极位时,D点距离容器瓶的距离为10mm 封口压盖滑块的行程 S=60mm由运动循环图可以知道封口压盖滑块的运动规律如下图所示图5.15

26、压盖封口运动循环图综上所述,曲柄滑块的数据如下:曲柄长 AB=L1=30mm连杆长 BC=L2=120mm极位火角9 =0°行程比 k=1最小传动角 y min=arcos(L 1/ L 2)= arcos(0.25)=72.52机构简图如下图5.16 :第六章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经过为期两周的艰苦奋斗,终丁把课程设计结束了。这几天的忙碌让我感觉重新 回到了高中的生活,每天八点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天黑了才回宿舍,跟着室友讨 论商议。这样的生活挺累的,但是感觉非常的充实,多了一份目标,少了一些迷 茫。说实话,刚开始接到课程设计的任务让我头很大,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多亏了老师的讲解才慢慢

27、的有头绪, 做课程设计的感觉就是,要用到的知识比这 一学期学的还要多,知识都跟不上节奏。经过查阅资料书籍,我也从开始的毫无 头绪慢慢的摸活了一些路子,随着深入,我的心态也在改变,由一开始的抗拒渐 渐地产生了兴趣,越来越觉得设计东西是非常有意思的,虽然我们设计的只是很 简单的一个机构。看到了我们学习的知识能够得到运用丁实际, 这个感觉非常兴 奋。这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很多的锻炼。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 学会了如何将平时所学的知识运用丁实践生活中,并且通过实践,加深了平时的 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了我们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的能力。再者,在凸轮和连杆设计、以及其运动分析、运动简图的绘制过 程中,我学会了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设计各类凸轮机构等。 在这两周知识海洋里 摸爬滚打,我的成果也在逐渐成型,最后算出来尺寸的那刻,看到自己设计的东 西成型,一股自豪的心情油然而生,那一瞬间,觉得这两周所有的苦累都是值得 的。参考文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重庆大学出版社,牛鸣岐、王保民、王振甫主编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桓、陈作棋、葛文杰主编机械制图 AutoCAD2012»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李爱军、李爱红 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