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09215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曲线特征及识别岩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测井曲线特征1.1.1电阻率曲线曲线特点双侧向是探测不同径向深度电阻率的测井方法。通常情况下,裂缝的存在使双 侧向出现差异,模拟实验表明,低角度裂缝的双侧向值呈负差异,而高角度裂缝 的双侧向值呈正差异,双侧向幅度差不仅与裂缝的产状有关,而且与裂缝的张开 度有关,因此在一些裂缝段也可能无差异。1.1.2声波曲线曲线特点裂缝在声波曲线上的反映与井筒周围裂缝的产状及发育程度有关。声波曲线对 高角度裂缝没有反映,对低角度裂缝或网状裂缝,声波测井值将相应增大;当遇 到大的水平裂缝或网状裂缝时,声波能量急剧衰减而产生“周波跳跃”现象。因 此利用声波时差可以识别水平裂缝或网状裂缝,但不能用于识别垂直裂

2、缝。声波 曲线对裂缝的显示主要取决于裂缝的张开度、发育程度、充填物和流体的性质。声波变密度测井对裂缝的探测是基于含流体裂缝而使声波波列发生畸变,出现 波列的能量衰减、干扰和波列转换,形成声波幅度、相位和频率明显变化,出现 “人”形或“v”形、扰动的锯齿形,以及条带变浅等。横波和斯通利波衰减的突 出,可指示斜交的裂缝。纵波幅度的衰减多见于高角度直裂缝;而横波幅度的衰 减则多出现在低角度或水平裂缝。裂缝在声波时差曲线上的反映与井筒周围裂缝 的产状及发育程度。1.13自然电位曲线曲线特点a. 当地层、泥浆是均匀的,上下围岩岩性相同,自然电位曲线对地层中心对称;b. 在地层顶底界面处,自然电位变化最大

3、,当地层较厚(大于四倍井径)时,可 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c. 测量的自然电位幅度为自然电流在井内产生的电压降,它永远小于自然电流回 路总的电动势;d. 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 度时,自然电位显示为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丁泥浆滤液矿化度时,显示为 正异常,如果泥浆滤液的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大致相等时,自然电位偏转幅度 很小,曲线无显示异常。影响因素:a. 地层厚度、半径的影响:当h>4d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近似等于静自然电位, 当hv4d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小于静自然电位,厚度越小,差别越大,异常顶 部变窄,底部变宽,不能用半幅点确定地

4、层界面:b. 地层电阻率、泥浆电阻率以及围岩电阻率的影响,Rt /Rm比值增大(Rt增大 或Rm减小),自然电位幅度值降低,Rs增大,其幅值也减小:c. 泥浆侵入带的影响:泥浆侵入带的纯在,相当于井径扩大,自然电位异常幅度 值降低。校正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影响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变化的因素,采用相 应的校正图版进行校正。1.1.4微电极曲线曲线特征:在渗透性地层有幅度差,微电位值大于微梯度值。影响因素:a. 测速测速过大会使曲线尖峰变得平滑,以致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b. 绝缘微电极系或电缆绝缘不好会歪曲曲线形状:c. 绝缘板几何形状电极系系数K与电极间的尺寸及极板的形状大小有关,而测

5、 井过程中极板经常与井壁磨擦,因此,测儿口井后就应该进行K值的校验。1.1.5感应测井曲线曲线特点:a. 上下围岩相同,单一低电导率地层,当地层厚度大于1.7米时,曲线上可以看 到过聚焦产生的局部极值,其厚度小于1.7米时,视电导率曲线呈现一尖峰。b. 上下围岩不同,单一低电导率地层,对于厚度大于2米的地层,地层中部的曲线 呈倾斜状,地层中心对应于倾斜段的中点,对于厚度小于2米的地层,视电导率 曲线偏向与地层电导率差别小的围岩一侧,这是在高低电导率地层,而在中间电 导率地层的曲线,对于厚度大于2米的地层,呈比较清楚的台阶状。影响因素:感应测井的线圈虽然有纵向和径向的聚焦作用,可还是受到围岩、泥

6、浆和侵入带 的影响。校正方法:a. I韦I岩校正首先根据井径d、泥浆电导率om和围岩电导率选出响应的图版,然后根据从感 应测井曲线上读出的视电导率b a和地层厚度h(可配合其它测井曲线求出h),在 图版纵横坐标上找出相应的点,通过此点曲线的模数,即为所求地层的电阻率, 在制作图版时,己经考虑到传播效应的影响,因此利用选用图版进行厚度围岩 校正之后,就不需要进行传播效应的校正。b. 无限厚地层侵入影响校正利用无限厚地层侵入影响校正图版,图版的参数为侵入带的直径D,曲线模数为 侵入带电阻率。图版的纵坐标为视电导率。a,当。m>100毫欧姆/米时,用图版右 边的曲线族,当。a <100亳

7、欧姆/米时,用图版左边的曲线族。在进行侵入影响校正 时,首先需根据其它测井资料,求出侵入带电导率bi (或电阻率Ri )及侵入带直径 D,再根据测井曲线求出。a及h值,根据b a值找出纵坐标,由纵坐标向右作水平 线与相应的bi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所求地层的电导率at o1.1.6中子测井曲线曲线特点:a. 在砂泥岩剖面中,粘土(泥岩)的中子测井计数率最低,致密砂岩的中子测井计 数率最高,粉砂岩、泥质砂岩、孔隙中充满液体的砂岩为中等数值:b. 气层的中子测井计数率是高值。影响因素:a. 井径、泥浆和套管的影响井径扩大使中子源周围的介质的含氢量大大增加,中子测井曲线幅度明显下降: 当矿化度

8、(含氯量)增高时,增强了泥浆对热中子的俘获作用,因此会使中子一热 中子测井曲线幅度下降,而使中子伽马测井曲线幅度增高,在套管井中,曲线幅 度下降。b. 侵入带的影响由F泥浆侵入增大了侵入带的含氢量,使中子测井曲线幅度明显下降,对于划分 含氯量不同的盐水层和油层时,往往造成盐水层和油层的中子测井曲线幅度没有 明显差异。1.1.7三侧向测井曲线曲线特点a. 高阻层视电阻率曲线对围岩形成高阻异常,异常对称于高阻层中点,异常极大 值为视电阻率代表值。如果地层较厚,岩性、电性不均匀,分段取值;b. 高阻层界面在三侧向曲线上缺乏明显的特征,但靠近高阻异常的底部。c. 深浅三侧向曲线形态相同,在储集层有幅度

9、差;影响因素主要为井眼、围岩层厚、侵入三个方面。1.1.8微球形聚焦测井曲线特点主要反映冲洗带电阻率,受泥饼和原状地层影响。1.2如何用测井曲线识别岩性自然电位:当地层、泥浆是均匀的,上下围岩岩性相同,自然电位曲线对渗透 性地层中心对称;渗透层在地层顶底界面处,自然电位变化最大,当地层厚度(大 于四倍井径)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渗透性地层的自然电位,对泥 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 岩性、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滤液矿化度的比值、地层厚度、井径、地层电阻率、 泥浆电阻率、围岩电阻率、泥浆侵入带都对自然电位曲线造成影响。声波时差:在砂泥岩剖而,砂

10、岩的速度一般很快,时差曲线数值较低,砂岩的 胶结物性质、胶结类型和胶结含量影响时差的大小。通常硅质、钙质胶结物比泥 质胶结的时差低,随着钙质增加时差下降,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时差升高。泥 岩时差高,粉砂岩、页岩介于泥岩和砂岩之间。砾岩一般声波时差较低。含气的 浅部地层有周波跳跃,或时差增大。主要受井径、岩层厚度、周波跳跃等因素的 影响。微电极:泥岩,微电极曲线幅度低,没有幅度差或有很小的正、负不规则的幅 度差,曲线呈直线状,致密砂岩或钙质砂岩微电极曲线幅度特别高,常呈锯齿状 或刺刀状,有幅度大小不等的正或负的幅度差,生物灰岩微电极幅度很高、正幅 度差大,粉砂岩幅度值较低,有较小的正幅度差,孔隙

11、性石灰岩幅度值比致密石 灰岩低得多,一般有明显的正幅度差。自然伽马:在砂泥岩剖面,纯砂岩GR最低,粘土最高,泥质砂岩较低,泥质粉 砂岩和砂质泥岩较高,即自然伽马值随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主要受地层厚度、 井眼、放射性涨落误差以及测速。1.3油气层的识别常用方法:电阻率测井,声波时差法,低侵高侵法电阻率测井:油层的电阻率一般比水层的高。如果R400R250,则为油层,反之为水层。 声波时差:如果测井曲线出现周波跳跃则可能为气层。低侵高侵:高侵为泥浆滤液电阻率大丁原状地层电阻率时为泥浆高侵,高侵地层电阻率的剖面为高侵剖 面,高侵一般出现在水层低侵为泥浆滤液电阻率小于原状地层电阻率时为泥浆低侵,低侵

12、地层电阻率的剖面为低侵剖 面,低侵一般出现在油层。1.4特殊现象的识别1.裂缝裂缝可分为张开缝(泥浆充填)、半充填缝、和充填缝。充填缝乂分为泥质 等低阻物质充填缝和方解石、硅质等高阻物质充填缝。(1)张开缝和低阻物质充填缝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图像呈近似正弦曲线的暗色细线或断断续续但仍可追 踪的暗色正弦(虚线)。网状缝分割基块,图像上位清晰的暗色细脉交织在一起。(2)高阻物质充填缝若充填物质与基块电性差异小,则这种闭合缝难以区分。当存在较大差异 时(如泥质灰岩中存在充填方解石的裂缝),则图像上出现依稀可辨的白色正弦曲 线。(3)微缝和微孔隙发育这种孔、缝中充填泥浆,大大降低可电阻率,导致地层微电

13、阻率扫描测井 图像(静态)比无孔,缝层段灰暗些。显然,因孔隙缝之微小,由地层微电阻率 扫描测井无法辨别出单个孔或缝。所以,在做判断时,必须有其他资料(如取芯、 邻井资料以及常规测井资料等)做参考。2.水淹层的判断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现在打都采用分片切割注水采油的 方法。由于油层渗透率不同,注入推进的速度也不一样。如果以口井的某个汕层 井段出现了水,这个层叫做水淹层。水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显示特点较多,要根 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部分水淹层(油层基底部或顶部见水),自 然电位曲线的基线在该层上下偏移,出现台阶,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 由于注入水的矿化度与油田水不同造

14、成的,该层射孔后,含水率为99%。若R】为泥岩地层水电阻率,R.为未水淹层地层电阻率,R3为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Rh为泥浆滤液电阻率,假定R】VR? <R3<Rnf,砂岩中无泥质夹层 且岩性均匀。在井中,泥岩与为水淹层接触面上自然电流回路总电动势为E12=K16 (Rh/R,)在井中,未水淹层接触面上自然电流回路总电动势为E23=Kdlg(Rmf/R3)+Kdlg(R3/R2)-Kdlg(Rrrf/R2)=Ka lg(Rmf/R,r(R3/ R2 )*d lg(Rrf / R3)在井中,水淹层与泥岩接触面上自然电流回路总电动势为E31= Klg(Rmf/R3)其线偏移值的大小为 E

15、/Ei2E23E3i=K lg(Rmf/ R2 )-(Rmf/R3)=K lg(Rmf/R3)根据本基线偏移的大小,可以估算水淹程度。由统计资料得出,理大于 8MV时,为高含水淹层;ZE在58MV之间,为中含水层;ZE小于5MV 时,为低含水层或岩性变化引起的基线偏移。由于各地区的储集层特点不同,故水淹层在n然电位曲线上的特点不同,应 当根据本地区的曲线变化规律判断水淹层。1.5泥质含量,油气饱和度,孔隙度的计算1.泥质含量的确定(1)自然电位曲线法自然电位曲线没有绝对零点,是以泥岩井段的自然电位曲线幅度作基线: 自然电位曲线幅度理的读数是基线到曲线极大值之间的宽度所代表的亳伏 数。在砂泥岩剖面中,以泥岩作为泥岩基线,Cw>Crf时,砂岩层段出现自然 电位负异常:砂岩井段出现自然电位正异常:Cw=Crf .没有造成自然 电场的电动势产生,则没有自然电位异常出现。C”与C廿差别越大,造成的自然 电场的电动势越大。在砂泥岩剖面中,自然电位曲线曲线以泥岩为基线,在白然电位曲线上 出现异常变化的多为砂岩。含水纯砂岩层,自然电位幅度越大,Esp=SSP。=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