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球和地球仪.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21923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地球和地球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1地球和地球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1地球和地球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地球和地球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地球和地球仪.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阳矿中学七年级地理导学案课 题1.1.1地球和地球仪班 级组 别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数据;3.地球仪的用处;能力目标:能够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情感目标:通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能够学到有关科学史的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 精神。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地球仪的特点。第一课时复习导入:以小组为单位回忆:1.小学自然课我们学到的太阳、地球、月球是怎样运转的?2.地形、大江大河、旅游景点、不同的国家、人口、大洲和大洋等地理事物都存在于什么地方?竞速自学: 知识点一:认识地球的

2、形状和大小1.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依次是: 。除此之外,人们还通过观察 和 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近代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2.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 率领船队依次通过了 ,首次实现了人类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到了20C, 前苏联宇航员 进入太空,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3.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为 千米,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4. 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填“圆弧”或“直线”),由此可以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是 。类似的情况还有:茫茫大海远处驶来的帆船,我们总是先看到 后看

3、到 。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 地球的形状,并且 把它缩小,制作的 叫地球仪,在上面用不同的 、 和 来表示 、 、 、 、 和 等地理事物的 、 及 等。合作探究:什么叫地球仪?地球仪上是怎样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的?地球仪有什么作用?第二课时基础自测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 天圆地方 B. 地如覆盘 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地球卫星照片2.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A. 椭圆体 B. 扁球体 C. 正球体 D. 两级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3.地球的最大周长是:( )A. 约5.1亿千米 B. 约6.7亿千米 C. 约4万千米 D

4、. 约6.357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A. 4万平方千米 B. 5.1亿平方千米 C. 6.371平方千米 D. 6.357平方千米 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最科学的是:( )A. 天圆地方 B. 地如覆盘 C. 地球卫星照片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6.“坐地日行八万里”,此话最吻合的地点在地球的:( )A. 地球表面 B. 最大周长处 C. 半径端点 D. 任何一点 7.在地球仪上,人们是怎样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的:( )A. 用画线段的方式表示 B. 用语言陈述的方式表示 C. 用实物图形的方式表示 D. 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 8.地球仪最重要的作用是:( )A. 让人们观赏 B. 让人们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 C. 让人们互相交流 D. 让人们充分利用资源 9.下列对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模型 B. 地球仪是仿照地球制作的 C. 地球仪是仿照正球体制作的 D. 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的 10.今天,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 )A. 观测月相变化 B. 到海边看帆船 C. 看地球卫星照片 D. 参加环球航行能力提升:同学们还有能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吗?自我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