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32653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C.吾曹:我们。D.关情:牵动情怀。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疑是民间疾苦声(_)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憎恶,厌恨。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2)些小吾曹州县吏(_)细小;微小。稍许;略微。少许。3“一枝一叶总关

2、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_)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_)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_)2. 课内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词牌名词题)。2把下阕补充完整。3词中画“_”的句子中,作者由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景象。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_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

3、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3.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

4、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用诗句回答)。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春夜洛城闻笛钱塘湖春行诗的体裁不同_表达的情感不同_给人的感受不同_ 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

5、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词中描绘的是_时节的景色,由“_”“_”可以看出来。2“唱黄鸡”的意思是(   )A.比喻时光流逝  B.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C.黄鸡报晓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意思是_?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是(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5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_)(2)“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_)(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_)5.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石灰吟千锤万

7、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3解释下列词语。(1)吟:_ 。(2)千锤万凿: _ 。(3)若等闲: _。4这是一首(  )诗。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5诗句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_)千锤万击,(_)烈火焚烧,(_)粉骨碎

8、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间。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7诗句“_ ,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的追求。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陆游是我国杰出的_诗人,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歌。2示儿是陆游的_之作。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告诉儿子,即便是他死了,也不要忘记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3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北定”指的是_。4家祭无忘告乃翁

9、中的“乃翁”指的是_。7. 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的景象。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_8. 课外阅读。苍松怪石图题诗清李方膺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注释

10、)君:你。 阙:宫殿。 迥:远。1这首诗画“”的句子采用了_的写作手法,突出了_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2这首诗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B.诗歌中怪石耸立,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C.诗歌中苍松挺劲,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D.这首诗歌中的苍松和怪石之间没有相互衬托的关系。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请用“”画出带给读者无限希望的诗句。这两句诗颇有“   ”之意。9. 古诗欣赏。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

11、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的是( )时候的景色。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字描绘出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 )( )( )( )(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颜色是( ),声音是( ),动景是( ),静景是( )。4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点应该是(_)。10. 阅读回乡偶书(其二),感受贺知章的乡愁。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2、。1从题目中的“_ ”字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是有感而发,随感所想。2诗的前两句中,体现诗人离家数十载,家乡世事变迁的词语是“ _”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A悲伤 B慨叹 C凄凉 D哀怨3下列对后两句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从人事变化转到了景物描写上,借物是人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B.诗句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湖波不改”反衬“半消磨”,加强了诗人的感情C.诗人写门前的镜湖,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D.“春风不改旧时波”中“不改”的不仅仅是微波粼粼的镜湖,还有诗人的乡情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_,立根原在_。千

13、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1补全古诗。2诗的第一句中,“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 _。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4这首诗采用了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_)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5“尔”的意思是_。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寒舍(   ) 在下(   ) 晚生(   ) 贤郎(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12. 阅读下面

14、的这首诗,回答问题。月下独酌(节选)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_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3. 阅读与理解。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镜子 照   仔细看;审察  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1)水清可鉴(   )

15、   铜鉴(   )引以为鉴(   )   鉴别(   )活:生存,有生命   在活的状态下   活动,灵活  生动活泼;不死板  工作   产品(2)活捉(   )   活水(   )   活跃(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16、)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_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_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_14. 古诗文阅读。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乃:_  花重:_2给诗句划节奏。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3解释诗句的意思。

1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的景象。15. 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由_代词人_所写的一首词。“_” 是词牌名,_是词题。2首词中“见”字的读音为_, 它的意思与“_”相同。3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从“_” “_”“_” 这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从嗅觉和听觉描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B.表达了词人旅途的忧愁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