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33357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秋英语教研组活动记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秋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        教研活动情况 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  教研活动时间 2014年9月28日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英语教师 执教 向丽蓉   活动过程 1、  执教人、骨干教师参与备课2、  执教人上课3、  执教人说课4、  数学组教师评课5、  教

2、科室总结、反思教研情况     效果反思        连加连减这个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个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实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协助,所以这个知

3、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因为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2014秋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记录人:张根         

4、0;          教研活动情况 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  教研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24日地点 三(2)班 参加人员 英语教师 执教张园   活动过程 1、  执教人、骨干教师参与备课2、  执教人上课3、  执教人说课4、 数学住教师评课5、  教科室总结、反思教研情况&

5、#160;    效果反思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理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现行教材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性教材,其中绝绝绝大部分的数学问题都是必要条件的问题,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教材显得比较薄弱,教学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

6、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学习材料,除了引进有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还要逐步引进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以及答案上开放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补充教材不足 2014秋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记录人:张根          教研活动情况 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  教研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6日地点 五(2)班 参加人员 英语教师 执教向丽蓉 

7、60; 活动过程 1、  执教人、骨干教师参与备课2、  执教人上课3、  执教人说课4、 数学组教师评课5、  教科室总结、反思教研情况     效果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理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主动地实行观察、实验、猜测与交流。内容的表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

8、习需求。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执教老师在教学简易方程一课时,努力营造一种认知、生活、情感、人格等谐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的生活大课堂。纵观整节课的教与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达到预期效果的:    1、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活动前提,营造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学习环境。2、教学材料的组织实现了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3、利用教材,创设情境,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 2014春季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记录人:张根   

9、60;          教研活动情况 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  教研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0日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英语教师 执教 李威   活动过程 1、  执教人、骨干教师参与备课2、  执教人上课3、  执教人说课4、 数学组教师评课5、  教科室总结、反

10、思教研情况     效果反思     所授课题是小学五年级整理和复习中“数的认识和意义”。听了这堂课后,这是一堂整个小学阶段有关“数”的综合复习课,关于“数的认识和意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整数、小数、分数.),整数、小数、分数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要想利用一堂课的时间将这些知识点全面讲到难度很大,但是洪老师抓住了复习的重点(意义、计数单位、比较.)进行整理和复习,很好的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有关“数”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使知识形成了网络结构,学生很容易理清知识间的结构,并能很好的理解它们之

11、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很讲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这是在新课标、新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理念。复习课没有统一的模式,复习时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和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处理,即因材施教。2014春季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记录人:张根        教研活动情况 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  教研活动时间 2014年5月15日地点 三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 英语教师 执教 李威   活动过程 

12、;1、  执教人、骨干教师参与备课2、  执教人上课3、  执教人说课4、 数学组教师评课5、  教科室总结、反思教研情况     效果反思     “认识小数”是一节和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习内容,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大多数孩子还是能理解接受,邓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学习小数的读法,宋老

13、师非常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用超市里的物品单价读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里。               2014春季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记录人:张根         教研活动情况 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  教研活动时间 2014年5月28日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

14、员 英语教师 执教 张小兵   活动过程 1、  执教人、骨干教师参与备课2、  执教人上课3、  执教人说课4、 英语教师评课5、  教科室总结、反思教研情况     效果反思     如何打造高效愉悦的课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的课堂是高效愉悦的?怎样的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去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进一

15、步提高教学效益?“先学后教”的效果如何?学困生补在教学前有效吗?希望我们一起思考尝试,把自己的行动拿出去研究,把自己的研究的成果拿出去行动!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2014春季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记录人:张根        教研活动情况 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  教研活动时间 2014年6月4日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英语教师 执教 张根   活动过程 1、  执

16、教人、骨干教师参与备课2、  执教人上课3、  执教人说课4、 数学组教师评课5、  教科室总结、反思教研情况     效果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学困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