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39710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考试题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环境监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2、 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3、 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4、 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5、 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6、 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7、 化学需氧量(COD :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 表示,它是水体

2、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8、 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9、 总有机碳 ( TOC) : 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 mg/L)表示。10、 总需氧量(TOD :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 Q的含量(mg/L)计。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

3、(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14、总悬浮颗粒物(TSB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2W/m217、 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18、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19、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20、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

4、误差。21、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2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 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偶然误差的大小。23、灵敏度:是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在被测物质改变单位质量单位浓度时所引起的相应 量变化的程度。它反映了该方法或仪器的分辩能力。24、 检出限:指一个分析方法对被测物质在给定的可靠度内能够被检出的最小质量或最低 浓度。二、填空题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 (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

5、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 c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储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5、蒸储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 (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6、在安装蒸储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 本低。9、样品消解

6、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 (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 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

7、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17、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 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等)。18、无二氧化碳水的制备方法有(煮沸法、曝气法和离子交换法)。19、水样在(25C)保存,能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和化学作用的速度。20、监测数据的五性为:(精密行、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21、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和质量控制图)。2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又称(外部质量控制)

8、。23、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24、加标回收率分析时,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25、痕量分析结果的主要质量指标是(精密度)和(准确度)。26、在监测分析工作中,常用增加测定次数的方法以减少监测结果的(随机误差)。27、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为:(标准曲线的斜率)28、校准曲线可以把(仪器响应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定量地联系起来。29、全程序空白实验是(以水代替实际样品, 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步骤完 全相同的操作过程)。30、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取相同的试剂(滴定法中的 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除外),但空白

9、试验不加试料。31、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32、在方法验证中需用的基准物质,如标准溶液,要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核查。测量完成后,计算两者的平均值,若在(95%置信区间无显著差异)即可使用。33、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规定以(4倍检出限浓度)作为测定下限。34、在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应注意(加标量控制在样品含量的0.52倍,加标后的总浓度应不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浓度值)。35、试剂空白值对(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均有影响。36、密码质控样指(在同一个采样

10、点上,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37、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38、准确度可用(标准样品分析和加标回收率测定)来评价。39、精密性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40、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41、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通常引用(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专用术语。42、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43、校准曲线的检验包括(线性检验、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44、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斜率 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45、按地表水

11、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 ),现场采集的水样分为 瞬时水样 和 混合水样 ,混合水样又分为 等比例混合水样 和 等时混合水样 。46、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 深水区、 浅水区、岸边区), 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47、采样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为 背景断W 、对照断面 、控制断包和 削减断面 等。48、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 、 回水区 和 排污归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49、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 ,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50、

12、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 或车间处理设箜 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51、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 排污单位 的外排口。52、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COD石油类、氧化物、六价铭、汞、铅、镉和神等,要逐步实现 等比例 采样和 在线自动 监测。53、测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 和直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54、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 ,贴好标签。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55、测

13、定油类、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金氢、 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56、测量pH时应 停止搅动 , 静置片刻 ,以使读数稳定。57、玻璃电极在pH 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出现碱性误差(钠差) ,即 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偏低 。58、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和 二隅_方法。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N&GQ ;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掩蔽剂 去除。59、用于测定 COD勺水样,在保存时需加入H2SO,使pH <2。60、KCrzG测定COD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如酸度太大,会使 滴定终

14、点不明显。61、六价需与二苯碳酰二队反应时,显色酸度一般控制在 0.05-0.3mol/L(1/2H2SO4),以 0.2mol/L 时显色最好。62、测定铭的玻璃器皿用 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型洗涤。63、水中氨氮是指以 游离(NH) 或钱盐形式存在的氮。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属、一水杨酸一次氯酸盐法 和 滴定法 方法。64、1德国硬度相当于 CaO含量为 10 mg/lL 。答:、1065、油类是指 矿物油 和 动植物油脂 ,即在pHK 2 能够用规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66、测定高镒酸盐指数时,水中的亚硝酸盐、 亚铁盐、琬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有机物 均

15、可消耗KMnQ高镒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67、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 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 消解水样时,所消耗的 氧化剂的量的量,以 氧的mg/L 表示。68、用钻钳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是以 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遨 的度值表示。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 pH 。69、测定 BOD所用稀释水,其 pH值应为7.2、BOD应小于0.2mg/L 。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以在 0.3-1mg/L 之间为宜。接种稀释水 配制后应立即使用。70、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解氧大于 2mg/L 和剩余溶解氧大于 1mg/L

16、时,计算结果应取平均值 ,若剩余的溶解氧 小于1mg/L 甚至为零时,应加大稀释倍数。71、在环境监测分析中,测定水中碑的两个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和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我国标准分析方法是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72、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时,样品直接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 总萃取物 ,另一份经 硅酸镁 吸附后,用于测定 石油类。73、加标回收率分析时, 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 倍。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测定上限的90 %。74、含酚水样不能及时分析可采取的保存方法为:加磷酸使pH0.54.0之间,并加适量 CuSO

17、,保存在10c以下,贮存于 玻璃瓶 中。75、在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在现场测定的项目有 在退、 pH 、 电导率、 溶解氧(DO 和氧化一还原电位(Eh)等。76、水环境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规定了铝酸钱分光光度法,是用过硫酸钾(或硝酸一高氯酸)为氧化剂,将 未经过滤的的水样消解,用铝酸钱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79、测定氧化物的水样, 采集后,必须立即加NaOH 固定,一般每升水样加0.5克 NaOH ,使样品的pH >12 ,并将样品贮于 聚乙稀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在采样后 24小时以内进行测80、电导率的标准单位是 SX m (或答西门子/米) ,此单位与/ m 相当。81、通常规定 25C为测

18、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82、测定铭的玻璃器皿(包括采样的),不能用重铭酸钾洗液(或铭酸溶液)洗涤,可用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剂洗涤。8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 选择适当材料的容且、控制水样的pH 、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齐I)、冷藏或冷冻。84、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 息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85、测定苯胺的样品应采集于玻璃 瓶内,并在 24 h内测定。86、N- (1-泰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适用于 0.03-50mg/L的水样中苯胺类的测定。当 水中 酚 含量高于 200mg/

19、L时,会产生 正 干扰。87、硫化物是指水中溶解性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2 的H2S、 HS 、S 以及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和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88、硫化氢具有较大毒性,水中硫化氢臭阈值浓度为 0.025 0.25星g/L 之间。89、由于硫离子很容易被氧化,易从水样中逸出,因此在采样时应防止曝气,并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酸锌-乙酸钠溶液,使水样呈 碱性 并形成硫化锌沉淀。采样时应先加 乙酸锌-乙酸钠溶液 ,再加 水样 。答:氢氧化钠溶液 淀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碱性硫化锌沉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水样。90、碘量滴定法测定硫化物时,当加入碘液和硫酸后,溶液为无色,说明硫化

20、物含量较高 ,应补加适量碘标准溶液,使呈 淡黄棕色为止。空白试验亦应加入相同量的碘标准溶液 。9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普通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份,使用最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LAS)。亚甲蓝分光光度法采用 LAS 作为标准物质。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标准分析方法是 亚甲蓝分光光度 迭 。92、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 、 饮用水 的浊度,最低检测浊度为度。93、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汞的出类标准值为w0.0001mg/L,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汞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05mg/L。94、测定水中微量、痕量汞的特效监测方法是冷原子吸收法和 冷原子荧光法。这两种方法

21、干扰因素少、灵敏度 高。95、总磷包括溶解的 、 颗粒的 、 有机的 和 无机磷。96、离子色谱可分为高效离子色谱、 离子排斥色谱 和流动相色1 三种不同分离方式。97、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 色谱的一种,是 分析离子的液相色谱。98、离子色谱对阴离子分离时,抑制柱填充 强酸性(H+)阳离子 交换 树脂。99、离子色谱对阳离子分离时,抑制柱填充 强碱性(OH)阴离子 交换 树脂。100、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地表水 、 工业废水中的甲醛,但不适用于测定印染废水中的甲醛。101、 室内空气监测时,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102、 采样时关闭门窗,一般至少采

22、样45min;采用瞬时采样法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1015min。(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103、选取湿沉降采样器位置时,较大障碍物与采样器之间的水平距离应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两倍,即从采样点仰望障碍物顶端,其仰角不大于30。(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04、湿沉降采样器应固定在支撑面上,使接样器的开口边缘处于水平,离支撑面的高度大于1.2m,以避免雨大时泥水溅入试样中。(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05、湿沉降采样时间的选取原则是:下雨时每24h采样一次。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雪)过程,可合并为一个样品测定;若遇连续几天降雨(雪),则将上午 9:00至次日上午9:00 的降雨(雪)视为一个样品。(酸

23、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06、监测湿沉降的接雨(雪)器和样品容器在第一次使用前需用10% (V/V)盐酸或硝酸溶液浸泡24h,用自来水洗至中性,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多次,然后用少量去离子水模拟降雨,或者测其电导率(E。,EC值小于0.15mS/m视为合格。(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07、监测湿沉降时,洗净晾干后的接雨器安在自动采样器上,如连续多日没下雨(雪),则应3d5d清洗一次。(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08、监测湿沉降时,取一部分样品测定EC和pH,其余的过滤后放入冰箱保存,以备分析离子组分。如果样品量太少(少于 50g),则只测EC和pH(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09、 监测湿沉降时,用 0.45科

24、m的有机微孔滤膜过滤样品前,应将滤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并用去离子水洗涤 3次后晾干,备用。(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10、 稳态噪声指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的噪声。(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111、 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应分别在昼间和夜间进行测量,在规定的测量时间内,每次每个测点测量10分钟的等效声级。(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112、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城市功能区环境噪声应选择在周一至周五的正常工作日, 进彳T 24小时的连续监测。(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113、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

25、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 20厘米,距路口应大于 50米。(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114、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建筑物附近的户外噪声测量位置最好选在离外墙1至2米,或全打开的窗户前面 0.5米处。1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用声级计采样时,仪器动态特性为“慢”相映,采样时间间隔为5秒。11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如厂界噪声为稳态噪声,测量 1分钟的等效声11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厂界噪声的测点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米,高度1.2米以上的噪声敏感处。如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11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如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测点应选在居室中央,测量

26、时应打开面向噪声源的窗户,并以噪声源设备关闭时的测量值为背景值,室内限值应比相应标准值低10 分贝。11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场界噪声的测点应选择施工场地边界线上的敏感建筑物或区域最近的点。12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当风速超过1m/s 时,测量时应加防风罩,当风速超过 5m/s 时,应停止测量。121、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选择规定:北方冬季施工的建筑物应测定氨,新装饰、装修过的室内环境应测定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五、简答题1、水样中的余氯为什么会干扰氨氮测定?如何消除?答:余氯

27、和氨氮可形成氯胺。可加入NaS2Q消除干扰。2、酚二磺酸法测定 NQ-NI,水样色度应如何处理?答:每 100ml 水样中加入2ml 氢氧化铝悬浮液,密塞充分振摇,静置数分钟澄清后,过滤,弃去最初滤液的液的20ml。3、如何制备无氯水?答:加入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将自来水中的余氯还原为氯离子(以DPD佥查不显色),继而用附有缓冲球的全玻璃蒸馏器进行蒸馏制备。4、保存水样防止变质的措施有哪些?答:(1)选择适当材质的容器;(2)控制水样的pH 值;(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4)冷藏或冷冻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5、简述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的原理。答:在中性条件

28、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 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稀二醛,最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其色度与氰化物的含量成正比,进行光度测定。6、简述水污染事故的定义 参见: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答 :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7、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较大的河段,一般设置三种断面,对这三种断面各应如何设置?答:(1)对照断面: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的地点。2)控制断面:布设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3)削减断面:布设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29、注:横线表示设置断面的位置、圆圈表示排污品8、 N-( 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时,最佳温度是多少?应如何控制?答:最佳温度是22-30 。若室温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应在恒温水浴中显色,保存在冰箱中的水样及试剂,显色前一定要取出放至室温后再显色测定。9、采集苯胺废水样品使用什么材质的容器?为什么?答:使用玻璃瓶。若用塑料等有机物质的采样瓶,容易沾污。10、 什么是透明度?测定透明度的方法有哪些?答: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测定透明度的方法有铅字法和塞氏盘法。11、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答: 因为过硫酸钾将水样中的氨氮、亚

30、硝酸盐氮及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硝酸根离子在220nm波长处有吸收,而溶解的有机物在此波长也有吸收,干扰测定。而硝酸根离子在275nm处没有吸收。所以在 275nm处也测定吸光度,用来校正硝酸盐氮值。12、离子色谱具有哪些优点?答: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可同时分析多种离子。13、简述离子色谱柱的分离原理。答:由于各种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亲和力不同,样品通过分离柱时被分离成不连续的谱带,依次被淋洗液洗脱。14、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A. 有大量废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 应设监测断

31、面。B. 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监测断面。C. 监测断面的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衡、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D. 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监测断面一致,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15、 采集水样注意事项a.测定悬浮物、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油类、硫化物、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 项目需要单独采样;b. 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c. pH电导率、溶解氧等项目宜在现场测定。d. 采样时还需同步测量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16、 水样的运输注意

32、事项A. 要塞紧采样容器口塞子, 必要时用封口胶、石蜡封口;B. 盛水器应妥善包装,避免外部受污染;C. 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碰撞导致损失或玷污;D. 需冷藏的样品,应配备专门的隔热容器,放入制冷剂;E. 冬季样品可能结冰,玻璃瓶小心防冻破裂;F. 水样的运输时间,通常以24h 作为最大允许时间。17、水样保存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原则: 减缓生物的作用,减缓化合物的水解和氧化还原作用,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但不能完全制止水样的物理化学变化。基本方法:1. 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稳定性好(P 或 G) ; 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发生吸附2. 过滤或离心分离;除去藻类和细菌(0.45 微米微孔滤

33、膜)3. 冷藏或冷冻:降低反应速度;4. 加入化学试剂。生物抑制剂、酸碱调节pH 值、加入氧化还原反应18、水消解的目的与方法目的: 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价态的金属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或转化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方法:(1) 湿式消解法:硝酸消解法、硝酸高氯酸消解法、硝酸硫酸消解法、硫酸磷酸消解法、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多元消解法、碱分解法( 2)干灰化法(高温分解法)19、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优点:a. 灵敏度高,检出限较低;b. 准确度较高c. 操作简便、快速,仪器设备不复杂;d. 应用范围广;e. 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组分。局限性:a. 由于谱线重叠而引起的光谱干扰比

34、较严重,所以选择性有时较差;b. 必须用化学的方法将分析组分转变为吸光物质。该操作往往较麻烦,有时也会带来相应的干扰或误差。20、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的特点U简称为原子吸收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灵敏度高、检出限低;U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U分析速度快;U精密度高U应用范围广;U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原子吸收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AAS)。它是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19、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1 ) pH 的测定:比色法、

35、玻璃电极法( 2)酸度和碱度的测定:主要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3) DO的测定:碘量法A 在碱性介质中,水中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 化物沉淀:MnSO4 + 2NaOH = Mn(OH)2 + Na2SO42Mn(OH)2 + O2 = 2MnO(OH)2B 加酸溶解沉淀,四价锰又将碘离子氧化成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 碘:MnO(OH)2 + 2H2SO4 = Mn(SO4)2 + 3H2OMn(SO4)2 + 2KI = MnSO4 + K2SO4 + I2C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由此 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2Na2S2O3 + I2

36、 = Na2S4O6 + 2NaI20、大气污染物的分类按存在状态分:分子态污染物:常温、 常压下以气体分子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CO, SO2, NOX, HCl , Cl2 ,O3 ;或常温下液体或固体易形成蒸气态进入大气苯、苯酚、汞特点:运动速度较大、扩散快、分布较均匀颗粒态污染物:分散在空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多在0.01100 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根据沉降特性分为降尘:>10wm;飘尘:<10(1 m (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 <100 m颗粒物的总称飘尘(<10Wm):可吸入颗粒物具有胶体性质,故又称气

37、溶胶。烟: 某些固体物质在高温下由于蒸发或升华作用变成气体逸散于空气中遇冷后又凝聚成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于空气中构成烟。(0.011科m)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10 m)分散型气溶胶和凝聚型气溶胶。颗粒类型降尘飘尘 (雾、烟)粒径(m)>10<10 <100.01121、大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1.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mg/m3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2. 体积比浓度:mL/m3指 100 万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这种表示方法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22、大气污染物采样布点方法( 1 )按

38、功能区布点: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分布可不均,污染集中区多设。( 2) 网格布点法:针对均匀分散的多污染源地区,在监测范围的地面上划分均匀网状方格,在方格中心或线的交点上布点。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 3)同心圆布点法:针对多个污染源集中的地区,以污染源为圆心,在地面上划若干个同心圆, 过圆心引出若干条放射线,放射线与同心圆的交点设置监测点。不同圆周上的采样点数目不一定相等或均匀分布。( 4)扇形布点法: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以点源为顶点,扩散方向为轴线,在相应地面上划一个扇形范围(<90o,以45o为宜),采样点设在离点源不同距离的扇形弧线上,点数按监测要求规定。 注 同心圆或弧线不宜等距离划分15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