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俗语”论文表达方式论文:浅谈现代汉语中的“饮食俗语”.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39949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食俗语”论文表达方式论文:浅谈现代汉语中的“饮食俗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饮食俗语”论文表达方式论文:浅谈现代汉语中的“饮食俗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饮食俗语”论文表达方式论文:浅谈现代汉语中的“饮食俗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食俗语”论文表达方式论文:浅谈现代汉语中的“饮食俗语”.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顾中国学术期刊洌 wwv/ 饮食俗语论文表达方式论文:浅谈现代汉语中的饮食 俗语 摘要:本文通过对饮食俗语的分类以及表达手法上 区别于其他俗语的表达方式,对饮食俗语在日常生活中 广泛的应用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饮食俗语;分类;表达方式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重要 的就是饮食。中国的美食声名远扬,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 许多人都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 香、味、形赞不绝口。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现代汉语中的很多 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莫过于俗语。 俗语, 如果追溯其成词时间,可从刘向的说苑算起,据今已有 两千多年的时间。但其明确定义最早见于

2、辞海 (上海辞 书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俗语,也叫俗话、俗 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 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指谚语、 俚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出 版社,2002年增补版)中的俗语词条解释为:通俗并广泛 流传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 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也叫俗话。著 名语言学家温端政认为,俗语具有群众性、鲜明的口语性和 _ 论文发表专家一 顾中国学术期刊洌 wwv/ 通俗性、相对的定型性三个特征,他在中国俗语大辞典 前言中对俗语下的定义是:俗语是群众所创造的,并在 群众口语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 由上述可知,俗语是

3、口语的东西,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贴 得比较近,饮食作为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头戏,在俗 语中有很多体现是十分正常的甚至可以说必然的。在这里我 们姑且将这些在描述上与饮食方面有关的俗语称为饮食俗 语。由于饮食俗语数量众多,使用频率也很高,是现代日 常语言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深入 的研究。 二、饮食俗语的类别 首先,饮食俗语可以分为本无其物类和本有其物类。 (一)本无其物类,也就是说俗语中的事物是现实中不 存在的,如后悔药、闭门羹、定心丸、迷魂汤、忘 情水等。这些事物都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之所以 能够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并且相对定型,我们认为是因为这些 说法简洁精练、生动形象

4、,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一明晰 易懂。由于这些原因,这些俗语才能够代替想回到事情还 未发生前、被他人拒绝、使安下心来、使人神魂颠倒、 忘记逝去的感情而存在、流传和定型。 本无其物类饮食俗语在整个饮食俗语家族里只占很小 _ 论文发表专家一 顾中国学术期刊洌 wwv/ 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饮食俗语还是属于本有其物类的。接下 来,我们将重点分析本有其物类饮食俗语。 (二)本有其物类,也就是说俗语中的事物是现实中确 实存在的。本有其物类又可以分为器具类和食物类。 1、器具类 器具类,即与饮食有关的器皿工具,如锅碗盆瓢、刀叉 壶罐等。与饮食器具有关的俗语很多,如: 铁饭碗、抢 饭碗、背黑锅、连锅端、饭瓢过

5、河、破罐子破摔、 钝刀子割肉、竹筒倒豆子、茶壶里煮饺子、蜜罐里 长大的、锅开着等下米、破蒸笼,不盛气、哪壶不开 提哪壶、谁家锅底没有黑、竹篮打水一场空、满瓶不 动半瓶摇、打破沙锅问到底、马勺免不了碰锅沿、摸 摸筷子就算入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打碎的盘子敲 烂的碗、不图锅巴吃、不在锅边转、正锅配好灶,歪锅 配蹩灶等。 器具类饮食俗语数量很多,其中与锅有关的特别多。所 以我们可以以锅为例,分析一下器具类饮食俗语的成词根 源。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器具,因其用途和 外形颜色,在俗语中常常用以比喻富 _ 论文发表专家一 顾中国学术期刊洌 wwv/ 足、根本、错误 等。由对锅的分析可以看出,器具类饮食俗语的形成, 主要与饮食器具的用途和外形有关。饮食器具充斥人们的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