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40006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地下建筑也提出 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地下建筑不仅要满足安全性需求,还要 符合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地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有着一些 特殊之处,施工难度更高,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下建 筑的主要能耗分为 3 部分:采光能耗、空调能耗、动力能耗 该文主要针对地下建筑的能耗问题与节能策略进行分析。关键词:地下建筑热工环境节能策略中图分类号: TU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6)12(b)-0083-0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在地下建筑中的活动日益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地下

2、建筑不断得以发展壮大。但是地下建筑又不同于地面建 筑,为了让其和地面建筑有一样的舒适度标准,不但要改善 地下环境, 使其正常运行, 也要控制成本, 并进行节能设计。1 地下建筑热工环境分析 地面建筑受地面环境的影响,而地下建筑则受到土壤或 岩石的影响,这些物质对维护其结构和热工性能有着不可或 缺的作用。下面将分别介绍室外和室内的双重热湿作用对地 下建筑的影响。地下建筑室外热湿环境:地下建筑受到无限厚岩石或土 壤的包围,就像地面建筑被室外空气和气候包围一样,这些 物质对围护其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或岩石的温度作用: 与地面建筑不同,地下建筑主要靠土壤进行传热。热量对土 壤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

3、增加,还随昼夜及季节的变化 而变化,因而具有局限性。但土壤蓄热量大、隔热性好,因 此热稳定性好,这对一些特殊建筑是非常重要的;土壤或岩 石的湿度作用:地下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潮湿,造成这个现 象的原因有很多,如缺少阳光,通风不畅等,还会受到地下 水位和土壤岩石的影响。2 地下建筑室内湿热环境 进入室内的阳光、空气温湿度、生产和生活所散发的热 量和水分是影响地下建筑结构的气候因素。( 1)进入室内的阳光。地下建筑处在地面以下,无法 像地面建筑那样通过侧窗来获取阳光,以致采光不足,容易 使地下建筑阴暗潮湿。 ( 2)空气温湿。地下空气温度变化多 端,夏季雨季时的潮湿问题尤为严重, 这是由凝结水造成的

4、。(3)生产和生活所散发的热量与水。地下建筑的通风效果 差,封闭性强,在地下建筑中的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热量和 水分散发不出去,使地下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相应提高。3 地下建筑的主要耗能分析地下建筑的主要能耗分为 3 个部分:采光能耗、空调能耗、动力能耗。据研究表明,采光能耗所占比例巨大,其次 是空调能耗。因此地下建筑节能主要考虑自然采光和自然通 风。4 地下建筑节能策略4.1 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可以在节约能耗的基础上改变地下建筑昏暗 的状况,其方式有很多种:( 1)天窗式。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工业厂房,展览建 筑等深度较浅,且地面部分无建筑物,多为广场或草坪的地 下建筑。通过这种方式, 阳光可直接到达

5、室内; ( 2)庭院式。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占地面积较小的文化娱乐性建筑。大面 积的玻璃门窗则设在于庭院相邻的围护结构上,由此可以摄 取阳光;(3)下沉广场式。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城市中规模 较大的开放空间。它会使整体建筑出现空间形态变化,形成 多层次的复合空间。另外,在完成其自身采光的目的同时, 其周围的建筑也可以通过它来采光; ( 4)地下中庭式。这种 形式主要适用于深度较大或多层的地下建筑,并且其空间环 境也可以由此得到改善。例如:内部种植各种花草,布置展 览景观。顶部设置各种空间形态的采光玻璃; ( 5)技术应用。 当建筑物没有应用以上各种形式的采光条件时,我们就需要 科技手段来获取阳光

6、,如:光导纤维、棱镜导光装置等。4.2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地下建筑节能的另一大策略,有效的自然通 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空调能耗。其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平面布局。平面布局直接决定着地下建筑的通风 效果,合理的平面布局由通风系统和风路组织构成。这就要 求在建设地下建筑时要减少递死角的出现,以保证风路畅通。( 2)风井设置。风井主要设置在中庭建筑中。依照自 然通风和风路组织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风口的风压和周围 环境,合理有效的设置风井,进行自然通风。进风井应根据 自然通风的风路组织需求,围绕作为排风井的中庭设置。进 风井风口部分应该考虑周围地面环境的影响,避开有空气污 染的位置, 同时要加

7、装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有利于空气进入, 可以在风口内部设置冷却装置,促使空气下沉。风口要尽量 利用风压,根据需要安装进风型风帽或排风型风帽。关于地下建筑空间的节能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到各类影 响因素,将节能要求与施工放置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顾 此失彼。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到采光通 ?L 的重要性, 这也是一个难点地方,虽然国内外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 足够深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的 要求,需要积极采用新方法与新技术来满足施工要求。5 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来自大自然的能源,它环保,资源广泛,因此对地下建筑节能有着很好的利用价值。主要有3 个方面应用:( 1)

8、太阳能。地下建筑可以利用太阳能来获取自然照 明。不仅如此,设置太阳能集热装置在夏季可以除湿,冬季 可以补暖,一箭双雕。 ( 2)风能。这类能源适用于地面部分 为高层建筑的地下建筑,以获取风力资源。其功能主要有两 方面:利用风压进行自然通风;发电。 ( 3)地源热泵。这类 能源适用于深度较大的地下建筑。只要在土壤中镶嵌上土壤 热交换器、换水水泵等装置,就可以完成制冷制热作用。总之,地下建筑应用广泛,节能问题尤为重要。建筑师 要利用建筑特点,结合各种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在舒适度 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进行节能设计,降低能耗。参考文献1 赵阜东,陈保健,焦冠然.地下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

9、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4):532-538.2 刘世婷,王曙光,徐洪钟 .我国地下建筑标准现状浅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 ( S1): 1380-1384.3 Edelenbos J, Monnikhof R , Haasnoot J, et al.Strategic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the Netherlands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 2011.4 (英)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Edwards),著,周玉 鹏,宋晔皓,译 .可持续性建筑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5 Arselene Ayari , Moncef Krarti.Field Evaluation of Ventil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in Enclosed Parking GarageJ.ASHRAE Transaction,s 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