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偷走听力的不只是时间偷走听力的不只是时间偷走听力的不只是时间偷走听力的不只是时间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王淼王淼王淼王淼耳聋的防治耳聋的防治耳聋的防治耳聋的防治4耳聋(耳聋(hearing losshearing loss)是指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或综合分析部是指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或综合分析部位位(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发生器质性或
2、功能性病变,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的总称。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的总称。耳聋分级耳聋分级耳聋程度耳聋程度 听力损失听力损失 表现表现 轻度聋轻度聋 262640db 40db 低声谈话困难低声谈话困难 中度聋中度聋 414155db 55db 近距离谈话困难近距离谈话困难 中重度聋中重度聋 565670db 70db 可闻大声可闻大声 重度聋重度聋 717190db 90db 可闻耳旁大声可闻耳旁大声 极度聋极度聋 91db 91db 听不到耳旁大声听不到耳旁大声 耳聋的分类(部位)耳聋的分类(部位)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 经空气径路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经
3、空气径路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碍,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中耳病变的阻碍,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导致不同程度听力减退。导致不同程度听力减退。1 1畸形畸形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耵聍耵聍耵聍耵聍胆脂瘤胆脂瘤胆脂瘤胆脂瘤2 2外耳道疾患外耳道疾患 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 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3 3鼓膜病变鼓膜病变 器械伤器械伤 烧伤及气压伤烧伤及气压伤 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传导性聋4 4中耳疾患中耳疾患 传导性聋治疗传导性聋治疗传导性聋治疗传导性聋治疗手术手术手术手术 外、中耳疾病、耳外伤等通过手术外、中耳疾病、耳
4、外伤等通过手术外、中耳疾病、耳外伤等通过手术外、中耳疾病、耳外伤等通过手术使听力恢复。使听力恢复。使听力恢复。使听力恢复。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 抗生素治疗为主,可以通过静抗生素治疗为主,可以通过静抗生素治疗为主,可以通过静抗生素治疗为主,可以通过静脉点滴或局部滴药,使炎症消脉点滴或局部滴药,使炎症消脉点滴或局部滴药,使炎症消脉点滴或局部滴药,使炎症消退,也可应用激素和抗组织胺退,也可应用激素和抗组织胺退,也可应用激素和抗组织胺退,也可应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减少渗出,使听力尽快药物,减少渗出,使听力尽快药物,减少渗出,使听力尽快药物,减少渗出,使听力尽快恢复。恢复。恢复。恢复。鼓膜
5、鼓膜修补术修补术鼓室成形术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术听力重建术传导性聋预防传导性聋预防传导性聋预防传导性聋预防1.避免用发卡、牙签等尖锐物品掏耳朵。2.2.避免洗头、洗澡、游泳时水流入耳内,鼓膜穿孔未避免洗头、洗澡、游泳时水流入耳内,鼓膜穿孔未愈者禁止游泳、滴药。愈者禁止游泳、滴药。6.6.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3.3.防止异物进耳。防止异物进耳。4.4.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掴耳部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掴耳部 。5.5.正确擤鼻。正确擤鼻。7.7.积极治疗各种耳部疾病。积极治疗各种耳部疾病。8.108.10岁以下小儿应定期进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岁以下小儿应定期进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
6、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聋由于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由于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阻碍了声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阻碍了声音的感受与分析影响了声音信息的传递,导的感受与分析影响了声音信息的传递,导致听力减退或丧失。致听力减退或丧失。遗传性聋遗传性聋非遗传性先天性聋非遗传性先天性聋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聋遗传性聋遗传性聋非遗传性先天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性聋治疗助听器的选配助听器的选配助听器的选配助听器的选配双侧耳聋双侧耳聋交替佩戴交替佩戴较差耳较差耳较好耳
7、较好耳都都都都50 DB50 DB50 DB50 DB50 DB50 DB50 DB扩音装置扩音装置404090dB90dB适用适用单耳不须单耳不须助听器的选配助听器的选配助听器的选配助听器的选配遗传性聋遗传性聋非遗传性先天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性聋治疗遗传性聋遗传性聋非遗传性先天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性聋治疗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无效助听器无效双耳极度聋双耳极度聋1岁以上岁以上良好愿望良好愿望有康复条件有康复条件无智力障碍无智力障碍人工耳蜗的内外部件人工耳蜗的内外部件体外部分体外部分:麦克风麦克风 言语转换器言语转换器 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体内部分:体内部分:接收线圈接收线圈
8、 处理器处理器 刺激电极及参照电极刺激电极及参照电极遗传性聋遗传性聋非遗传性先天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性聋治疗遗传性聋遗传性聋非遗传性先天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性聋治疗人工耳蜗工作原理人工耳蜗工作原理人工耳蜗工作原理人工耳蜗工作原理遗传性聋遗传性聋非遗传性先天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性聋预防1.1.1.1.避免近亲结婚避免近亲结婚避免近亲结婚避免近亲结婚3.3.3.3.重视婴幼儿听力筛查重视婴幼儿听力筛查重视婴幼儿听力筛查重视婴幼儿听力筛查2.2.2.2.加强孕产期的保健加强孕产期的保健加强孕产期的保健加强孕产期的保健突发性聋突发性聋药物性聋药物性聋噪声性聋噪声性聋创伤性聋创伤性聋感染性聋感染性聋全身疾病全身疾病
9、必需元素必需元素代谢障碍代谢障碍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听觉径路病变听觉径路病变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突发性聋突发性聋突发性聋突发性聋1.1.突然发生的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3天以内天以内2.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突发性聋突发性聋突发性聋突发性聋3.3.病因不明原因病因不明原因 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4.4.可伴
10、有耳鸣、耳堵塞感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5.5.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但不反复发作突发性聋诱因突发性聋诱因突发性聋诱因突发性聋诱因病毒性感冒过度劳累(疲劳)长时间噪音环境情绪激动工作学习压力大量饮酒学学 生生公务员公务员白白 领领发病人群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突发性聋发病机理突发性聋发病机理内耳供血障碍内耳供血障碍免疫因素影响免疫因素影响病毒因素病毒因素无名原因无名原因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内耳生理结构损伤内耳生理结构损伤感音神经性聋噪音性聋噪音性聋 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慢性声损伤。世界性七大公害之首世界性七大公害之首1
11、0-20 10-20 dBAdBA极微弱声极微弱声极微弱声极微弱声音音音音40-60 40-60 dBAdBA宁静或柔宁静或柔宁静或柔宁静或柔和的和的和的和的乐声乐声乐声乐声小心小心小心小心85-90 85-90 dBAdBA长期暴露长期暴露长期暴露长期暴露可导致可导致可导致可导致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听力损失100-120 100-120 dBAdBA不仅导致不仅导致不仅导致不仅导致耳聋引起耳聋引起耳聋引起耳聋引起耳震耳震耳震耳震和暴怒和暴怒和暴怒和暴怒120-130 120-130 dBAdBA导致耳导致耳导致耳导致耳聋聋聋聋,并并并并开始感开始感开始感开始感到痛楚到痛楚到痛楚到痛楚14
12、0 dBA140 dBA或以上或以上或以上或以上可立即导可立即导可立即导可立即导致耳致耳致耳致耳聋或死亡聋或死亡聋或死亡聋或死亡耳蜗毛细胞对不同程度声音的反应耳蜗毛细胞对不同程度声音的反应噪声性聋的危害噪声性聋的危害听觉损失引发心血管、消化、神经及生殖系统疾病影响注意力,工作效率下降,导致事故 点击添加标题总体原则:总体原则:尽早尽早综合治疗。综合治疗。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镇静。积极治疗相关病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镇静。积极治疗相关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类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眩晕、补液治疗
13、抗眩晕、补液治疗。溶栓药物(突聋)。溶栓药物(突聋)。其它治疗,如高压氧、鼓室给药、中医等治疗。其它治疗,如高压氧、鼓室给药、中医等治疗。治治 疗疗若病期已久,则治疗亦难奏效,影响日常生活者,可配用助听器,少数有强烈愿望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防胜于治。点击添加标题 治治 疗疗耳聋信号耳聋信号一对一与人交流时,觉得听力毫无问题,但在和一群人交流时,听清别人说话就有点费力。看电视机或听音乐时总是不自觉地调大音量。与别人交流时,总是倾向于看对方的口型来辨别他的话。预预 防防禁用、慎用耳毒性药物减少耳机使用(两个“60”原则)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压力避免噪音暴露听力保护(隔音措施、护耳器)勤按摩(翳风穴、听会穴)耳塞耳帽耳罩优点NRR:29分贝小而轻便方便使用适合热和潮湿环境适合密闭空间子弹型轮廓效果出众 成本低NRR:20分贝易于发现易于贴合 适合间断使用适合不同头型佩戴 NRR:22分贝最易于贴合佩带舒适易于发现 有小的耳疾时携带较理想的隔音效果经久耐用。缺点需要好的贴合 要求好的卫生习惯能引起耳道刺激 难于发现和监视使用需要时间贴 不便携带防护功能较差难于保持清洁不便携带且较重难以使用其他的PPE太热价格最高 护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