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44489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考试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考试重点(是我去年考试时的,命中率百分之百)1. 统计的涵义:从数量方面认识总体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调查研究活动。概 括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的联系:统计工作是获取统计资料的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 统计工作的成果。同时又服务于统计工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实践,有用于指导统计实践, 它可以使统计工作进行的更科学,得到的统计资料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3.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4. 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性总体性 具体性。5. 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6. 统计工作

2、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理法7.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所研究对象的全体。8.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是只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9. 指标是指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概念或名称。10. 标志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11.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12. 指标所包含的要素有: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时间,空间,计量单位。13. 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又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14. 按所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15. 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16. 统计数据的

3、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17. 数据的类型有:定性数据(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定量数据(由定居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18.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 报告单位,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式,确定调查时间、空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 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选择调查方法19. 统计数据搜集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20. 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观察法,报告法,询问法。21. 统计数据搜集的组织形式有: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22. 专门调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23.

4、普查的特点:普查具有搜集的信息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准确可靠的优点。但由于普查 组织工作较为繁重,涉及面广,时间较长,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不宜经常 进行。30. 典型调查分为:一般典型的调查。分类选典型的调查。31.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和事物内在的特点,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 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32. 统计分组的作用:统计数据分组可以划分现象的类型,表明统计总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统计数据分组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及其结构特征。统计数据分组可以揭示各类客观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3.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根据事物内部矛盾选择反映

5、事物本质的分组标志。根据被研究事物所处的具体条件选择分组标志。34. 统计绝对数:又称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35. 统计表的构成:从形式上看由总标题、横栏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组成。从内容上 看由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和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组成。36. 总量指标按反应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37.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简称为单 位总量和标志总量。38. 统计相对数:又称相对指标,它是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 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39. 什么是

6、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及各自的特点(1) 时期指标指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它反映的是 一段时间连续发生变化过程。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2) 特点: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时点指标不可以;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现象所属 的时期长短成正比,而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无关。 时期指标取值需连续计数,时点指标则间断计数。40. 相对数的种类: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 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41. 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综合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差异的 程度。42. 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7、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变异指标 可以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变异指标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43. 动态数列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同类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 后形成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44. 动态数列的种类有: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45. 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时间长短一致,总体范围一致,经济内容一致,计算方法与计量 单位一致。46.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 展速度;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47. 影响动态数列因素为:长期趋势,季节

8、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48. 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数学模型法(最小平方法)。49指数,计划完成相对数等都是指数。狭义的指数指用来反映不能同度量的多种食物综合 动态变化的特殊相对数。50. 统计指数的作用:统计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统计指数可以分析和测定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构成因素对经济现象总量变动的影响程度。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50. 平均指标指数: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采用加权平均的形式计算的总指数,它是在综合指标 的基础上推导出的另一种计算总指标的方法,也叫综合指数的变形。51. 综合指数:是依据研究目的,确定捅度量因素,把不能同

9、度量现象过渡为可以同度量现象,分别计算出分子、分母的总量指标并进行对比,以说明现象总的变动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数。52.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区分:综合指数不涉及个体指数,平均指数涉及个体指数。综合指数主要适用于全面的原始资料编制,平均指数可以根据代表性资料计算。综合指数必须以报告期(基期,固定时期)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实际资料作为权数,平均指数除了可 以用实际资料作为权数外,也可以在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推算确定比重而后进行加权平均计算。53. 什么是相关关系,其与函数关系有何异同?相关关系:现象(数量)之间客观存在的非确定性的数量对应关系。联系:(1)由于观察或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函数关系以相关关

10、系形式加以反映;(2)借用函数关系式来表现相关关系。区别:函数关系:数量严格对等的依存关系,当自变量发生变动时,只有唯一一个因变量数值与其相对应。相关关系:数量不严格对等的依存关系,当自变量发生变动时,会有多个不同的因变量数值与其相对应54. 相关关系的种类:按所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划分(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按现象变量间相关的方向划分(正相关、负相关)。按研究变量间相关形式划分(线性相关、 非线性相关)。按影响因素变量的多少划分(单相关、复相关)。55. 相关系数: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用以测定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 标。56.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联系是,相

11、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继续深入。区别是,说明问题深浅不同。研究变量性质不同。57. 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指依据随机原则,从被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 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所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和推断, 从而认识现象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58. 抽样推断的特点: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抽样误 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59.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 构,而引起的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60.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总体被研究标志

12、变异程度的大小。样本单位数的多少。抽 样方法。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61. 抽样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概率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抽样极限误差需以抽样误差作为标准,加以衡量;概率度用抽样极限误差除以抽样误差取得;当抽样极限误差越大,则抽样估计的概率度越大;但是抽样估计的准确性越小,反之亦然。61.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而指标的表现形式都为数值。联系:(1)指标的数值多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2)两者存在变换关系。62. 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1)总

13、体:即所要认识的对象,是指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由许多个别的事物 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地区、部门、单位、人口总数。(2)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例如:市场营销0801班的每一位同学。(3)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例如:身高(标 志)、年龄(数量标志)、性别(品质标志)。(4)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或说明总体数量特征以及相位的指标数值,分为数量指标 和质量指标。例如: GDP、人口数、工业产值、商品价格(质量指标) 、商品销售量(数量 指标)。63. 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水平,能用绝对数来表示的为数量指标,例如:人口

14、总数。(2)说明总体内部数联系及总体单位水平,用相对数或平均数来表示的为质量指标。例如:单位成本。64.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于联系区别:调查单位是指在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是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报送调查资料的单位。联系:有些时候,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两者是一致的,例如:在研究全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调查对象(统计总体)是全国所有工业企业,调查单位(总体单位)是每一个工业 企业,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64.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在选取调查单位时有何不同?重点调查: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重点单位;典型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典型单位;抽样调查:随机

15、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65. 统计分组及其作用 统计分组:对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作用:(1)划分现象的类型;(2)揭示总体的内部构成;(3)分析各总体之间的依存关系(数量关系)。66. 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各自的组限表示方法有何不同?离散变量:要求相邻两个组的上下限必须间隔一个单位。连续变量:要求相邻两个组的上下限必须重合。67. 解释上组限不在内原则:在统计分组时,凡遇到某总体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 上下限时,一般把比值归并到下限的那一组,称为上组限不在内。68. 区分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三者的依据区分三者的依据:按照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情况来区分。简单表:

16、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简单分组表:主词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复合分组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分组的统计表。69.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不同总体指标之比;平均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标志总量与平均总量之比。70. 为什么说标准差是各种标志变异指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将 标准差转化为标准差系数?与平均差相比较,方差和标志差采用离差平方的形式避免总离差为零的影响,离差平方不仅便于代数定算,而且使方差与标准差有着良好的数学特征和准确性,尤其是标准差,其计量单位与被平均变量值的计量单位一致,便于理解。因此,成为各种标志变异指标中应用最广泛

17、的一种形式。为了消除变量值平均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的影响,需要计算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71. 什么是时间数列?时间数列: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取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形成一个数列。72. 如何区分时间数列的种类?(1)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绝对数时间数列):将某一现象的总量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序时 编列所形成的数列,它包括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2)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将现象某一相对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序时编排所形成的数列。(3)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将现象某一平均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序时编排所形成的数列。73. 说明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不同?(1) 一般平均数是对数量标

18、志的抽象化,序时平均数是对指标数值的差异的抽象化;(2) 一般平均数反映现象同一时期的一般水平,序时平均数反映现象不同时期的一般水平;(3) 一般平均数根据变量数列进行计算,序时平均数根据时间数列进行计算。74. 水平法与累积法是什么?,两者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有什么不同?(1) 对用年发展水平表现其规模的现象,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适用水平法。(2) 对用若干年累计数表现其规模的现象,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适用累积法。(3) 应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是从总速度等于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数理依据出发,应用几何平均法求解的, 累计法是通过研究时期内各期的实际发展水平累计之和与基 期对比所确立的代数

19、方程来计算平均发展水平。75. 什么是最小平方法?其依据是什么?最小平方法: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对原有的时间序列配合一条合适的趋势线,来进行分析及外推预测的方法。依据:要求各因变量实际值与所对应的因变量趋势值之间的离差平方之和为最小。76.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其作用?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编制中,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因素转化为能够直接相加的量的媒介因 素。作用:屏蔽商品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的不同。77. 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原则?随机原则:是指抽选被调查单位时,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 客观的使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中选或不中选的可能性,以保证入选单位的代表性。78. 直线回归方程中a与b的几何意义及经济意义。几何意义:a;纵轴的截距,b;回归直线的斜率。经济意义:a;因变量的起始值,b;回归系数,说明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 值增加值。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