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1含解析冀教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060547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1含解析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1含解析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1含解析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1含解析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1含解析冀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童稚记趣我夯基我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童稚(zhì) 藐小(mio)B.鹤唳(lì) 沟壑(hè)C.私拟(n) 凹凸(o)D.虾蟆(á)土砾(lì)解析:D项,“虾”应读“há”。答案:D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私拟作群鹤舞空。()(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果如鹤唳云端。()(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同时注意通假字和词的活用。为对实词的解释,“强”是通假字,属于词类活用。参考答案:(1)比(2)通“僵”,僵硬(3)鸣叫(4)用鞭子打3翻译下列句子。(

2、1)故时有物外之趣。(2)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3)蹲其身,使与台齐。(4)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解析:文言文翻译既要注意字字落实,又要通畅,还要尊重“信、达、雅”的原则。参考答案:(1)所以常常能够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或:所以常常有超脱于尘世之外的乐趣。(2)(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睡帐中,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飞叫,(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3)蹲下身子,使身体与花台一般高。(4)把丛草看作树林,把小虫、蚂蚁看成兽类,把土石凸出的看作丘山,凹陷的看作山谷。4用下面的词语造句。(1)明察秋毫:(2)庞然

3、大物:解析: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明察秋毫:视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形容视力极好。比喻目光敏锐,观察力极强,不为假象所迷惑。庞然大物:形容大而笨重的东西。答案:(略)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

4、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5童稚记趣节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6文章依次写了自己童年观察事物的哪些方面的奇趣?7本文的线索是什么?8请你在下面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最能概括本文结构特点的一项()A.并列式B.层递式C.总分式D.分总式9本文之所以能将有关的“趣事”写得鲜活生动,离不开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试结合实例谈谈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0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向同学们讲一个你童年时代的趣事。(150字左右。)答案: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概括。答案:浮生六记

5、83;闲情记趣沈复清6.解析:观蚊“怡然称快”,观虫蚁“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由这些语句可知。参考答案:先写夏天观察蚊飞的乐趣;再写“我”观察土墙、花台和小虫争斗的乐趣。7.解析:全文所述事例均围绕“趣”写。参考答案:线索是“童趣”。8.解析:第段有“故时有物外之趣”一句总写,段分写了三件事。结合记叙内容考虑可选C项。答案:C9.解析:“夏蚊成雷”为夸张,“作青云白鹤观”为比喻。参考答案: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等。(具体实例略。)10.解析:(1)语言要简洁。(2)抓住“趣”字。(3)注意字数。答案:(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匡衡,字稚圭,勤

6、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选自晋朝葛洪西京杂记)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邑人大姓文不识( )(2)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时人畏服之如是( )(4)邑人曰:“穷矣!

7、”( )1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愿得主人书遍读之。(2)先生留听,更理前论!13请概括选文第一段写匡衡勤读的两件小事。答案:11.解析:注意古今异义。参考答案:(1)同乡(2)他,指文不识(3)如此,像这样(4)穷尽12.解析:既要忠于原文,又要注意字字落实。参考答案:(1)我希望能把主人的书全部通读一遍。(2)先生停下来听我说,请您再谈谈前面的观点。13.解析:围绕“勤学”二字考虑。答案:勤学无烛,穿壁引光读书。与人佣作不求偿,愿读遍主人书。二、拓展延伸14你是怎样理解童稚记趣中的“趣”字的含义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解析:第一问:文章首段就交代了作者的爱好,“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一个“细”表现出作者对观察具有浓厚的兴趣。观察夏蚊飞鸣,“项为之强”;观土墙、花台,“定神细视”;“见二虫斗”,“观之正浓”。在这浓厚的观察兴趣背后正是作者享受到的“物外之趣”。因此,文题中的“趣”字不只是指童年一些天真的趣事,更是指观察的兴致、兴趣和观察的乐趣。第二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什么事都要有兴趣,否则是绝对干不好的。参考答案:(见解析)3 / 3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