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风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62134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通风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铁通风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铁通风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铁通风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铁通风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通风教学文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铁通风地下铁道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系统 , 具有速度快、客流量大等特点。由于地 铁系统有许多机电设备以及车辆运行发热、乘客散热、新鲜空气带入的热量等 , 使地铁系统的温、湿度逐步升高。若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铁内通风 , 地铁内温度会 上升到乘客无法忍受的程度。 因此, 建立良好的地铁通风系统十分必要 ,不仅能提 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减少能源消耗 ,而且能够降低地铁系统的建设投资和运 行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通风的背景, 讲述了地铁通风的重要性, 接着对地铁通 风系统进行概述, 包括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和地铁通风隧道系统, 然后对地铁通风 空调系统和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分别进行了具体设计, 从而更好

2、 地解决地铁通风问 题,最后根据对地铁通风系统的设计分别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和隧道通风系统的 未来发展提出展望。1 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 交通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 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 在国内也已受到关注 , 越来越多 的城市开始发展地铁交通系统。 地铁尤其是地下线 , 处在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里 必须通过通风空调系统创造人工环境 , 以满足列车、设备、人员和防灾的需要 , 可以说通风空调系统在地铁中处于一个相对较重要的地位。 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是狭长的地下建筑, 除各车站出入口、 送排风口与外界相通 外,基本上与外界隔绝。 由于列车运行及大量乘

3、客的集散, 使得地铁环境具有如 下特点: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被带入车站; 列车及各种设备的运行产生 的噪声不易消除, 对乘客造成很大影响; 地铁列车运行时产生活塞效应, 若不能 合理利用,易干扰车站的气流组织,影响车站的负荷;地层具有蓄热作用,随着 运营时间的增加, 地铁系统内部的温度会逐年升高;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 将导致 环境恶化,不易救援2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一般分为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和屏蔽门式系统。 根据使用 场所不同、 标准不同又分为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设备管 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开式系统是应用机械或 “活塞效应 “的方法使地铁内部与外界交

4、换空气, 利 用外界空气冷却车站和隧道。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低于25 C且运量较少的地铁系统。当列车的正面与隧道断面面积之比 (称为阻塞比) 大于 0.4 时,由于列车在 隧道中高速行驶,如同活塞作用,使列车正面的空气受压,形成正压,列车后面 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由此产生空气流动。利用这种原理通风,称之为活塞效 应通风。活塞风量的大小与列车在隧道内的阻塞比、 列车行驶速度、 列车行驶空气阻 力系数、空气流经隧道的阻力等因素有关。 利用活塞风来冷却隧道, 需要与外界 有效交换空气, 因此对于全部应用活塞风来冷却隧道的系统来说, 应计算活塞风 井的间距及风赶时井断面授尺寸, 使有

5、效换气量达到设计要求。 实验表明: 当风 井间距小于300m风道的长度在25m以内、风道面积大于10川时,有效换气量 较大。在隧道顶上设风口效果更好。 由于设置许多活塞风井对大多数城市来说都 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全“活塞通风系统”只有早期地铁应用,现今建设的地铁多 设置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联合系统。当活塞式通风不能满足地铁除余热与余湿的要求时,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根据地铁系统的实际情况, 可在车站与区间隧道分别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车站 通风一般为横向的送排风系统; 区间隧道一般为纵向的送排风系统。 这些系统应 同时具备排烟功能。 区间隧道较长时, 宜在区间隧道中部设中间风井。 对于当地 气温

6、不高,运量不大的地铁系统,可设置车站与区间连成一起的纵向通风系统, 一般在区间隧道中部设中间风井,但应通过计算确定。闭式系统使地铁内部基本上与外界大气隔断, 仅供给满足乘客所需的新鲜空 气量。车站一般采用空调系统, 而区间隧道的冷却是借助于列车运行的 “活塞效 应”携带一部分车站空调冷风来实现。 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 高于25°C、且运量较大、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列车运行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 乘积大于 180 的地铁系统。在车站的站台与行车隧道间安装屏蔽门, 将其分隔开, 车站安装空调系统, 隧道 用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或活塞通风,或两者兼用)。若通风系统不能将区间隧道

7、的温度控制在允许值以内时,应采用空调或其他有效的降温方法。安装屏蔽门后,车站成为单一的建筑物,它不受区间隧道行车时活塞风的影响。 车站的空调冷负荷只需计算车站本身设备、乘客、广告、照明等发热体的散热, 及区间隧道与车站间通过屏蔽门的传热和屏蔽门开启时的对流换热。 此时屏蔽门 系统的车站空调冷负荷仅为闭式系统的 22%-28%且由于车站与行车隧道隔 开,减少了 运行噪声对车站的干扰,不仅使车站环境较安静、舒适,也使旅客 更为安全。地铁环控系统一般采用屏蔽门制式环控系统或闭式环控系统。 屏蔽门制式系 统即:站台和轨行区分开,车站为独立的制冷、除湿区、因此有安全、节能和美 观等优点。由于屏蔽门的隔断

8、, 屏蔽门制式环控系统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车站空调通风系统和隧道通风系统。3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主要负责两个车站之间隧道的通风与排烟, 包括自然通风 和机械通风。 地铁隧道正常通风应采用活塞通风, 但活塞效应所产生的换气量是 有限的,而且在地铁的实际建设中,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可能导致活塞风道无 法修建或着由于风亭出口位置的关系致使活塞风道过长, 以致活塞效应失效。 因 此,根据隧道通风系统的要求以及节能要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车站两端上 下行线路应设一个活塞风道以及相应的风井, 作为正常运行时依靠列车活塞作用 实现隧道与外界通风换气的通道, 同时,在隧道与其相对

9、应的活塞风井之间还应 设置一套隧道风机系统, 该系统在无列车活塞作用时对隧道进行机械通风。 而且 在设置上要求车站每端上下行线的两套隧道风机可相互为备用。 通过对活塞通风 风道以及机械通风风道上的各个组合风阀的开闭与隧道风机启停的各种组合, 构 成多种运行模式,满足不同的运营工况要求,达到节能效果。 地铁列车由于高 速运行而消耗大量电能, 通过摩擦, 刹车等运动又将产生大量的热能, 列车产热 的 67%都将分布站台, 使车站温度升高。因此, 地下车站宜在列车停靠在车站时 的发热部位设置排风系统 2。车站隧道通风一般设置轨顶排风和轨底排风,一般 轨顶排风量与轨底排风量之比为 6:4。通过局部排风

10、的方法,有效地阻止热空 气扩散,并将其排出。4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对车站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时, 首先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车站的环境控 制系统,车站环境控制系统分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和屏蔽门系统。车站环境 控制系统的不同, 其负荷计算和送排风形式设计也可能有所不同。 开式系统一般 采用横向送排风, 也可将车站与区间隧道连成一体进行纵向通风; 闭式系统通常 将送风管沿车站长度方向布置在站台两侧, 风口朝下均匀送风, 在站台和轨顶设 置排风系统; 屏蔽门系统中车站成为独立的空调场所, 一般将送风管沿车站长度 方向布置在站台和站厅上方两侧, 风口朝下均匀送风, 回风管设置在车站中间上 部,也可采

11、用车站两端集中回风的形式。 目前地铁系统已广泛采用了屏蔽门系统。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全空气系统。 因地铁车站空间小, 各种系统管 线繁多,难以单独设置排烟系统, 因而常将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的回排风系统合 用(如图 1),此做法可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可减小初投资。按照节能要 求,根据室外空气的状态,可以调整空调运行模式,达到节能效果。当室外新风 焓值大于车站回风焓值时, 采用空调小新风运行 (回风工况),全新风风阀关闭, 排风机的排风阀关闭, 回风风阀打开, 回风与新风混合, 经处理后送入车站公共 区。当室外新风焓值小于车站回风混合点焓值且其温度大于空调送风温度时采用 空调全新风

12、运行, 此时全新风风阀打开, 回风风机的回风风阀关闭, 排风风阀打 开,回风经排风机直接排至排风道,室外新风经空调器处理后送至车站公共区; 当室外新风温度小于空调设计送风温度时, 室外新风不经冷却处理, 由空调器直 接送入车站公共区, 回风直接排至室外。 当公共区有一处发生火灾时, 空调系统 停止运行,即相应的送风、 回风机关闭相应的风阀, 启动排烟风机对着的着火区 所在区域集中排烟,防止烟气蔓延。5 车站管理及设备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设计 车站设备管理用房主要包括车控室、站长室、站务室、会议室、卫生间等运 营管理用房和通信机房、信号房、变电所、环控机房等设备用房。根据各设备管 理用

13、房的不同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实际建筑布局情况,对此部分房间进行分类, 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如车控室、 会议室等主要管理用房, 均需要设置舒适 性空调以满足人员和设备的要求; 第二类像通信室、 信号房等; 第三类如卫生间 等。第一类房间常采用空气 - 水(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第二类房间可采用全 空气系统, 第三类房间可采用全通风系统, 采用送、排风机通过风管和防火阀对 此类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进行排烟设备选择时, 由于通风空调兼排烟系统调试是 按通风空调风量进行调试,因此需根据每一防烟分区的排烟量是否满足面积 1m3/min 进行校核。根据文献,进行防烟分区时,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 75

14、0m2, 且排烟设备按照同时排除两个防烟分区烟量配置, 以确保发生火灾时排烟设备能 满足排烟要求。6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展望通过前面的总结可以看出 , 现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在结构形式、资源利用、 设置理念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由于 地铁内部空间的局限性和特殊性 ,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发展缓慢 , 许多适用于地上 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地铁中的适用性研究尚进行得不够充分 , 结合 地铁环境特殊性的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研发。结合我国现状 , 我们认为未来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还会有一定 的发展空间:1)减少初投资 :减少设备和占用空间 , 从而减少

15、初投资;2)降低冷量输送能耗 : 风输送改为水输送、制冷剂输送;3)合理的分散与集中系统 : 在条件合适时宜采用分散式系统 (占地面积小、末 端易控制 ) ;4)合理利用能源 : 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 重点利用低品位能源 ,兼顾热回收;5)关注部分负荷工况下系统的运行效率。7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展望隧道通风系统可通过设置单活塞风井来压缩车站规模, 减少活塞风亭对车站 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特殊区段隧道通风系统, 可在充分了解地铁隧道通风系统 原理的基础上优化系统设计, 降低车站土建规模、 避免对重要场合周围建筑景观 的影响。隧道通风的设置形式能很好地优化地下车站建筑布局 , 因此要在满足通风设

16、计要求的同时 ,尽量优化系统 ,保持良好的列车运营环境并满足消防要求。8 学习工作总结2013年 7 月我从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来到了中铁十九局电务工程有限 公司无锡项目部, 首先很高兴公司给我一个和通风专业相关的岗位。 回顾这不到 一年的工作我学到了好多, 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 严格要求 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总结近一年来的工作, 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 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 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 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 这有待 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将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 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 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施工 管理经验, 为适应建筑市场环境的发展大趋势, 加大对现场生产管理、 技术质量 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力度, 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 把先进的技术与 管理经验与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 形成自己独立的技术优势。 为公司的 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