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74887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题计节质量守恒定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 发生改变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化学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结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体验7E重研允中的重要思义,养成科学认真的态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探究提出问题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并生成新物质的质量总 和跟生成的质量总和相 比较,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设计法进行实验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 定(1)在备好的锥形瓶中 放一小块白磷(2)

2、称量锥形瓶及瓶内 物质的总质量(3)点燃白磷,迅速塞 好瓶塞,观察实验现象(4)称量锥形瓶及瓶内 物质的总质量(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 总质量的变化师:提出问题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甲:减小。因为煤 炭燃烧后,留下的煤 炭的质量比媒的质量 小乙:增加。因为生锈的铁钉的质量, 比未生锈的铁钉的 质里大丙:/、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学会分析,学会 评价实验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装后监色硫酸铜溶液的烧杯放入 几根铁钉2 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3)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 (试管仍留在烧杯中,使二者反 应,观察实验现象(4)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1)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实验记录得

3、出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_ 担,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里思和。结论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五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总_ 批没有改变2反应前后兀素的种 类没有改变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 改变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 减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改 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 经过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师:让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生:回答:产生大量白烟。发出黄 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 热,气球先变大,后变 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 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 总质量师:让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生:回答:铁钉表面覆盖一层 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 变成浅绿色师:让学

4、生根据实验记 录得出结论师:让学生根据五个不 变,总结出还后哪些量 一定变,和可能变 两个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 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 改变可能变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注重培养学生 实验操作的规 范性,让学生 互教互学,鼓 励学生大胆动 手实验,学会 分析实验板书设 计教后记课题第 律(二口质里寸恒7E)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2 .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结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体验定量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养成科学认真的态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5、特别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难点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的信息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指 的是什么?学习化学常常描述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如何简 便地表示化学反应?例如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用文 字表示为碳戊氧气一一二山点燃 氧化碳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即 不能表示物资量的关系, 也不能表示物质组成所 以引入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 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提出问题生:根据教师提出的 问题进行回答师:讲解化学方程 式的意义1 表小反应物、生 成物和反应条 件2 各物质之间的 质量比表小反应物、生成物 之间的粒子的个数 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通过对问题的分 析讨论,教学过 程教师活动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点燃讲解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1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2生成了哪些物质3反应条件4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的个 数比5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 量比学生活动师:H2+CuO=Cu+H 2O生:练习师:总结化学方程式设计意图 有利于培养学 生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推理能力6反应前后质里寸恒化学方程式的简单应用在化学反应:2X2 + 3Y2 = 2R 中,用 X、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X2Y2 B、X2Y3 C、X4Y5D X3Y2提供的信息生: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板书设 计教后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