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96531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练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练习一. 选择题 1. 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炫耀 稠怅 如愿以尝 可歌可泣 B. 袅娜 奚落 怅惘低徊 洞查其中 C. 飘缈 恪守 赏心悦目 专心至志 D. 斑斓 雕琢 义愤填膺 毕恭毕敬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_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_,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 今日,_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 A. 搭救 单纯 隐藏 B. 拯救 单纯 隐藏 C. 拯救 纯洁 隐蔽 D. 搭救 纯洁 隐蔽 3.

2、与“未之有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B. 是寡人之过也 C.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 何陋之有 4.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君子生非异也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并。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千,上亦赐金百千,由此重都。济南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

3、,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拜都为济南守,至则诛z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都为人勇,有气,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称曰:“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都迁为中尉,丞相条候至贵居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候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5. 对下列四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陛下纵自轻 纵:放纵 B. 余皆股栗 股:大腿 C. 都迁为中尉 迁:升官 D. 独先严酷 先:把放在先 6.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上目都 侧目而视

4、居岁余 丞相条候至贵居也 A. 两个“目”字相同,两个居字不同 B. 两个“目”字相同,两个居字也相同 C. 两个“目”字不同,两个居字相同 D. 两个“目”字不同,两个居字也不同 7.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发私书 发:拆阅 B. 问遗无所受 问遗:赠送 C. 请寄无所听 请寄:私人请托 D. 郡中不拾遗 拾遗:古代一种官职 8. 下列两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1)天下所少宁姬等邪? (2)致行法不避贵戚。 A.(1)天下所缺少的是宁姬之流吗?(2)以致执法不放过贵族的亲戚。 B.(1)天下所缺少的是宁姬之流吗?(2)以致刑法不避开贵族的亲戚。 C.(

5、1)天下所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2)以致执法不放过贵族的亲戚。 D.(1)天下所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2)以致刑法不避开贵族的亲戚。 9. “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我)既已背离双亲出来作官,自己理所当然要奉公为尽职而献身,(所以)最终不能照顾妻子了。 B.(我)既已背离双亲出来作官,自己理所当然要奉公执法为气节而死,(所以)最终不能照顾妻子了。 C.(我)既已背离双亲出来作官,自己理所当然要奉公为尽职而献身,(所以)始终不能顾念妻子、孩子了。 D.(我)既已背离双亲出来作官,自己理所当然要奉公执法为气节而死,(所以)始终不能顾

6、念妻子、孩子了。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述,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 郅都为人勇敢,敢救景公,敢除豪猾首恶,为官公正清廉,执法严酷,使得百姓自重,高官显贵惧怕。 B. 郅都因敢于直言进谏,受到景公重用,任济南太守敢除豪猾首恶。为人勇敢,有气节,为官公正清廉,执法严酷,使百姓自重,高官显贵惧怕。 C. 郅都因敢于直言进谏,受到景公重用,任济南太守敢除豪猾首恶。为人勇敢,有气节,不取媚丞相条候,执法公正。 D. 郅都为人勇敢,敢救景公,敢除豪猾首恶。他为官公正清廉,不放过显贵高官,得“苍鹰”绰号。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

7、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其走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余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数万,而诸候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袅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

8、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候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铁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11.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 军:驻扎 B. 而诸候并起滋益多 滋:更加 C. 将军何不还兵与诸候为从 从:跟随,跟从 D. 愿将军孰计之 孰:同“熟”仔细地 12.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 与诸候为从,约共攻秦 今将军为秦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

9、 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 A. 两个“约”字相同,两个“亡”字也相同。 B. 两个“约”字不同,两个“亡”字也不同。 C. 两个“约”字不同,两个“亡”字相同。 D. 两个“约”字相同,两个“亡”字不同。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 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 让:责备 B. 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 请事:请求事情。 C. 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 多内隙:在朝廷里有许多敌人 D. 将军何不还兵与诸候为从 还兵:回师向西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说荷 赵文英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渐渐

10、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的迎接着我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的角的小荷。原本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

11、故事。一颗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地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活得精精神神,活得

12、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地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在地,惟见冰天雪地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铁骨。 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

13、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2002年第10期美文) 14.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在文中,荷都经历了哪些“恶劣”的自然环境? 答:_ 15. 通观全文,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荷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_ 16. 第4段前后作者都写到了荷所遇到的自然气候状况,但第4段却没有写这些内容,你认为作者写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 1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是一篇颇有新意的咏物散文,作者一开始就直接点题,说明荷花对自己心灵的震撼。这种强烈的震撼

14、来自荷花本身强大的生命力。 B. 作者长于描绘,壮荷倔强生发,小荷挺拔昂扬,荷叶亭亭如盖,花蕾饱满鲜亮,这一切使读者仿佛得见满眼的荷花充满着新鲜的活力。 C. 从结构上讲,第3段是对1、2两段的小结。在这一段中,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对荷不言屈服顽强的生命力进行了真挚的礼赞。 D. 作者用平和恬淡的语言,拟人化的形式使人通悟生命的真谛:无论在何种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庞辱皆忘,保持生命的伟力。 E. 说荷可说是一篇现代的爱莲说,托物寓意,借荷言志。文章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作者非常善于借古人的胸臆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试题答案】 1. D 2. B 3. D 4. A 5. A 6. D 7. D 8. C 9. C 10. B 11. C 12. B 13. B 14. 在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显出焦渴的龟裂的土地。不仅如此,荷还要经受狂风的侵袭,经受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经受裹着雪片飞来的凛冽的寒风。 15. 作者是按照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述荷的。荷在夏日里最盛,生命力可以得到最为充分地体现,所以应该居首;下面很自然地便带出荷秋、冬的状况。 16. 这一段是以古莲子一经挖出便可奇迹般生长的状况,再次强调荷顽强的生命力。此一段是对第3段“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的进一步补充,因此不赘余。 17. A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