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01105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测量长度教学内容: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理论活动:小小测量员。教学目的: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分米,会进展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用米、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长度测量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重点:在长度测量中,应用“厘米“米作长度单位来测量长度,以及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和方式,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米尺、1厘米分米长的小棒等。课时安排:6课时用厘米作

2、单位量长度 3课时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2课时 理论活动:小小测量员 1课时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第51-53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三第1、2题。教学目的: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长度测量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重点:在长度测量中,应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来测量长度教学难点:会用“厘米作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展示台、直尺、铅笔等板书设计:用厘米作单位量

3、长度长度单位: 厘米 cm 1厘米 1cm量较短的物体:一端对准0,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引语:孩子们,二 班新来了一个转学的孩子,差了一张课桌。瞧,二 班的孩子们正在动手测量桌子的长度,好再去买一张适宜的课桌呢。课件出示情境1学生观察分别是用什么工具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测量结果是什么。2汇报:预设1:用自己的铅笔去量,发现课桌有4支铅笔那么长。预设2:用数学书去量,发现课桌大约有3本数学书那么长。预设3:用手去量,发现课桌有5拃长板书数字3、4、53质疑:教室里的课桌都是一样大小的,可你们量出的结果却为什么不一样呢? 4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测量出的数据一样吗?

4、用同样的测量工具,用统一的单位小结:对,我们可以用统一的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量出的结果会更准确。5提醒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1提问:在生活中,因为物体不同,我们会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看看这些测量长度的工具,你都认识哪些?课件展示不同的测量工具2提问:仔细观察你的直尺,上面都有些什么?学生独立观察,再同桌说一说,最后抽生汇报交流:预设1:直尺上有很多竖线。追问:这些竖线有什么特点呢?有的竖线长,有的竖线比较短,每两根竖线之间的间隔 是一样的小结:我们把这些长长短短的竖线叫做刻度线课件闪烁刻度线,板书刻度线预设2:直尺上还有很

5、多数字。追问:这些数字是写在什么地方的呢?这些数字都是写在长刻度线的下边提问:你的直尺上有哪些刻度呢?学生读一读自己直尺上的数字。抽生汇报自己直尺上的刻度是从几到几。板书:0-15 0-18 0-30提问:有的同学的直尺比较长,刻度就多一些,有的同学的直尺比较短,刻度就少一些。仔细观察,虽然刻度的多少不同,但是它们也有一样的地方?是什么呢?都有刻度0学生找一找自己直尺上的0刻度。提问:你知道0刻度在尺子上表示什么吗?表示开场、起点。预设3:0的旁边还有两个字母“cm。 板书:cm2认识1厘米1提问: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在尺子上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5到6

6、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根据学生汇报课件闪烁这些1厘米。小结: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相等。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1cm假如学生问到1小格,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学习。2提问:你又找到了哪些1厘米呢?根据学生汇报课件闪烁提问:孩子们找到的1厘米太多了,说也说不完。谁能一句话来说一说,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呢?3比一比:把1厘米长的小棒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手型不变,拿走小棒,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4想一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5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呢?小扣子的宽大约是1厘米,图钉的宽大约是1厘米,数学书

7、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6提问:你哪一根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呢?课堂活动第2题学生动手量一量,观察哪一根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抽几生汇报3认识几厘米1提问:刚刚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有多长呢?请你们在直尺上找一找。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比一比,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汇报: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为什么?如从0到2有两个大格,是2厘米课件展示2小组活动:在直尺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8厘米长?老师巡视3抽生汇报。4考虑:通过在直尺上找2厘米,5厘米和8厘米,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8、4测量长度1举起一支铅笔,问:猜猜这根小棒长几厘米?抽生猜2验证:抽生一边量,一边说一说量的方法,其余学生观察,他量的方法对吗?小结:为了量得准确,我们要把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再把物体靠紧直尺,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长。3课件出例如2铅笔图学生观察、考虑这支铅笔有多长。抽生汇报,说明判断的理由:铅笔的一端指着0,另一端指着10,所以这枝铅笔长10厘米。4考虑:你知道这枝蜡笔长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蜡笔一端指着1,另一端指着10为什么蜡笔的长度不是10厘米呢?三、稳固练习1. 课堂活动 第1题1考虑:怎样量橡皮的长度?单位是什么?怎么量?2同桌交流,互相检查。3提问:书中这块橡皮有

9、多长?你是怎样看的?学生独立观察,再抽生汇报,集体订正。2. 课堂活动 第3题1学生先估一估自己的铅笔有有多长,再量一量,并把结果记下来提示:假如不是整厘米数怎么说。2同桌检查。3抽生汇报,集体交流。注意学会对测量结果在不同情况下非整厘米数的表述方式3. 练习十三 第2题 学生独立测量自己手掌的宽度,再比较谁最宽。4. 练习十三 第1题四、拓展练习出示没有0刻度的直尺,讨论怎样用这块断尺量出铅笔的长度。五、课堂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有什么收获呢?测量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呢?六、课外练习:1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你喜欢物体的长度。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为单位。教学

10、反思:第2课时:用分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57-58页例题2及课堂活动相应练习教学目的:1.初步感知分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单位。2.知道1dm=10cm,会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3.培养动手操作才能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才能。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长度测量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重点:建立1dm的长度单位。教学难点:知道1dm=10cm,会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展示台、直尺、1厘米和1分米长的小棒、三角板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dm 1分米 = 10 厘米 dm cm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知识回忆:1提问:昨天你认识了哪

11、个新朋友?用字母怎样表示?2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可用直尺比一比3提问: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2感知分米产生:提问:你能估计一下,课桌面大约有多长吗?80厘米,90厘米,100厘米3提醒课题: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1分米,学习例31课件出示:一支铅笔长10厘米,一支铅笔长1分米。提问:快看,两支铅笔吵起来了。它们在吵什么呢?2要求:观察直尺请大家在直尺上数出10个1厘米来。从0-10就是10厘米3介绍: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10厘米还可以说成是1分米。板书1分米提问: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呢?板书,

12、学生齐读:从左到右,从右到左4介绍:分米也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读的时候也读分米。所以1分米=10厘米也可以写成1dm=10cm。板书学生齐读从左到右,从右到左5练习:在直尺上,从几到几也是1dm?6把1分米小棒夹在两手之间,去掉小棒手型不变,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7闭眼想象:1分米终究有多长?8发现生活中的1分米。提问:我们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也是1dm?9出示1厘米和1分米长的小棒进展比较,实际感知1厘米和1分米。2认识几分米1考虑:我们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么2分米是多少厘米?能在直尺上找到2分米吗?2练习:3分米是多少厘米呢?4分米呢?分别在直尺上找到3分米,4分米,5分米的长

13、度。小结:几个10厘米就是几分米。3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习例41出例如4,学生观察图中孩子测量结果。2提问:为什么同一个课桌面,量出的数却不一样呢?3操作:用三角板测量自己课桌面的长和宽。4抽生汇报:你是怎样测量的?如用三角板量了几次等三、稳固练习1课堂活动 第1题 1告知学生手掌长是指手腕处到中指的指尖老师示范2学生独立用三角板或直尺测量,结果可以用某一整厘米数长一些或短一些来表述。3抽生汇报,全班交流。2. 课堂活动 第2题1学生自己选择适宜的单位进展测量,记录。2抽生汇报,全班交流。3. 练习十三 第3、5、6题1学生测量第6题可同桌互测2抽生汇报,全班交流。4. 练习十三 第4题1学生独

14、立填写。2抽生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3同桌对口令分米和厘米的互换。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五、拓展练习选择适宜的单位填空。课桌高6 笔袋长2 小棒长6 铅笔长20 六、课外延伸以分米为单位,量你喜欢物品的长度。假如用厘米作单位物品的长度又是多少呢?教学反思:第3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56-57页 练习十三 第7考虑题。教学目的:1.加深对长度单位cm和dm的认识,知道1dm=10cm,会进展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2.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仔细测量、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长度测量与实际生

15、活的亲密联络教学重点:加深对长度单位cm和dm的认识,知道1dm=10cm,会进展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教学难点: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厘米 cm 分米dm 10 厘 米 = 1 分 米 教学流程:一、根本练习1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朋友呢?厘米、分米2提问:1厘米和1分米有多长呢?用手比一比,再用直尺量一量,比准了吗? 3厘米和分米这两个朋友有什么关系呢?4. 师生对口令:2分米20厘米 40厘米4分米5. 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长度单位的关系,解决问题。板书二、指导练习1. 练习十三 第7题1课件出示两个小朋

16、友的争吵:小红说:“我的文具盒长2分米,比你的文具盒长。小华说:“不对,不对。我的文具盒长15厘米,我的文具盒比你的长。2学生独立考虑:谁说得对?为什么?3抽生汇报,全班交流。提问:为什么不能直接比较数字15和2的大小呢?2. 练习十三 第8题1学生独立填写。2抽生汇报,说说是怎样比的?3. 练习十三 考虑题1学生独立测量,观察:有什么发现?2抽生汇报,全班交流。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三、稳固练习练习十三 第9、10、11题第10题学生先量,再填写。第11题学生可以实际测量整厘米数,算出3根小棒共长多少厘米。再观察3根小棒放在一起的摆法,特别是重叠部分的长度各1厘米,然后考

17、虑:两长度为什么不相等?相差多少?四、拓展练习1. 换一换: 48cm = dm cm 3dm6cm cm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全班交流。2. 算一算4dm-9cm 7cm+5dm 13dm+8dm1学生独立计算。抽生汇报是怎样计算的。2讨论: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注意单位的转化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外延伸:小小设计师 用长1厘米,2厘米1分米的线段设计图案,如房屋,冰箱等,并标出线段的长度。教学反思: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

18、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老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

19、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