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02869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练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练习题一、名词疫病感染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抗感染免疫 传染病 单纯感染型混合感染型继发感染型潜伏期 前驱期 明显期 转归期 免疫 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天然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补体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抗原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 完全抗原半抗原 复合半抗原 简单半抗原佐剂 抗体 细胞免疫 细胞毒作用 淋巴因子体液免疫 免疫麻痹母源抗体 变态反应 自身免疫 免疫耐受性免疫缺陷 沉淀反应 凝集反应单抗寄生虫的自愈现象 自然免疫 清除性免疫 病理性免疫 不完全免疫 带虫免疫伴随免疫二、填空题1、 感染的类型按病程的长短分 、 、 、 ;按临床症状表现分 、 、

2、 ;按临床症状是否典型分、 ; 按病原 体 种类数 量分、 、 ;按感染发生的部位分 、 ;按病原体的感染来源分、 ;按发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 、 。2、对隐性感染动物只能用 或方法检查,才可确诊。3、 传染病 的发 展过程一般 可 分 为、 、 、。4、传染病的转归期根据情况有可分为 和 。5、由两种和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同时引起的动物感染称为 。6、免疫的基本功能有、 、 。7、免疫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为 ,另一类为 。8 、 动 物 机 体 的 防 御 屏 障 结 构 包 括 、 、 、 、 、 等保护性结构。9、体液中抗微生物的非特异性物质主要有 、 、 10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因素有

3、、 、 。11 、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包括 、 ; 免疫器官可分为两类,即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 、 等,另一类为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 、 、 、。12 、按 照 T 细胞 表型和 免疫 功能 分为 七个 亚群 : 、 、。13 、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进入胸腺后,能分化增殖为 细胞,它主要参与 免疫;当干细胞进入腔上囊后,则分化为 细胞,它主要参与 免疫。14 、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免疫活性细胞是指和 。15 、胸腺内有两种重要的细胞参与免疫,即 和。16 、 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位于腹腔,具有和双重功能。17 、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包括 和 。18 、幼雏点眼后首先接

4、触的免疫器官是。19 、抗原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 、 , 和是常见的抗原。20 、 抗 原 的 类 型根据 性 质可分 为 和 ; 根据来 源 可分 为 和 ; 根 据 对 T 细 胞 的 依 赖 性 可 分 为 和 ;根据微生物的情况可分为 、 、 、。21 、完全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 和 。22 、 常用的佐剂有和, 其中前者在生物制品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有 、 、 。23 、含免疫球蛋白的血清称为 或 。24 、血清中的主要Ig 是,它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 合成。25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Ig 是,仅在人体内发现的抗体是参与 I 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26 、所谓免疫球蛋白的双重性是指:

5、它既是 又是 。27 、主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包括 和。28 、免疫应答包括 、 、 三个阶段。29 、 淋 巴 因 子 的 种类包 括 、 、 、 30 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 。31 、变态反应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阶段,第二阶段为 阶段。32 、变 态反 应分 为四 型: I 型 变态 反应 又称 , II 型 变态 反应 又称 , III 型变态反应又称, IV 型变态反应又称 。33 、 机体内参与变态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 其次是 、 。34 、 IV 型变态反应包括、 和所引起的变态反应。35 、为了防止变态反应的发生,可采用 。36 、获得性的免疫耐受性与抗原

6、的 和有关,即 剂量和 剂量可产生耐受性, 剂量可形成免疫。37 、由于免疫缺陷,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或。38 、免疫耐受包括 和 ,前者是对的耐受性,后者是所产生的耐受性。39 、 血清学的反应的一般特点有、 、 、 。40 、为了避免血清学反应时出现,需要将抗体或抗原作适当的稀释。41 、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有 、 、 。42 、 血清学反应的酸碱度一般为 , 常需要在 的参与下才出现可见的反应。43 、沉淀反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 。44 、沉淀试验的抗原称为 ,抗体称为 。45 、凝集试验有和两种。46 、直接凝集试验按其操作方法分为 和 。47 、目前,生产长期无限量供应特

7、异性单抗是用 技术完成的。48 、单克隆抗体目前应用于制备标准 及治疗用 。49 、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免疫应答表现为四种形式: 、 、三、选择题50 确定传染病的隔离检疫期和发病封锁期,主要依据传染病的 。 A. 潜伏期B. 前驱期 C. 明显期 D. 转归期2、对动物个体进行及时相应治疗的关键时期是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明显期 D. 转归期3、关于免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先天性免疫有种的特点,具有稳定性B. 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C. 临床上的免疫接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D. 天然主动免疫产生的免疫力强,时间较长4、直接给动物注射血清或卵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属于 。A.

8、人工主动免疫 B. 人工被动免疫 C. 天然被动免疫 D. 天然主动免疫5、当机体免疫那一功能失调时,机体会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病 。A. 抵抗感染B. 自身稳定C. 免疫监视6、 是动物机体阻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A. 皮肤、黏膜B. 血脑屏障C. 淋巴结D. 血胎屏障7、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将首先被阻留在 。A. 皮肤、黏膜B. 血脑屏障C. 淋巴结 D. 血胎屏障8、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表现在种间、品系间的差异,主要是由 。 A. 遗传因素的控制 B. 年龄因素控制 C. 环境因素控制9、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制剂有 。A. 卡介苗 B. 干扰素 C. 均正确10 、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体液中抗微生物的非特异性物质是 。 A. 补体B. 干扰素C. 抗体11 、补体的功能具有A. 杀菌和溶菌 B. 中和病毒 C. 均正确12 、关于免疫活性细胞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外周血液中, T 细胞占免疫活性细胞总数的 70%B. B细胞的寿命长,而 T细胞只能存活3天左右C.检查T细胞的方法是 E玫瑰花环试验D. T细胞、B细胞均是由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13 、中枢免疫器官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最活跃的场所在 A. 骨髓 B. 胸腺 C. 法氏囊14 、参与体液免疫的免疫活性细胞的是A.B细胞B.T细胞C.大单核细胞15 、幼禽的法氏囊切除后 。A. 受抗原刺激

10、后能产生抗体 B. 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抗体,免疫功能衰退C 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抗体,但免疫功能仍能保持正常16 、关于淋巴结说法正确的是 。A. 各种哺乳家畜的淋巴结的结构一般相同 B. 鸡没有淋巴结C. 鸭、鹅有三对淋巴结D. 副皮质区对体液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17 、 最易受病原体侵害的部位是 , 机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基地是 。A. 胸腺 B. 脾脏 C. 淋巴结 D. 扁桃体18 、 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且能独立完成免疫应答反应的是 。 A. 胸腺 B.脾脏 C. 淋巴结 D. 禽哈德尔氏腺19 、对于抗原的构成条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抗原性则越强B.

11、抗原物质的分子量越大,抗原性也越强C. 抗原分子结构的排列复杂,则抗原性越强20 、下列不同个体之间,相互没有抗原性的是 。A. 同种动物异体间 B. 同卵所生的个体之间 C. 不同种动物个体之间21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 决定的。 A. 抗体 B. 抗原决定簇C. 机体22 、仅有反应原性,无免疫原性的抗原是 。A. 完全抗原 B. 合成抗原 C. 半抗原23 、各种微生物、疫苗及血清等都是 。A. 完全抗原 B. 合成抗原 C. 半抗原24 、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所形成的抗原称为 。A. 复合半抗原 B. 简单半抗原C. 复合抗原 D. 合成抗原25 、关于佐剂应用不正确的是 。A. 不能

12、使弱抗原增强抗原性B. 预防接种时的抗原量用得很小,接种次数减少C. 能增强肿瘤细胞的有效免疫反应 D. 制备血清时能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26 、在血清中的抗体主要是 ,在抗感染中起着“先锋”作用的抗体是 , 相 对 分 子质 量 最大 的 是 , 唯 一 能通过 胎盘 的 抗体 的 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27、一般每个抗体分子有个抗原结合点。 A.2 B.4 C.1028 、下列不属于细胞免疫效应的是 。A. 抗病毒感染免疫 B. 抗肿瘤免疫 C. 激活补体29 、 对靶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的淋巴因子是 , 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性的淋巴因子是 。A

13、 趋化因子 B. 移动抑制因子C. 淋巴毒素因子D. 皮肤反应因子30 、下列符合抗体产生的规律是。A. 初次产生快,滴度低 B. 再次产生慢,滴度高C. 再次产生快滴度高31 、关于免疫蛋白产生的顺序正确的是 。A.IgA 出现最早,维持时间长 B.IgG 出现的最晚C.IgM 出现的最晚,维持时间也最短D.IgM 出现最早,维持时间也短3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活疫苗比死疫苗免疫效果好B. 进行预防接种时,疫苗用量越多,产生的免疫力越强C. 新生动物对免疫应答的反应比较弱,因此,往往不对新生仔畜预防接种33 、注射活弱毒疫苗时, 。A. 一次注射即可达到目的 B. 一般需注射2-3

14、 次,间隔 7-10 天 C. 注射两次,间隔六周34、参与变态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A.IgG B.IgA C. IgE35 、参与变态反应的抗原只能是_。 A. 完全抗原 B. 半抗原 C. 均正确36 、牛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属于 。A.I 型变态反应B.II 型变态反应C.III 型变态反应D.IV 型变态反应37 、 III 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大小为 。A. 大分子不溶性复合物 B. 细小的可溶性复合物 C. 中等大小的复合物38 、青霉素过敏,血清过敏症等属于 。A.I 型变态反应B.II 型变态反应C.III 型变态反应D.IV 型变态反应39 、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是

15、由 引起的。A. 体液免疫 B. 细胞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40 、为了防止变态反应的发生,可采用 。A. 脱敏疗法 B. 抗生素疗法C. 对症疗法41 、 鸡早期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后, 易感染其他致病性疾病而死亡, 是由于机体出现了 。 A. 自身免疫 B. 免疫耐受 C. 免疫缺陷42 、当人工注射抗原的剂量为多少时可引起免疫耐受 。A.低剂量B.高剂量C.均可以43、当机体受辐射,病毒感染等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时,可造成 。 A. 自身免疫 B. 免疫耐受 C. 免疫缺陷44 、用寄生虫苗进行免疫接种时,效果较好的是 。A. 死苗 B. 活苗 C. 均正确45 、抗原刺激机体

16、时,_剂量可致免疫。A. 低剂量 B. 中等剂量 C. 高剂量46 、诊断鸡白痢时,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是 。A. 凝集试验 B. 沉淀试验 C. 免疫标记试验47 、进行血清学反应时,将抗原抗体稀释主要是为了避免 。A. 交叉性B. 可逆 C. 带现象 D. 二阶段性48 、琼脂扩散试验以 应用范围最广。A. 单向单扩散B. 单向双扩散C. 双向单扩散D. 双向双扩散49 、单克隆抗体目前应用于制备_。A. 诊断血清 B. 高效价血清C. 均正确50、寄生虫可定居,宿主也能压制感染,但不能消灭寄生虫,宿主本身反而受到损伤,称为 。A. 清除性免疫B.病理性免疫 C. 带虫免疫51 、宿主被寄生虫

17、感染后,免疫应答表现为四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 A.自然免疫B.清除性免疫C.病理性免疫D.不完全免疫四、判断题1、在体外发生的免疫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 ()2、当动物对一种病原微生物处于没有免疫力的状态时,动物有易感性。 ()3、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病原体同时引起的动物感染称为继发感染。 ()4、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一般都较短,而慢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都较长。 ()5、近年来,许多畜禽疫病发生时表现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6、 对病程发展较慢, 在 1 个月以上, 症状不明显, 甚至不表现症状的病程为亚急性型。()7、对隐性感染动物只能用微生物学或血清学方法检查,才可确诊。()8、当抵抗感染

18、功能失调时,机体会产生自身抗体,危及正常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9、当免疫监视功能失调时,动物机体出现反复感染发病。()10 、先天性免疫存在于动物种内的某些品系和某些个体,是稳定的。()11 、获得性免疫只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具有特异性的抵抗力。 ()12 、人工主动免疫的免疫力多数较强,时间较长。()13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后不一定都引起感染的发生。()14 、动物患传染病痊愈后,一定时间内或终生不再感染同种传染病。()15 、免疫反应对动物机体有利而无害。()16 、 猪不感染鸡新城疫, 鸡接种了鸡新城疫疫苗后仍能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 ()17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是可以遗传的

19、。()18 、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是动物机体阻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19 、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将首先被阻留在扁桃体内。()20 、嗜中性白细胞主要吞噬一些引起慢性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21 、补体只能在被激活过程中表现杀菌和溶菌作用。 ()22 、干扰素具有抗病作用,抗肿瘤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23 、干扰素只能对未感染细胞起保护作用。()24 、动物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免疫力是相同的。()25 、T细胞又称为腔上囊依赖淋巴细胞,B细胞又称为胸腺依赖细胞。()26 、在胸腺形成B 细胞,在肠道淋巴组织、扁桃体等形成 T 细胞。 ()27 、T细胞参与体液免

20、疫,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28 、 外周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往往要靠抗原的刺激, 中枢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不受抗原的刺激即可增殖。 ()29 、周围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30 、 切除法氏囊的幼禽在接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抗体, 但细胞免疫仍正常。 ()31 、骨髓是产生抗体的重要基地。 ()32 、法氏囊是控制细胞免疫的中枢淋巴器官。()33 、扁桃体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34 、淋巴结是最易受病原体侵害的部位,因而可以采取病料检出病原。()35 、不同种动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则抗原性越强。()36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对自身组织成分是没有抗原性的。()3

21、7 、抗原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所决定的。()38 、各种微生物、疫苗、血清等都是完全抗原。()39 、抗原性较弱的物质吸附在大分子颗粒上可增强其抗原的强度。()40 、 简单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在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也不能出现可见的反应,但却能阻止此种抗体再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41 、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只能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42 、每个微生物可以认为是多种不同抗原组成的复合体。()43 、人类的红细胞只有A 抗原,没有B 抗原时的血型叫 B 型血。 ()44、机体受病原感染后,IgG 与补体结合,在抗感染中起着“先锋”作用。 ()45 、 免疫球蛋白是抗体, 但对异种

22、动物来说又是抗原, 即所谓抗体的双重性。 ()46 、由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47、在体液免疫中最为重要的抗体是IgM. ()48、抗原刺激机体后免疫球蛋白产生的顺序为IgA最早,其次是IgM,最后是IgG。()49 、一般来说,死疫苗比活疫苗免疫效果好。()50 、 迟发型变态反应以及同种异体间组织移植时的排斥反应均属于细胞免疫。 ()51 、初乳的主要免疫球蛋白是IgM 。 ()52、机体对同一种抗原的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滴度高,但持续时间短。()53 、有母源抗体的初生仔畜,首次免疫应当予以后延。()54 、半抗原也可参与变态反应。()55 、 IV

23、 型变态反应的特点是反应产生快,在血液中能找到抗体。 ()56 、预防接种时,低剂量和高剂量均可出现免疫耐受性。()57 、一般抗原有2 个结合点,抗体有1050 个结合点。 ()58 、鸡白痢检疫常采用琼脂扩散试验。()59 、能激发宿主产生抵御在感染的保护性免疫的抗原叫完整抗原。()60 、寄生虫的功能性抗原多来自活着的寄生虫及其分泌物和代谢产物。()61 、 原虫引起的免疫持续期较长, 多数寄生虫病的免疫期只有几个月, 许多蠕虫的免疫持续期只维持数十天。 ()62 、 带虫免疫是指建立的免疫对已感染成功的蠕虫不发生影响, 但能消灭以后入侵的虫体。 ()63 、寄生虫一次大剂量感染,通常可使宿主产生较强的免疫。()五、问答题1、传染病一般具有那些特点?2、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有那些?3、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的措施主要有那些?4、佐剂在人工免疫中有那些应用?5、抗体有那些功能?6、细胞免疫的效应有那些?7、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有那些?8、自身免疫发生的原因有那些?9、寄生虫免疫有什么特点?10 、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有那些?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