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06146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我国,农业是农村中最主要的产业。由于我 国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很大的范围内为零甚至是负数,即使将一部分劳动 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的产量。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 就是以隐蔽形式表现的失业人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民拥有了 更广泛的流动空间,长期被隐蔽化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成为我国失业者 的主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 下,超出农村产业实际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 半失业的状态。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分

2、为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 余劳动力两部分。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指与我国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那部 分劳动力,他们的大部分已经被第二、第三产业所吸纳。绝对剩余劳动力是在 “左”的人口政策下出生的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我国人口回落之前很难被 转移和利用,是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结构上 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两部分构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 动力。这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空间有限,兼业现象普遍存在,还 有一大批农民“过度拥挤”在农村并不发达的有限的非农产业中,因此,中国 农村不仅存在农业转化过程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存在大量非农产业剩余劳动 力。 造成我国农

3、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 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于农业劳动力资源来讲严重稀缺。过度的农业劳 动力及其快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刚性土地资源的有效容量能力,农村劳动力和 土地配置比例的失调形成劳动力过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一是 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 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 农忙时对劳动力需求量骤增,而农闲时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二是改革开 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农业技术的进 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

4、对劳动力的需求的 减少,使过去的以隐形方式存在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显形化。三是农村产业结构 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释放出来的剩 余劳动力增加。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我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对输入地和输 出地都有益处,对农业劳动力输出地而言,提高了本地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水 平,增加了劳动者和劳动力输出地的收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城市和 工业区输入地而言,则因注入的劳动力是一种庸俗的资源,降低了当地工业和 其他非农产业的工资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能力。但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一些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5、城镇转移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据统计, 19962000 年间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达 7600万,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量将达到 5400 万,即平均每年新增 1000 万。 2、二元经济制度障碍。自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在制约城乡人口迁徙方面的 功能日益减弱。但农民工进城后仍然受到了“名存实亡”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 行政壁垒的阻碍,无法融入所就业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中去。劳动力在城 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农村依然被隔绝在城市工业化之外,劳动力也无法随着 工业化的进展,向有较高生产率的部门自由流动。 3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下降。 80 年代后期

6、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了。就业 增长率 19781984年为 0.65 ,而 19851992年下降到 0.39 ;农村工业产 值的就业弹性则由 0.57 下降到 0.24 。1996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比 1985 年 增加了 21.4 倍,而同期吸纳农村劳动力仅增加 0.9 倍。目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 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情况依然严重;规模过小, “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所导致的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化,结 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资金短缺,负债率高;经济效益下降、技术落后、管 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等。随着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以及劳动密集型向资

7、 本密集型转变,也直接造成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减弱。 4 、农业部门吸纳 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 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会不断加重有限耕地上的就业压力。据统计, 1991 年仅为 1.25 亩,还不及美、俄等国有的 1/8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技术进步, 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地区农业中已出现了资本代替劳动力的 趋势。而这些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的选择往往是从本地的要素供给条件出发,很 少考虑从宏观要素出发,这样从宏观上看,必将削弱农业部门继续有效地充当 农业过剩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5 、城市吸纳农业劳动力的空间狭窄。城 市对农民工

8、有就业歧视。如有关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注入城市进行行政干 预,要求企业、事业单位不得招收外来民工,或者在就业安排上要求用人单位 先市内后市外优先招用本市居民等。此外,据估计,城市劳动力过剩的程度目 前约在 15以上。 90 年代城市国有企业“在职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消化的压 力巨大。同时,随着市场化就业制度的逐步实施,城市企业内部劳动力的隐蔽 性失业必然会日益显性化,将会有相当多的“在职失业者”被抛向劳动力市 场。由此,即便允许农民自由向城市迁移,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很难出 现“奇迹”。 6 、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中存在着部分 文盲半文盲,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

9、到 50,导致劳动力素质结构 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城市工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由于自身素质较 低,这些人只能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即使进入城市工作,各方面待遇明显低 于城市人口。7、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产业结构离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所要求的相距甚远,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仍很艰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仍成 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一个主要障碍。 三、当前我国促进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选择 (一)当前我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 路。实践已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仅仅依靠城市发展是不可能完全吸纳的,因 此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还必须立足农村本身,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农业工业 化和农村城市化

10、等多种途径去解决。 1 、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 善了注入地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对城市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目 前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比较缓慢。加快城市进程对于吸收农村 剩余劳动力有重大作用。 2 、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主要载体。把发展乡镇企业继续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并不意味着继续用 80 年代的就地转移模式。目前乡镇企业布局的适度分散和城 镇化进程的严重滞后正是这种模式的直接结果。当前应该把引导乡镇企业发展 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3 、农业内部消化:农业不仅是过剩劳动力的“蓄水 池”,而且是农外就业不稳定的“减震器”

11、。农业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就业潜 力,要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增加 农业内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大缓解这些地区劳动力过剩的压力,调动起农民 依靠自身投入开发农业资源的积极性。 (二)当前我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具体对策 1 、消除制度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首先,应该大 力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一个公平、有序、合理 的环境。当前,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明显滞后于制度需求。政府应该尽 可能在短时间内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过去我国一直沿袭的以社会身份和出生 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传统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 类型

12、的新型户籍制度,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其次,着手以户籍制度改革为 中心,逐步改革城市就业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教育、入托等制度性壁 垒,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入城后能与城市居民受到同等的制度约束和平等待遇。 再次,加快城市部门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 双方的交易成本,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出一个自由选 择就业、自由选择住地和自由流动的大市场,降低和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迁移成 本。 2 、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兴建中小城镇相结合。一方面,据国外研究测 算,乡镇企业每提供一个就业机会,就会产生

13、1.73 个第三产业就业机会。可 见,兴建和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在吸 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产生聚集效应方面,小城镇相对于大中城市有其优势: 小城市、小城镇技术含量和资本有机构成远低于大城市,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 力所需的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比大城市低得多,可以降低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成本。由于地缘关系紧密,与大城市相比,农民对小城市、小城 镇更熟悉,因而能够更快地适应小城市、小城镇的生活,比进入大城市的心理 成本也要低一点。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小城市、小城镇的集中,同样可以 产生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可以有效地解决乡村非农产业因分散带来的问题, 为农村

14、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 因此,政府应该运用宏观调控能 力,将兴建小城镇与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城镇的发展能得到有力 的支撑和保障。首先,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改革,推动股份制及股份 合作制企业发展;其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合理规划布局,把乡镇企业的发 展与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再次,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由传统 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向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最后,注重科技进步,实施品 牌战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提高农村基 础教育水平相结合。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比重,不仅有益于提高农民的素 质,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做好合格的劳动力储备,

15、而且也推迟了新增适龄人口进 入劳动力待业大军的速度,减少就业压力。在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 同时,加大向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加快农业内部的种植结构调整,开 发出因地制宜适合农民自身特点的品种,兴建为农产品的运输,销售服务的中 介市场,加速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 4 、大力推进农业的深度开 发与发展非农产业相结合。大力推进农业的深度开发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中国可耕地资源稀缺,但从全国来看,待开发农业资源 仍很丰富,比如宜农荒地、宜林的荒山、荒坡等。对于这些农业资源进行深度 开发可以吸纳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酌情采用“以工代赈”的方 式,吸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基础建设、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着手进 行生态农业的开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面积、成规模地种植经济作物,在 品种和地域上实行多样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的附加值。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将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退耕还林、退湖还田的生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同时要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的积极性,稳定而彻底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农村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率比农业部门相对高,且有着对 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这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农村非农产业中 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非农产业的发展仍应以劳动密集型技术结构为 主,最大限度地以劳动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