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07066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 反思计算虽然在上一学期“关注细节”的要求下很多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和进步, 但这个教学内容是在新学期刚开始学,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和嬉闹指望今天一下把他们拉回来,还是需要时间的。 在课堂上, 我们先一起做了几个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孩子们先尝试, 然后让学生起来讲解怎么做,确定“顺序”是最重要的。虽然没有给他们分类,但是第一层的练习题是同级运算的,在做题时让学生慢慢体会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么去做, 先学会方法再去追求正确率。在做题过程中, 我还时时表扬那些算完知道验算检查习惯好的同学的做法,以便带动更多的孩子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

2、的成功之处在于:1.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 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放心地让学生去想、 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

3、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些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3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我注重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说清道理在计算。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 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解决问题就不会再成为难关了。第

4、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之处:1. 联系旧知,知识铺垫本节课一开始, 我就听过一道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 不仅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新知做好了知识铺垫,而且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思维基础,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新知识的学习。2. 组织学生细观察、多操作。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从不同方位看物体的不同, 在操作中掌握新知识。 学生观察和操作很高,课堂氛围热烈但又不失秩序。3. 平稳过渡,不至于突兀教学完不同的方位看同一个物体后, 我听过承上启下的一段话, 使课堂自然地过渡到

5、对下一个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节奏, 不至于因为转变的突兀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教完这堂课,我觉得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很多, 但是由于学具太小,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时候不够清楚, 甚至由于角度问题, 观察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我建议最好每个小组中有一套大的正方体的学具, 这样便于操作, 学生对物体的观察也会更具时效性和准确性。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反思已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反思内容: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 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然而对于加法、 乘法结

6、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 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 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 (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 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 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 42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 很生很多是把 25 分为 20 和 5,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但较之把 42 分成 40 和 2 相比,有很大的出入。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 25X4 得 100 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 125 和 8 得 1000 一样。第三,有

7、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题。其次,等待讲解了下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 我想学生会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 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的感兴趣。 不知教材的这样安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是把简便运算分开安排在各个运算定律新授后,或许学生会更感兴趣, 毕竟螺旋式的上升符合小学生的现有心理接受水平。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刚开始的教学效果真的是特别差

8、, 学生交来的课后作业错误满篇, 平时麻利的对号此刻却再也难以画上去。 一节课时间过去了, 作业没批两本, 自己却感到头昏脑胀,哎,怎么会这样?说实在的,对这一个单元从思想上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心想,小数对学生已经不是初次接触了, 他们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起来应该没有问题。 哪知道,实际上原不是这么回事。本单元看似容易,实则难点一大堆。小数的意义、性质上是很抽象的东西, 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 问之知道,但运用缺乏灵活性。变换练习题题型,学生马上无所适从。比如,学生知道: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 0.1 、0.01 、

9、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10”。练习题: 1.04 读作( ),表示( )。第二个括号学生几乎都填的是 1 个一和 4 个 0.01 ,而少有学生填 104 个 0.01 。虽说学生填的不算错,但也说明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不像对整数部分几个一、几个十等的理解那么深刻。又如,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题: 2.0 与 2 大小一样,意义相同。( ) 学生判断正确。说明对小数的意义还是没有真正理解。 2.0 与 2 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所以意义不同。生活中的小数出现问题更多。 尤其是单位之间的换算, 要根据进率来移动小数

10、点的位置, 学生不是进率记错了, 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对, 要不就是数位不够补 0 时,补在了中间。接连几次作业, 效果都很差, 这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 接下来的课我该如何进行?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呢?通过和同事的交流,我们认为,首先要慢下来,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第二,针对问题,一点一点讲清讲透,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第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找到问题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一个个消灭掉。第五单元三角形反思1、调动起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和实际联系在学紧密的情境

11、, 小明去学校该如何选择道路, 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猜想、 回答的欲望。利用三张小纸条摆三角形的实验, 让全体学生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亲自动手,亲自实验,并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摆放三角形的成果,学生感到的是无比的成就感。 在猜测中继续验证, 继续摆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中快乐的学习。巩固时的报数游戏,使学生重新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2 、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本节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小明去学校的选择道路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解决公园小路问题,( ppt 展示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用处。这样,正体现了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学数学又用于生活的数

12、学教学思想。 一个回归, 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3 、合理设置实验,建立思维模型,形成学习过程的积极成长。通过合理的安排猜想、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一步步的形成对本课重点知识的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做练习题, 在一连串的问题中, 使学生又得出思维的精华,只要判断较短的两边各与第三边的关系就可以了。4、合理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莫大的支持,营造了一个合理、轻松、积极、乐观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学生正确的动手操作并展示给全班同学的时候, 在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 在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得出一个无比正确的答案的时候,教师给予的是“你真了不起! ”等伟

13、大的评语。从而,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对于个别学生因个别原因没有正确的回答,或是用别的方式的回答的,教师给予的是肯定的、委婉的引导,在不打消学生学习积极的范围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回答,如何正确的去思考。5 、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不同的数学。我们动手实验操作摆了三角形, 我们用敏锐的数学眼光观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们用规范的数学解决了数学问题, 我们在每一次练习梯度上升的数学题目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维上的碰撞! 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 得到自己的那可以跨越、可以前进的一小步!6 、通过当堂检测,很好的落实了学习目标,总体学习效果不错

14、!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回答、 操作,还是学生在自己总结学习到的知识, 还是在巩固练习中的应用,甚至进一步的发现数学知识的妙不可言 (用较短的两边和去比较较长的第三边),乃至最后,课堂结束时学生的课堂学习收获,都可以证实,这堂课达到了我设计时的目的。不足之处:1 、临时板书稍感凌乱。 数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教师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下次一定不要留给学生一个不好的印象。规范从我做起!2 、课堂数学语言应该进一步的准确、规范、简练。3、数学题目的展示不够完整。一个完整的数学题目可以规范的感觉,并锻炼学生审题的能力。这方面还有所不足,主要是因为时间准备的比较仓促。4、进一步附合小学生的学习心

15、理。任何心理上的跨越都可以给学习的道路上增加不可想象的难度, 所以本节课应该进一步形象,进一步直观化。 进一步迎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其实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理差不多。相对来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对这部分知识, 但是从我这节课来说, 源于学生的基础差,可能收到的效果还是很好。下面就我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进行自己的教后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的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的教材在安排时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购买学校用品入手的。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也贴近学

16、生的生活。 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新的计算要求。在此基础上,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笔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选择利用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计算。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课堂小结时我提了个问题: 为什么你们都选择采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呢?通过比较你发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与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小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了。最后我又强调了在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数位必须对齐,小数点也必须对齐。 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计

17、了一些练习题。整体感觉学生在这部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第七单元单元教学反思轴对称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已有的对称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 重点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性质和画法。 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原则。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操作、交流、讨论等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掌握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在自主探索中体会到探索之趣, 成功之乐,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从本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 我深刻体会到: 要找准教材与学生内在情感的结

18、合点至关重要。在研究教材时,我首先考虑:这节课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而学生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便会比较合理, 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教学中的重、 难点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无论是情境的创设, 新课的引入, 还是定义的学习,都紧紧围绕 “生活” 这条主线展开, 自然而又生动。 学生学起来轻松,效果也不错。成功之处:1. 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创设情境三月放风筝,出示一些风筝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这些风筝有什么特点, 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例 1 的教学中通过出示小松树图形,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应

19、点,然后数一数每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从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最后通过连线对应点, 学生会发现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这一系列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 非常容易发现其中的秘密,学得也自然轻松。2. 依据性质,学习画法。在例 2 的教学中,先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画轴对称图形呢?也就是另一半呢?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 得出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即先定点定出每条线段的端点; 再画对应点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最后连点依次连接每个对应点。 在轴对称图形的画法中紧紧联系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应

20、用。不足之处:在画图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画轴对称图形时,不按照画法去做,而是照葫芦画瓢, 很随意的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画,虽然有的学生也能画对, 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出现错误的画法。所以为了避免错误, 应该进一步强化画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明白不仅仅画对就可以, 更重要的是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这样才能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平移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分层次进行知识的教授,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归纳出平移的特点,对方格中的图形的平移方向和距离有了更清楚地认识。

21、然后我利用学生爱动手的特点, 设置动手切割图形的环节,增加了教学乐趣,也在活跃的氛围中传授学生求解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生在动手环节中体验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成就感, 此时我增加了练习数量, 趁热打铁,使得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加深, 并得到巩固与替身。第八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反思鸡兔同笼问题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我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了了解。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当中,我决定主要借助教师引导探究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本节课,在整个课堂中,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

22、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但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还略显紧张,一些环节的处理还应该在从主次的角度更好地进行设计。对于本节课我个人认为在设计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在课始,导课部分,我出了一些由易到难的问题,实质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智力热身活动, 为鸡兔同笼问题的揭示做好了巧妙的铺垫。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趣题,知道了鸡、兔的头数与鸡、兔脚的只数之间的复杂关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抓住知识上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以一个数据比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来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法,探讨假设法,并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 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理解

23、解题方法,从而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二、由于“鸡兔同笼”问题大部分学生不是很会做,因此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 所以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用假设法解答 “鸡兔同笼” 问题的第一部分假设全是鸡时以老师引导对学生进行分析, 加以教具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然后学习假设全是兔时, 以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和理解自己独立完成并说明对每步理解, 再用课件展示分析过程。 通过这两步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应该基本能利用假设法来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三、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讲古人用的“抬脚法”的方法。这主要是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时间上的考虑, 本来这节课讲的方法就很多, 特别是假设法学生理解就有困难,再将

24、“抬脚法”讲了,可能学生消化不了,以其都没弄清楚,还不如分成两节课来讲,别外就是时间问题,如果把“抬脚法”讲了,可能学生练习的时间就少了,没办法有效的进行课堂巩固。 因此,这节课我没有讲古人用的 “抬脚法”。四、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应该是在用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上,在这部分的设计上,我看了很多资料和课例。都说得较为简单,并有不同的说法。在假设全部都是鸡这里,用26-16=10 条腿,这里应该说是“多10 条腿”还是“少 10 条腿”呢,教材上只是简单的说“这样就多出了 10 只脚”,通过我的分析,我觉得以假设后的腿与实际比学生较容易理解, 当说到这个问题时可以直接说“比实际少了 10 条腿,为什么少呢?是把兔当成鸡算了, ”这里是把兔假设成了鸡,肯定应该是少算 10 条腿。如果说成“多 10 条腿,为什么多呢?”就不好给学生解释了。 这样也便于同前面的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 2 条腿联系起来。不足之处:本节课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 导致本节课我并没有完成我预设的内容。本节课重在方法的渗透, 学生必须经历多种方法解决该类问题的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是绝对不能走过场的, 必须实实在在的引导,这样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不断调整解题策略, 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 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显得不够用了, 导致最后没有时间来解决生活中更多类型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