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15707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学提纲.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基 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认真领会,坚定执行。在新形势下,如果还一味宣扬“不让孩子输在起 跑线上”,从而驱使孩子加班加点,再不摆脱只重知识摄取并且过于分分计较的文化偏执, 就不是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更不可能营造教育家办学的局面。 教育的对象是人。 人不仅 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人、尊重人、 理解 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

2、长。所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就必须成为校长、教师的 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就应该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第一, “立德树人”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 ,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 展人、改造人、塑造人。第二, “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 ,要坚持德 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第三, “立德树人”制定了基础教育 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同时,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而规范人、 要求人、提高人。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

3、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育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 使学生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教育部门和 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 推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上述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德育要求。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 2011 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应予落实。一是渗透科学发展观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语文、历史和

4、思想品德等各学科都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有机渗透。 校长、 教师在理解和运用各科课程标准时, 不仅要理解明确表述出来的含义, 更要深刻领会渗透在 字里行间的精神实质。 二是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文化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 历史课程要继承 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认识到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 重要保证,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增强历史责任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要 求学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提高文化认同感、 民族自豪感” 。 三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

5、针对性和时代性。 依据我国国情, 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 “民族融合” 和“共同发展”的内涵。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交流、相互影响 和融合的重要性, 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 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 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奋斗、 共同发展”。各地应研究课程德育现实,把握课程德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特点。通过恰如 其分的课程教学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 到校, 落实到班, 落实到学生心坎上; 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机地转化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 动。全国 1064 万中小

6、学专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教 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 将良好的情感、 端正的态度、 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文化育人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反映,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功能。面向2020年,应组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和深入研讨,推进各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提倡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一,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自觉追 求高品位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 高品

7、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创建,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第二, 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 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指明了共同愿景,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第三,改善校长的管理行为。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者。学校管理 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校长必须保持强烈的文化意识,避免陷入事务堆里。 校长对学校文化的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何,

8、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性,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与宽度。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应该自觉转变领导行为。第四,着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代学校的人文基础;学习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不竭动力;发展与诚信是个体与团队的信誉所系。第五,提升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 社会公众的外显性视觉对象,它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应该独具匠心, 以物载德。建筑或造型新颖,具备时代气息,或古朴典雅,体现文化底蕴。学

9、校建筑要符合 学校特色,适合教育之用,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协调、和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实践育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 针对学生年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 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 面,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学到知识, 还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劳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直 接、最有效的形式

10、之一。要培养学生体验从事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中小学每年都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及生存能力,在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中, 增强劳动创造生活、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和意识。学生的劳动过程,既是劳动知识、技能的培训过程,又是培养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参与家乡建设的教育过程。面向2020年,国家正支持建设一批大型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并支持这些基地以及此前已建成的县级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发挥作用。各地须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学生有计划、 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旅游活动、专题考察

11、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礼仪育人礼仪不单是形式,更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明、和谐、平等是礼仪的表现,也是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礼仪是道德的示范,是行为的准则,是交往的枢纽,是文明的标志。在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是立德树人新的生长点。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礼仪教育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面向2020年,要在全国大力提倡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明礼貌,彬彬有礼,努力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的规律,研究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头效性。第一

12、,坚持有机渗透。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日常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各种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会一位一体为网络,做到有机渗透,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第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现和感悟,并付诸实践。同时,要抓好总结评比等环节,促进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第三,坚持言传身教。教师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养、治学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在学生 成长中留下印记。在礼仪教育中,教师的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至关

13、重要。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师德 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礼仪行为,让教师以深厚的思想 感情、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 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产生耳濡目染之效。第四,坚 持内化自律。在礼仪教育中,要遵循学生品德、行为 习惯形成的心理规律,从知礼、懂礼入手,提高学生 的道德认识,明理、激情、导行,弓I发其内驱力的产 生,进而促使内化,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网络育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日趋网络化。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的重要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和道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网络中的不良或虚假信息确实太多。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

14、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海量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尽信网,不如无网。面向2020年,应兴利除弊,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这是学校德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 求。第一,提倡正确认识网络。把握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德育,不断 探索网络坏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用主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文化引领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第二,提倡绿色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不断丰富和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逐步建成集德育管理、信息资源、活动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德育平台。第三,提倡网络道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践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

15、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第四,提倡网络法制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制度育人立德树人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必须有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督导制度, 为德育提供强大动力。把中小学德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投入制度,设立德育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并保持稳定增长,满 足学校德育工作的经费需求。三是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

16、高育人水平。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要 求的,“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让教师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保障班主任各项待遇, 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合力育人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齐抓共管,凝聚起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 应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统一协调地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德育整体效益,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实际上,学校、家庭、

17、社区的德育目标应当趋同, 德育内容应当互补, 德育资源可以共享。 为此,要联系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设青少年健康成 长的社会大课堂。努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保障的德育工 作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时代在发展,中小学德育的环境、对象、任务、渠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正在变化之中, 立德树人必须适应新形势。 要研究世界的发展变化, 以开放的眼界和胸襟, 引导中小学生打 好中华文化的根基, 学习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积蓄迎接挑战的力量; 要研究中国的发展变化,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引导中

18、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化作每一天的实际行动;要研究教育的发展变化, 深入探索环境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创新教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 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要研究学生的发展变化,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采取他们乐于 接受的教育方式,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党的十八大还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把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在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突出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 学行为,改革评价方式,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