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16167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平时,常有一些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认为小学前(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礼仪、游戏中学习),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中学阶段(初中、高中)主要抓好孩子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孩子长大后老师、家长都省心,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下面,我从家庭角度, 谈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些体会,把它概括为“四个关注”和“四个要” 。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

2、的习惯。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最直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一种就是经常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那孩子肯定是有问题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之余让孩子说说语文学的那一课,哪些内容感兴趣。 数学什么地方难?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2、关注孩子思考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认为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

3、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3、关注孩子读书的习惯。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去补课, 也不是去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从孩子较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从漂亮的幼儿画报,到少儿儿童文学、意林等读物,随处都有她看的书,有时她读书比较专注,自己一会哭一会笑,吃饭时叫她几声都听不见。加上平时老师也经常把读一篇小故事,查一点小资料作为课下作业,孩子阅读的兴致就更高了。因为有

4、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变得轻松了,这也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有不少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一个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高兴,而不管她在干什么。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作家长的要从自身孩子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还应做到“四个要”1、要有坚定的态度。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孩子已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坚定的态度就更加重要。现

5、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不是从自身找问题,总是埋怨孩子、老师、学校、社会风气不正等问题,甚至一些家长对待孩子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是打就是骂,有些干脆放任自流。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家长在百忙之中一定抽出一点时间一要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二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进行联系,三要耐住性子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他说:“习惯就是习惯, 任何人都不能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只有哄着它从楼梯下去,而且每次只能走一层。 ”2、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自己在看电视,却让孩子做作业,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也容易引起孩子

6、的反感。作为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最好和孩子一起寻找学习的乐趣。3、要赏识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她)们的闪光点。俗话说的好“数落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做错的事,还不如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来鼓掌喝彩。我坚信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4、要以普通家长身份教育子女。孩子的成长既需要学校的环境,也需要家庭氛围,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学校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孩子在紧张之余需要休息和放松,需要与家长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交往和各种感性活动。家庭正是具有这种优势,可以弥补学校的不足,才使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和家长交流思想,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学习

7、与人交往,学会做人做事。而我们父母如果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就会淡化与子女的那种天然、亲密的关系,孩子的思想、感情就不能自在表达,他(她)会感到紧张、拘束、压抑进而厌恶、反感我们,产生不满和对抗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子女时要进行角色转换,改变教育方式,以一名普通家长的身份出现,最好是知心朋友身份出现。另外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教师,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最优秀的,这对你的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智力、爱好,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抱负志向,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积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挥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充满自信。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而不是去做别人的复制品。同时,我们要善于

8、把孩子的昨天和今天相比,只要有进步,孩子就是优秀的。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则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希望!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孩子明亮纯洁的眼睛,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的行为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最后,我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孩子能那么快适应学校生活,而且能学好知识,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也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培育,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的美好未来作好奠基。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 也是我的粗浅看法,一孔之见,仅供各位家长参考,不当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