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普惠发展平台.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31163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信普惠发展平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融信普惠发展平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融信普惠发展平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融信普惠发展平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融信普惠发展平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融信普惠发展平台-工作报告融信普惠发展平台篇一:融信普惠的春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是由联合国提出来的,旨在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重点服务于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在G20峰会上,普惠金融被列为重点议题之一。发展普惠金融仍是今年两会的首要议题。普惠金融将遍地开花,形成一批具有普惠金融特色的服务品牌,普罗大众将享受到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融信普惠是根据国家政策、发展普惠金融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想为构想建立起来的服务大众的金融平台。平台

2、做的是三方获益的事情:解决银行放钱难的问题解决老百姓借钱难的问题解决我们创业难的问题一张身份证借你20万起跟进学习带你赚取N个20万两种选择:1、借钱,好借好还,再借不难。2、赚钱,借钱的同时,免费教您如何提高自己的信用,让信用产生价值,学习财商思维,改变观念,创新创富让您赚到N个20万 融信普惠 共创共赢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分三个篇幅的文章,详尽介绍融信普惠平台的成长发展历程,以及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放款机构之后的运作模式和方向,摒弃现有银行业的一切弊端,以信用为杠杆,有效管控风险,打造信用体系,从车贷,房贷,资产贷到信用贷款过渡和转型,起示范带头作用!融信普惠平台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放款平台,

3、计划每月放款200亿一500亿,收购兼并第三方支付,进行资产并购重组注资,成立百姓投资银行。信普惠发展平台宗旨普及百姓金融知识,让资金流动起来,打造信用体系建设团队,帮助别人、成就自己。让每一个百姓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及价值,珍惜信用、创造价值,拥有财富、改变人生,从百姓中打造N个百万、千万、亿万富翁。金融与信用并行切入市场,帮助有资金需求的百姓。创建一个百姓的信用体系团队,服务于百姓的金融平台。做一件帮助一些百姓先富起来的事情,“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理念运行全国。从3月2日,3日廊坊会议获悉:3月上旬,平台官网、手机APP全面启用;3月下旬,心理拓展营地试运行;4月初,圆信卡发行启动仪式在澳门

4、举行;4月中旬,启动网签系统;4月下旬,心理拓展营地正式启动并持续运行;5月中旬,融信普惠冰泉正式上市;5月28日,融信普惠平台周年庆典(中央领导到会);6月份,融信普惠平台诚信鼎授鼎仪式。融信普惠平台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像乘风破浪的航母,正在驶向财富的彼岸!融信普惠发展平台篇二:监管部门又出大招,哪些P2P网贷平台可以活下来时至12月中旬,北京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10度。对P2P网络借贷来说,这个冬天比以往更冷一些。近日,一份被称之为“57号文件”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据说已经悄然发至各省市。该文件对P2P网贷的整改验收阶段做出了具体、详细的部署,要求各地在x年

5、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备案登记工作。同时,该文件还对平台的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资金存管等问题明确了进一步的规定。该来的终究来了!一场针对P2P网贷的大整治活动,终于开始走向了收官阶段。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引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P2P网贷被明确为信息中介性质,由中国银监会负责监管。根据指导意见,x年8月,银监会等制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对P2P网贷业务的监管细则。随后,银监会相继配套出台资金存管、信息披露、备案登记等3个指引,形成了对网络借贷“1 3”的制度框架。x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P2P

6、网贷作为其中的整治重点,要求落实信息中介性质,守住法律底线和政策红线,一场声势浩大的“严监管”风暴来袭。截至x年上半年, P2P网贷平台为2359家,同比下降11%,但总体交易规模仍然增长较快。而从监管部门的近期表态看,未来P2P网贷将继续处于“严监管”态势。10月19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今后整个金融监管趋势会越来越严,监管部门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10月28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态:“现金贷”规模扩张迅猛,发展有待规范,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穿透式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12月1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正式发布,其中对P2P网贷也提出了不少要求。值得一提的是,

7、根据网络借贷暂行办法给出的12个月整改期,整改工作应在x年8月之前完成。但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已将整改的最后期限延迟至x年6月。这也是“57号文件”确定的本阶段备案登记工作的最后时限。因此,从x年初开始,各省市的金融管理部门,将开始第一批P2P网贷平台的备案登记工作。整改验收是P2P整治工作的关键核心环节。接下来,各省市将成立由金融办、银监局以及央行、公安、通信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整改验收小组,进行交叉核验,统筹考虑并确定验收联合整改验收标准和措施。各地整治办还将在指定官方网站,对拟备案网贷机构进行公示。而此前的11月14日,作为全国首个发布备案登记实施细则的厦门市金融办,在网站公示了

8、首批5家拟备案的网贷机构,包括农金宝互金(厦门融信普惠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日日进(爱日进(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乾方位(厦门乾方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易利贷(厦门易汇利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京东金融(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笔者认为,“57号文件”对新设立平台的态度严格,但并非“一刀切”。按照“明确标准、严格把关、积极稳妥”的原则,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可以依照文件精神,有序开展备案工作,在政策执行上具备一定的灵活度。笔者相信,符合条件、实力较强的平台将获得备案登记。当然,对P2P网贷行业,备案工作将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因此,一大批不合规的平台可能通不过备

9、案,最后将不得不从行业中退出。可以预见的是,备案完成后,P2P网贷从业机构数量将大量减少,一大批劣质平台的退出将有助于行业良性发展。此外,部分不具有备案资质的平台将可能被已备案平台收购,行业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增强。因此,从x年开始,P2P网贷有望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备案完成之后,规范发展的P2P网贷行业,预计对两类平台更为有利:一类是设立时间不长、有较强股东背景的平台,相比存量平台,这类平台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另一类是合规经营、规模和实力较强的存量平台,这类平台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将引领行业持续前行。因此,在监管政策框架已经明晰、行业迈入发展新时代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些实力较强的

10、互联网公司和社会资本,考虑进入P2P网贷行业,例如正在厦门市金融办申请备案的京东金融。应该说,这些新进入者如果坚守信息中介的根本定位,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信用理念、风控措施相结合,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需求信息进行撮合,满足出借人多样化投资需求,满足借款人灵活的融资需求,将对P2P网贷行业规范发展带来正面的力量。12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x年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于P2P网贷而言,行稳方能致远,“强监管”将使整个行业走得更稳、更远。融信普惠发展平台篇三:21世纪报组文备案年,网贷百日“变形记”(18.3.9)本报记者 谢水旺 上海报道备案提速叠加年初效应,1月份退出的P2P平台呈现倍

11、增趋势。据网贷之家统计,单单1月份,停业转型平台就有49家,问题平台(含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等情况)为24家。也就是说,今年1月的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合计已达73家,约为上个月的2倍。至此,网贷备案即将终结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显而易见,这个领域人心浮动。有的退离,有的卖身,一场行业性“变形”也在悄然进行。从x年底至今,一场席卷全国的现金贷监管风暴正在开启。重庆、宁波、合肥等地先后传来地方金融办对当地现金贷公司进行整治的消息。在这一百天里,现金贷公司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李伊琳)P2P网贷备案年: 多地抢备案,多少“卖身”或退出?导读在背景下,网贷平台也面临多种选择,开展备案准备、转移到其他地

12、区、退出或者卖掉。今年是P2P网贷备案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 福建等多地抢先备案部分P2P平台。与此同时,多地发布备案细则以及整改验收指引,平台正在紧张准备备案工作。在备案成本高企、P2P网贷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亦有一些平台选择转移、“卖身”或主动退出。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全国停业及“问题平台”相对x年年底有一定增多,主要是因为备案期限将至,平台合规成本上升,竞争力不足平台陆续退出P2P网贷市场。多地抢先备案去年12月底,监管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最迟于x年6月末前完成整改验收以及后续备案登记工作。其实,早在去

13、年11月16日,厦门市金融办对5家拟备案的企业予以公示,现已结束。根据公示,5家拟备案的企业分别是厦门融信普惠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爱日进(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乾方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易汇利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等。农金宝互金(即厦门融信普惠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称“已经获取正式备案文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京东金融全资子公司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无缘此次备案。原因在于,京东旭航(厦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x年9月27日。根据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

14、通知,在x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正在开展验收备案工作。“部分平台获得备案文件,只是没有公布。备案不能完全按文件来,出于很多考虑。”一位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比如招商引资、财政税收等。截至目前,已有12地发布备案细则(含征求意见稿)。其中,上海、福建、厦门、江西、广东、深圳、山东等地发布了整改验收指引。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x年2月底,全国运营平台数量共1890家,其中,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分别有405家、372家、233家、252家、62家、64家;x年

15、1月、2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分别为73家、55家,截至x年2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为4164家。张叶霞表示,随着监管的持续加码,以及备案工作的开展,行业正式进入洗牌期。整改到期后,没有获得备案的P2P网贷平台将要面临退出市场的可能,因此未来运营平台数量将会出现明显下降。哪些平台“卖身”或退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多数平台都在埋头搞备案准备工作,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出具相关材料,“春节后,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开始涨价了”。以上海为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至少需要50万元,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需要40万至50万元。不过,在福建,律所法律意见书一般在10万至1

16、5万之间,中部地区更低。上海一家律所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P2P网贷备案,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比较谨慎,还在研究相关细则。他们报价40万元,相对低些,原因在于,验收指引有一百多条,需要逐条排查,比较复杂,而且风险较大,相当于背书。在此背景下,网贷平台也面临多种选择,开展备案准备、转移到其他地区、退出或者卖掉。“要么豁出去备案,合规成本实在太高的话,不如良性退出。”有接近上海互金协会人士表示,也有平台计划转移。中部某地金融办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既有新的网贷平台想在这里注册,也有一些其他地区网贷平台想要转移过来,因为东部沿海地区政策更加严格。不过,我们也要看省级层面,需要

17、等政策放开,否则,不太敢批准引入。”而且,转移意味着无缘首批备案。监管规定,对于x年8月24日后新成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对于自始未纳入本次网贷专项整治的各类机构,在整改验收期间提出备案登记申请的,各地整治办不得对此类机构进行整改验收及备案登记。上海某中小P2P平台负责人一直犹豫是否在上海备案。犹疑的是,上海备案成本较高,大约200万,而且不一定能够获得备案,也曾计划转移到外省备案。春节后,他最后决定,消化存量业务,便退出市场,转型其他业务。他坦言,目前,一些P2P平台正在做备案工作,也有平台退出,或者卖给别人,比如,一亿待

18、收,卖给别的机构,需要三千万。(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现金贷生死一百天: 后监管时代“变形记”本报记者 包慧 杭州报道x年底,对现金贷的强监管忽然而至。十日内监管层连发数道“特急金牌”,从持牌要求、成本上限和资金来源分别给予了严格的限制。监管办法出台至今正好一百天左右,野蛮生长的现金贷进入与监管要求和市场踩踏效应比速度的“生死赛跑”阶段。x年秋天最炫目的资本神话故事属于趣店,两个来自江西赣州、抚州的网络小贷牌照在3年里最高撬动了上百亿美元的估值。收获的金秋之后凛冬已至。同年11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一个强监管周期全面降临。去年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

19、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互金整治办”)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各级小贷公司的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设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贷业务。网络小贷牌照对现金贷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现金贷公司合法经营现金贷业务的牌照,以及对接机构资金的门槛。去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根据最高法,超过36%年利率的利息约定无效。还要求必须持有放贷业务的相关牌照,没有牌照者要进行严厉打击和取缔

20、此外,还有不得暴利催收,加强风控,保护客户隐私信息等等。从x年底至今,一场席卷全国的现金贷监管风暴正在开启。重庆、宁波、合肥等地先后传来地方金融办对当地现金贷公司进行整治的消息。在这一百天里,现金贷公司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整夜都睡不着觉,分析每个小时的数据变化”现金贷行业正在出现分化。一些头部的平台,靠降息和转型其它业务符合监管要求;更多的是一些小平台则直接关门、歇业、解散、甚至跑路。李伟(化名)是一家小型现金贷公司的员工,x年11月21日傍晚,关于立即暂停批设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下发之后,整个公司都笼罩在恐慌之中,员工们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几天。11月24日凌晨,李伟的公司紧急通知各个合作方

21、通知要停止放贷,要求各个导流的贷款超市下架公司的产品。接下来,员工先后被遣散。到去年12月中旬整个公司已经人去楼空。x年11月下旬,趣店、玖富和掌众金服纷纷宣布降息至监管要求的红线之下。在转型新业务方面,趣店接下来转向了开拓汽车金融新业务。更多平台开始走向“场景”,把业务链条往消费分期的方向拓展; 还有一些为现金贷行业提供导流、大数据风控等服务的第三方平台或机构,转型向其它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转型并不容易。大部分的平台,缺少转型的能力,比如用户基础。对于现金贷叠加消费场景的转型,一位现金贷公司CEO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就是忽悠外行,包装所谓的消费场景根本没有用,核心还是要看资金来源,

22、资金方尽调会关心钱给了谁,用于什么,要穿透到底层资产,真正穿透下去能满足正规金融机构要求的公司还是极少数。该现金贷CEO至今回忆起去年底的经历还觉得惊魂未定。他的公司一个月就数百亿的规模,从去年12月开始逾期急剧攀升,很快接近50%,就是一个月放款2000万笔,其中1000万笔都出现了问题,虽然风险备付金他们准备很多,但还是被触及了,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公司最终出现了现金流的问题。“虽然我们的产品以14天甚至7天的极短期产品为主,抽身其实是相对来说快的,但还是整夜都担心得睡不着觉,不知道钱能不能收回来,更担心现金流能不能撑得住。”他回忆称,每天晚上整个高管团队都从9点开会到半夜11点,比较每

23、个小时的数据变化趋势,分析逾期客户的数据。“公司一旦出现危机,账户的管辖权就被资金方控制了,借款人还多少钱就被划走多少钱,整个公司相当于已经进入被托管状态,也没钱支付流量费用。”他表示,出现这种危机状况的甚至不乏行业内的知名机构,大大小小的公司全部受到影响,其中高速增长的受影响最大,过去三年赚的钱可能一个月全部赔掉。倒闭、出海、地下化过去现金贷暴利的一大利器就是高息。“降息之后,很多现金贷平台逾期率上升很快,一方面借款人也看风向转换开始故意不还,过去借新还旧的共贷现象减少,一些平台为了生存会把利息返还要求降低,甚至有的只要求偿还本金就可以。”不良率还在不断攀升,一般的现金贷公司执行低于36%的

24、年化利率基本没有盈利空间。”李伟表示,不降息是找死,降息也是慢性等死。正因为如此,有的聪明平台发明了“捆绑销售”。表面上的利息是降低了,但客户在获得平台放款前,会被要求先行购买一些保险等商品。这从本质上来说,相当于平台收取了一笔“砍头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一家总部位于杭州的为现金贷导流的公司,从其兴衰变化更能折射出现金贷的市场变化。前述公司CEO表示,公司成立以来为现金贷公司累计引流的资金总额超100亿。但从去年底到现在,公司的现金贷客户已经急剧萎缩,大幅减少七八成,公司不得已只有转型为其它的金融机构服务,比如小贷公司和小银行等,但是钱就没有那么好赚了。出海也是一个热门选项。目前越南

25、印度、印尼等东南亚成为国内现金贷平台瞄准的下一片热土。对于出海热,前述为现金贷导流公司的CEO也持悲观态度。东南亚他都去考察过,风险还是很高。首先是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都不同,都有些风险需要规避,比如说越南不允许外籍人士注册公司,只能由本国人担任法人。其次是资金来源的问题,东南亚对资金的管控比国内还严格。同时相对于国内,东南亚的用户群体还是相对较小的。能生存下来的现金贷平台,基本上是已经做大的头部平台,以及有贷款资质的小贷公司包括网络小贷公司、P2P公司,以及持牌的正规军,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以及银行。而生存不下来的,有些则穿上“马甲”由线上转为线下,即“地下化”。(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

26、网贷迎最严审核 行业人士聚散新形态本报记者 王晓 北京报道根据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验收工作通知要求,各地需要在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网贷机构备案登记工作,最迟也应在6月底之前完成相关工作。时间进入3月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备案要求或征求意见稿陆续公布,备案结果仍秘而不宣。此轮备案要求也从严把控,使得网贷平台不得心存侥幸。人心浮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尽管岁末年初是离职高峰期,但相较往常的薪资、晋升空间等考量,当下更多网贷人士离职的原因与备案登记密不可分。“虽然老板给我们打气说通过备案没问题,不过我自己认为希望比较渺茫,还是要早给自己找出路。”

27、一位网贷平台人士坦言。“等到不能通过备案的时候再考虑出路就太晚了,是吧?”东部一位地方金融办人士表示,目前还未收到正式的备案办法和验收细则,综合考量,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春江水暖鸭先知,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最为敏感。一位网贷平台人士坦言,当前行业监管趋严,集团股东很大可能将放弃平台。往年还算可以的年终奖今年以各种考核不达标的理由缩水,而且其他运营经费也被大幅削减。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有网贷平台的高管人士已经跳槽到其他投资机构。之所以离开,是因为发现公司有业务不够规范,担心难以通过备案,更担心平台可能出现风险,而自己作为高管人员难辞其咎。而此前,网贷平台没有太多

28、监管限制。“有的平台就是硬撑着。”上述观察人士表示,对于一些小型平台,当前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费用水涨船高,加上存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硬性支出,对于小型平台的运营造成不小的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统计,以存管费用百万元起步,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普遍在15万-30万元不等,合计支出约40万元,加上灾备等系统投入,为满足合规要求的支出至少200万-300万元。“形势已经变了,律所、会所那都是起步价了,根据业务规模费用大幅上涨,做不做?不做就去换其他家。即便这样,平台没有完成整改,律所和会所也不敢随便出意见书。”北京地区一网贷行业人士介绍。对照监管部门下发的行业规范要求以及整改意

29、见,网贷平台从业者也在心里对照监管要求对平台打分。“公司的大额资产一时半会儿很难消化完,这样怎么能通过备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有从业者从大平台跳槽到规模较小的平台,主要考虑其存量超额资产不大,有望在验收期内完成合规。“去年监管下发了要求,整改期间业务规模不得增长,很多业务都停了。公司都在撑着,这样就算过了备案也不会有什么发展。”网贷之家统计,2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690.04亿元,环比1月下降18.83%,创近一年月成交量新低。尽管受春节小长假影响,但不少市场人士也认为,在备案阶段,控制平台规模求稳才是关键。截至2月底,网贷平台数量已经下降至1890家,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

30、为55家,其中问题平台14家(提现困难14家),停业平台多达40家。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以上海地区247家网贷平台作为样本统计对照备案要求发现,超额资产历史存量存在且2月仍有超额标的平台有26家。而在监管要求的活期、定期(特指项目到期,平台自动通过债转方式让出借人退出的产品)、校园贷、净值标、代销理财、违反监管要求的现金贷及其他违规业务(包括赎楼贷、首付贷、股权众筹等业务)中,仅校园贷业务已全面停止,未涉足上述违规业务的平台数量167家占比67.61%,仍在运营1-2项违规业务的平台有77家,占比31.18%;违规业务3项及以上的仅有3家。不过,信息披露以及第三方财务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以及经营状况专项审核报告披露合规比例较低,这也将是决定上海多数网贷平台是否能够合规备案的重要因素。(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服装配饰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