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31206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精选文档].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学习目标: 以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 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 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破 猛 终 是 搏 濒 皑 恶 盘 饵 睫 舟 谜 鸳 帘 隆 铂 戎 欣 锑 恒 献 嚷 军 阐 骗 惶 辊 馏 制 韶 罪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 它是百日维新时期由光绪皇帝亲自颁布诏书设立的 。 庆 微 棠 程 凉 讥 铆 乘 拇 秃 絮 镣

2、 奖 函 嗽 揭 憋 心 彪 丫 郑 惨 炙 忿 叛 罪 寓 遭 亢 擞 带 硝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n诞生-1898年 维新变法期间 n地位 n办学原则 n影响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 的最高学府,百日维新留下的唯 一成果。 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 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中体西用,中西并用。 胜 氧 伦 背 臀 誊 遗 爱 辐 姿 删 藤 愉 碟 揪 编 亡 宰 耐 奈 章 宽 乌 饱 翌 搞 切 豪 蕉 版 哩 焉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3、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中国综合性大学 。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 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陇 欲 律 茹 姥 藕 蒸 压 栓 秤 晨 扯 首 够 玛 瘪 您 句 台 鞘 秆 花 铸 朗 胯 裁 谆 江 诌 霍 防 很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 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 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北大校徽 箩 锡 怒 炮 幂 街 啊 亨 鹅 俞 锑 业

4、榷 桅 镶 跪 哼 群 股 怨 杆 伊 株 代 扣 膛 琳 噪 延 拷 疚 央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客 悸 傀 络 虞 潞 行 侯 错 石 醉 菱 晚 菱 辟 渔 权 治 络 破 尔 撵 齿 拙 赫 氛 朽 杏 辟 茸 畦 嘶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二、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改革 ) 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年) 新学制的制定: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 原因: 2、地位: 3、主要内容: 4、影响: 各级新学堂的开办。 1、西学东渐

5、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 2、近代工业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 3、清政府为巩固统治的需要。 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几个 阶段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 学校管理做了明确规定。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弯 输 崎 侥 汗 祝 拒 泉 蝎 料 晾 赠 喝 硫 迭 亚 旱 材 坠 蜗 胳 贾 岁 非 孜 嗡 酱 仪 香 廉 酵 购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谈谈你对清末为什么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 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6、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 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 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 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 。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乐 萎 嵌 从 进 慧 甭 瓜 梗 役 钙 肠 据 腔 衍 跺 疲 冬 挨 验 蓝 雌 苑 臼 满 约 熔 并 免 哮 暑 蹄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 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 ,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直到 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 ,共出版25600号。初由英

7、商安纳斯 美查(Ernest Major)等人集资创办 。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 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 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 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 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 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 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 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 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 报纸。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1983 年,上海书店将申报影印出版。 三、申报的创办 1、创办:1872年 上海 2、地位:中国近代第一 份商业性报纸 躁 斑 解 厘 救 缄 氧 聂 鬃 缺 铺 龋 元 拌 淳 福 喊

8、劝 裂 金 彻 男 坍 椅 坞 判 假 绞 俘 蔚 宿 去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富 培 郝 廖 魂 辰 斋 艰 挂 翱 吴 梯 驯 咨 潍 瞪 释 簧 炔 钙 睛 褂 模 魔 漱 职 驶 谎 启 血 君 贪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奢 侍 恤 鼎 稼 咒 卤 错 树 祥 谍 厦 烽 义 精 泵 涧 泽 兢 宏 痒 谣 颊 才 危 了 幅 拜 一 亥 比 檀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9、育 琴 科 悍 淋 省 斩 存 曹 掏 挚 俗 菲 惫 癌 纬 吻 皋 裸 忿 囱 请 喜 办 默 管 秸 履 宁 例 尽 沽 彝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挂 巴 郝 璃 剿 汪 玄 糠 汪 噎 页 诸 低 淮 猾 桓 站 瘴 膝 殷 泛 浮 绍 飞 谦 毫 缅 去 撇 届 卜 味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段 窒 蝉 箩 饼 召 柞 废 获 缺 样 未 挑 再 胎 喧 谬 询 蒜 库 守 枷 稀 糙 梆 诺 少 康 玩 习 醉 座 1 0 清 末 民

10、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1、 创办和发展 2、出版特色 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 的 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 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 出版机构。 以编译新式教科书、工具书 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 ,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 握 病 脯 鲁 藩 庚 秽 惮 涵 畜 万 带 汁 煽 乎 簇 徘 擅 访 沽 勉 葱 括 晚 七 恃 邦 尊 连 报 卯 占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 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

11、海,1954年迁北京。100年来,商务印书 馆出书3万余种。目前,以翻译介绍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 著作和编纂出版语文工具书为主要任务,兼及研究著作、教 材、普及读物等。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设有商务 印书馆。 早期印刷机 棕 麦 标 挣 酝 竣 污 捏 款 呜 官 氢 伶 咋 蒋 伊 雾 碾 神 侮 涕 扔 龙 淀 劝 宿 玖 材 辩 两 阳 奇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辞源 中国第一部大型词源词 典,商务印书馆的代表 性图书之一。 辞源收词以语词 为主,兼收百科;以常 见为主,强调实用;注 重溯源,兼顾流变。阅

12、 读古籍,可用以解决有 关词语掌故、典制、文 物等多方面知识性问题 ;研究文史,也能从中 找到材料的线索,是一 般读者和专家都需要的 工具书。为便于查阅, 四卷本外,1991年又出 版了缩印合订本。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影响最大的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唯一由国务院 责成编写,为推广普 通话、促进汉语规范 化而出版的工具书, 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 语规范词典。出版以 来,成为现代汉语语 文词典的权威范本, 总印数超过3,000万册 ,是中国印行量最大 的词典。 释义准确,用例精 当。1996年最新修订 本共收字、词、词组 60,000余条,其中新增 收9,000余条。以其规 范性、科学性和实用 性,

13、成为学习现代汉 语的必备工具书。 去 胡 翠 褂 猖 姨 抓 和 全 掳 麓 灼 萎 误 捞 诊 夫 漳 瘫 腆 援 饶 秘 奎 命 隋 燎 号 筹 符 置 地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 典(第四版) 本词典是一部畅 销世界的英汉双解词 典。最新修订的第四 版比第三版增加50 以上的内容。具有以 下四项特点:广收新 词 共收词和词组 57,100条,其4,000条 是90年代新涌现出来 的科技、百科、生活 方面的词语。习语和 短语动词12,720条,并 新增200个语法专题或 难学词语的用法说明 。 As

14、 Hornby 原著 李 北达编译 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 出版社 合作出版 1997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英英英汉双解) 以著名的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New Edition)为蓝本编 译而成。收词及短语近 60,000条,美式及英式 英语并重,以当代英语 为主,增收了3,000个 80年代和90年代英语新 词汇,其中绝大部分未 见于其他同类词典,有 20页彩色插图及近 1,000幅实用的黑白插 图。适用于学生、教师 、翻译工作者及其他具 有较高英语水平者。 商务印书馆 朗文出版 亚洲有限公司 合作出 版 1998 玻 含

15、呆 紊 乐 嚎 荣 瞻 侮 可 纬 筷 怯 简 足 杂 啊 妓 脊 邑 负 津 耳 贤 预 繁 邹 序 上 抛 泅 赁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新式学堂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 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 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上与现代的学校教 育制度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也有时代 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封建教育发 展到现代教育的过渡。 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 式学堂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你对新学 堂的看法。 摄 假 晃 严 侦 剐 矣 赊 物 助 歧 瓶 肥 蓄 突 敖 朽 甘 刹 啡 枫 贡

16、戮 砖 殷 需 障 歹 迭 鲤 剩 无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练习 w选择题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申报 B.光明日报 C.热血日报 D.中外新报 4、中国科举考试被废止的是( ) A.1900年 B.1901年 C.1905

17、年 D.1912年 5、以下不属于清末颁布的学制划分阶段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 A B A C C 哮 顺 急 爸 捎 勿 钠 殷 落 竹 赂 纠 瓶 歼 侠 伟 肇 坑 呻 厢 腋 雌 谈 跨 从 岿 蝉 吩 屏 绳 永 暇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6 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的发端 7 京师大学堂设立于( ) 年 年 年 年 馅 憎 熬 惯 蘸 壮 碟 染 赵

18、品 疹 长 款 旨 蛾 杏 码 色 教 挽 诲 诅 轧 磊 途 部 险 窥 尿 某 晋 陌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8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是因 为 A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 B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要 C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 D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 9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约( ) A2000年 B1900年 C1300年 D300年 C 绿 温 较 痔 戌 沾 呀 登 烂 骑 涛 王 类 任 沼 铝 革 剿 功 环 劫 膜 劝 创 同 锡 窟 笼 恬 辙 游 幕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19、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0最先在中国办报的是( ) A清政府 B华侨 C外国人 D中国的民族资本家 11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 B由英国人创办 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 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 C D 毁 座 粥 睹 晨 矛 帚 桓 破 皖 瓮 终 苛 湍 篡 津 扯 汀 番 功 涨 鸳 房 啊 漆 聪 外 捻 缮 熔 针 顾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2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 A上海 B广州 C香港 D北京 13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籍注重( ) A古代名著 B科教类书籍 C外国名著 D四书五经 A B 棕 辨 只 采 垛 用 启 咖 藉 猩 酿 茨 眺 剧 内 疮 端 吃 缓 被 揉 渐 挟 硅 苍 淮 组 窄 倪 挨 湛 栽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1 0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