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21603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三个和尚西师大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个和尚?三个和尚?是一个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故事。通过学习故事,让学生找到“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并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学会与人合作。这个故事共有五段,第一段主要写古时候,一个和尚勤快地挑水。第二段主要写两个和尚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一起抬水。第三段主要写三个和尚谁也不愿意多挑水。第四段写一天夜里,寺庙起火了,三个和尚一起努力扑灭了大火,第五段主要写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道理。本篇课文内容粗浅易懂,很具有教育意义,合适低年级学生阅读。【知识与才能目的】1. 认识1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积累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

2、道理【过程与方法目的】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别人合作。【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田字格本、铅笔。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讲一讲?三个和尚?的故事。2.指导读课题。1认读生字“尚。2指名读课题。3全班齐读课题。3.导入新课:三个和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它头上的拼音小帽,多读

3、几遍,把字音读准,再读通课文。2.学生互读、互评,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4.全班跟老师一起读课文。5.这篇文章讲了三个和尚之间的什么事儿呢?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一说。三、质疑、释疑,自主识字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比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把困难说出来,让大家帮助解决吧。2.这篇课文的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自己读得最准,记得最牢,就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吧!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注意后鼻韵“净、“瓶和翘舌音“尚、“瘦、“争、“商的读音。4.在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5.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真了不起!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

4、通顺。分组按段落赛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学习13段。1播放“三个和尚的动画故事。2看了动画,你觉得第一个小和尚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怎样的结果呢?并联络课文第1段,理解“生意盎然。3抽学生读第2、3段。寺庙的人增多了,为什么还会造成水缸露底,柳枝枯萎的结果呢?三个和尚都怕吃亏,不团结,不合作。2.学习第4段。1悲剧终于发生了。播放寺庙着火,三个和尚扑火的场面,同时,配上课文第4段的讲解内容。2在着火的危急关头,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第4段,勾出有关句子,结合课文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3结合图画内容,自读第4段,想象大火熊熊燃烧时的危急和三人齐心协力扑火的情景。4抽三

5、名学生上台表演扑火时的情景。5猜猜在扑火时和扑灭火后,三个和尚会想些什么。3.学习最后一段。1齐读最后一段。考虑: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2三个和尚团结合作的结果怎样?3和第1段比照,这一段中的“亭亭玉立与第1段中的哪个词语意思相近。二、细细体会,明白道理1.播放?三个和尚?歌曲。2.学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呢?3.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样与人合作呢?三、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写的字,先读一读,再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最有信心写好哪个字,这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老师示范指导,学生练写。注意左窄右宽生字的写法,以及“喝字的笔顺。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

6、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老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因为“老师必需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4.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圈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5.作业展示,互相评议。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老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因为“老师必需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四、课后延伸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