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企业信息有效获取的方式和路径初探.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22708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对企业信息有效获取的方式和路径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府对企业信息有效获取的方式和路径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对企业信息有效获取的方式和路径初探.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政府对企业信息有效获取的方式和路径初探 作者:王甲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13 年第 28 期摘 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这造成了政府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很难准确了解、正确研判,而这又是政府对经济形势误判、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失效、所开展的 经济预警工作失误的重要原因。以 “圆内接多边形 ”和 “圆外切多边形 ”等几何图形构建了政府和 企业间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开展信息博弈的模型。同时,通过模型的动态分析,全面分析 “监视型政府 ”、 “监管型政府 ”和 “服务型政府 ”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及效率,并提出在信息不对 称的条件下,政府监测企业信息的有效路径。关键词:

2、政府;企业信息;信息不对称;监测;几何图形中图分类号: F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3) 28-0230-03企业信息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为决策提供参考的有效资料和数据,包括内部信息 和外部信息。其中内部信息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未经披露的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财 务数据、工作资料、重大事项的筹划情况以及其他重大信息。科学有效获取企业信息,特别是 企业内部信息,是判断经济发展态势、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开展经济预警工作的基础。在现实中,由于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财务会计操作不规范、企业经营者主动披露内 部信息意愿不强、政府统计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原因,

3、造成了政府与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进行博弈。这种博弈的实质是政府和企业在相互反复试探中利益和风险的再分配,而这种相互 反复的试探过程往往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市场运行的失灵,形成经济资源浪费。因此,在信 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探索政府对于企业信息有效监测的方式和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政府对企业信息监测的模型设计1. 模型的基本假设。( 1)企业在规模既定的情况下,追求生产经营活动频率的最大化; (2)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正比,即企业规模越大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频率 越高;( 3)企业内部信息的数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频率成正比,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频率 越高则企业产生的内部信息数量越多;(4)政府履行职能时既不越位也不缺位;(5)政府履行的每一项职能时只能获取企业一个类型的信息;(6)政府以掌握企业信息为工作中心。2.模型的内容说明。本文运用 “圆内接多边形 ”和“圆外切多边形 ”等几何图形来具体说明在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获取企业信息的模式。若企业的规模用一个图形的周长来表示,且该图形的面积代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频率。 根据假设( 1) “企业在规模既定的情况下,追求生产经营活动频率的最大化”可推出: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包含在以企业既定规模为周长的圆中(见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