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23578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最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A humble heart is a heart like a weed flower, not making fun of the outside world or caring about the world'sridicul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2021年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今年本人担任三(3)班、三(4)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更 好地落实教学任务,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 在数学上有 所收获,特制定本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三(3)班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0人; 三(4)班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

2、生19人。经过了两 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 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 乐于参加学习活动 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 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 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 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 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弁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 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 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 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

3、培养 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 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笔算,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正 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 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 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5、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 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会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 位数,弁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 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会读、写分数弁 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 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

5、周长的含义,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弁会进 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吨的质量观念, 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 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 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 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

6、理的能力。(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弁初步学 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 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 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

7、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 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 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弁及时 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 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

8、 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 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 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 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五、学困生辅导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 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 诉家长。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课时安排:(略)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2一、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 学下册第70至

9、74页的内容。二、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 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 “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 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 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

10、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 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为什么用边长 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三、教学目标: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 的意义。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 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 于生活弁服务于生活。四、教学

11、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 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五、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 教具。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 分米的学具。六、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 么?(尺子的面)(2)小结:今天我

12、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 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 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 初步感知了 “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 位的比较埋下伏笔。(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1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 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2 .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3 .比一

13、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 ?哪个小一些呢?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 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4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 .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 .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3 .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

14、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 ?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 么办?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 摆,合作探究。3 .提出操作要求: 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 形上拼摆。 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4 .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

15、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5 .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 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 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6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 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 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 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

16、过程。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7 .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弁思考下面问题: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 平方米?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8 .检查自学情况。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 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 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 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

17、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 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 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 小,弁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 用。(三)、实践运用。(1) p74页做一做第1题。(2) p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 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4)小资料: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 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广州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广州市十年后人均 绿化资料。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

18、: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 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弁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 于生活弁服务于生活。(四)、全课小结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3一、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在教学方面除了重 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学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 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 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二、全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

19、:时分秒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 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位置与变换;图形的周长;认识面积 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 排双休日。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三、全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 单的分数。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 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20、。 结合现实素 材进行估算,弁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弁认识时分秒,弁能进行简单的换 算。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 的面积,体会弁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 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5、探索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 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弁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 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8、通过具体的情境,进行数据的收

21、集和整理。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 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 问题的思路与方法。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 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要求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3、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6、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五、

22、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 点。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六、教学措施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 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 “情境图”,引导学 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 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 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 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

23、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 视学生个性发展。4、解决问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 分析题意的过程, 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 手、动脑、动口。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弁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 馈和矫正。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 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8、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4(一)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是 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扩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第一课“买文 具”,结合购物

24、的情境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初步建立小数概 念。在“买文具”时,会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它们的价 格,从而自然地引入小数;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 元几角几分、再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 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 的联系,体会小数的特征,弁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第二课“货比三家”,要建立小数大小的初步认识。在解决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自己的 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价格)大小的多种方法:既可以 把两个小数都改写为几元几角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整数为中介,通过它间接地比较两个小数的

25、大小。切忌把成人认为更简单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简单的方法可能也更理 性、更抽象,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不良后果;如 果更简单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那应该鼓励。在进一步“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提出“去哪个文具店买 橡皮便宜”的问题,它涉及到比较 3个小数的大小,要找出其中 最小的一个,更具有挑战性。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 然后再引导他们体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的策略, 即先比较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再拿其中较小的数与第三个数比 较,就能找出最小的小数。经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体验 进行有条理地数学思考的过程。第三课“买书”与第四课“寄书”的问题情

26、境,是为理解一 位小数加减运算的意义及算法而创设的。 前后这两节课的区别在 于,前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 后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这两节课都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弁掌握小数加法算法的 基础上,独立去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 理解弁掌握小数加减 法的关键环节是经历小数加减的竖式算法的抽象过程,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的竖式计 算就类似于学生已经熟悉的多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学生必须体会这一点,那么,小数加减法便可以融合到学生整数加减法已有 的经验之

27、中,学生对小数加减法不但不再感到陌生或负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二)平移、旋转和对称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把 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对象,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 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 容。第一课“对称图形”,让学生先观察、欣赏民间剪纸的艺术 作品,再经历“折一折、剪一剪” “猜一猜、剪一剪”等操作活 动,逐步感知什么是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进而在直观辨认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的分类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对称图形的基本特 征;让学生在方格纸(钉子板)上画(围)出对称图形,用几种 基本图形进行组合,摆出(构成)对称图形,从

28、而初步形成对称 图形的概念。第二课“镜子中的数学”,向学生呈现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 称现象,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第18页练习第1题“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 ” 弁给出3个答案供选择,很有挑战性;其实这3种答案都有可能, 取决于镜子放在适当的位置。经历这样的空间位置与图形的探 索,空间观念是会大有长进的。第三课“平移和旋转”,首先结合生活中具体的实例,如缆 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国旗沿着旗竿徐徐上升、直升飞机起飞时 的机翼运动、小风车迎风旋转等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而通过区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两类运动,描述见过的平移或旋转运动等学习活动,以丰富关于平移和旋转

29、的感性认识; 弁要求学生“试 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获得体验。在这个基础上进 一步认识平移,让学生观察在方格纸上简单图形平移前后的位 置,通过“移一移” “说一说” “填一填” “画一画”等操作与 交流活动,去逐步感悟这样一个道理:要确定图形平移后的位置, 不仅需要知道图形平移的方向(上、下、左、右)还要知道平移 的距离(几格)。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是平移的两个基本要素,要 引导学生去体验它,但不能也不必要把它归纳成知识点强加给学 生们。第四课“欣赏与设计”,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 图案的美,体会平移、旋转与对称在创作图案中的应用,为学生 展示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提供机会,获得创作图案的初步经验和体验。第二课“整理书”,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学习两位 数乘两位数没有进位的乘法。 首先让学生估算,培养学生对数量 关系的直觉能力,回答“ 200本放得下吗? ”再探索精确计算的 各种算法,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体验算 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但必须掌 握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乘法的 基础,必须让学生体会这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每一层计算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